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堡垒。北京的内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墙周围长度约为20公里,南面的长度为7653.1米,北面长度为7441.5米,东面长度为6633.1米,西面长度为5215.06米。城墙下部用石砌成,上部用砖砌成,高度为18.5米,堞高1.93米,城墙的横截面为  相似文献   

2.
城墙的拆除     
北京城墙的拆除,是从50年代初开始的.外城城墙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即被拆光.  相似文献   

3.
每期一书     
罗哲文等主编 定价: 580 00元 江苏教育出版社 城墙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发展的象征,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为了保护并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民族的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江苏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画册── 《中国城墙》 本书首先论述了中国城墙的悠久历史,然后用大量的篇幅、许多精美的图片,对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长城、北京城墙、辽宁兴城城墙、陕西西安城墙、山西平遥城墙、山东蓬莱水城、河南开封城墙、河南商丘城墙、安徽明中都皇城城墙、安徽寿县城墙、江苏南京城墙、江苏苏州城墙、湖北襄阳城墙、湖北江陵城…  相似文献   

4.
贾若钒 《北京档案》2011,(11):56-57
说到北京城墙的研究,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乏味无趣,不过也并非全部如此。笔者在北京城墙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发现有些很微妙又很有意思的内容,可能毫不起眼,但总是在隐隐约约地反映着一些历史的细节,有些是展  相似文献   

5.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她与梁思成等主张北京的建设,应该保存古城面貌,反对拆毁城墙、城楼和某些重要古建筑物,设想修建"城墙公园".  相似文献   

6.
巍巍北京古城墙,由内外城两个矩形组合而成.但令人不解的是,内城没有西北角. 有人说是自然原因,也有人说是为避免杀身之祸,去掉一角. 明代的北京城墙是在元大都土城的基础上不断修筑而成的,而且一直保留到解放之后.明代修建北京城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主要是内城的修筑,最后一个时期乃是扩建外城.洪武初年,明王朝为了防范北遁的元贵族卷土重来,便开始了对元大都城墙的改造工程."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这就是说在元大都北城墙的南面5里处,重新筑起了一道城墙.  相似文献   

7.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6,(3):113-120,126
老北京的城墙既是明清帝都的重要城防设施,也是皇权时代等级权力的象征。但进入民国以后,由于国家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步入民主与共和的新时代,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官方与民间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都非常迫切,城墙在市民眼中成了专制保守的象征、现代市政建设的障碍,四重  相似文献   

8.
旧北京分外城内城,周围都有城墙,内城里还有一座皇城(紫禁城,现在的故宫),共有20座城门,计外城7个,内城9个,皇城4个。著名的天安门就是建在皇城正面的城门。在清朝时,凡是走进内城去的车马都有严格的规定,不是随便哪个城门都可以进去的。  相似文献   

9.
"纵观北京城内规模巨大的建筑,无一比得上内城城墙那样雄伟壮观.…整个城墙仍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其变化显得较为迂缓和不大规则.这种缓慢的节奏在接近城门时突然加快,并在城门处达到顶峰:但见双重城楼昂然耸立于绵延的垛墙之上,其中较大的城楼像一座筑于高大城台上的殿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到白羊沟自然风景区看古城墙的游客很多,既有登山爱好者,也不乏对边塞险要城墙感兴趣之人.我少年时曾经几次登上白羊城,那时的城墙又高又长又险.如今的白羊城墙早已面目全非了. 曾有古人谈论过居庸关南口城的重要地理位置:"北方有事,南口必先受兵."白羊城距南口城仅有20华里,像南口城那样可以通向关外(口外),恰如南口城的旁门,是仅次于居庸关的重要隘口.白羊城位于白羊沟山口,以西层峦叠嶂,以东则一马平川.  相似文献   

11.
北京,还没失去机会(岳升阳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一个没有传统民居、没有生活气息的旧城,不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我们总是为一次次失去机会而遗憾:如果梁思成改造北京的建议被采纳;如果北京的城墙不拆除,我们还将有机会保护古都的风貌。类似的感慨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好在历史还是公允的,它又给予我们一次机会,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按照周王朝营建城邑的制度,凡王国之城或诸侯封国之城,皆建设城池。城池是由城墙和护城河组成的。护城河也称城濠或濠沟。今日现存之护城河乃是明清北京城的护城河,洋人  相似文献   

13.
城墙上     
说,城墙上,而不说,上城墙,是因为上城墙的确没有什么好说的事情. 西安的城墙不高,只有12米的高度.有许多地方都可以上去,比如我经常路过的建国门、和平门、南门,都留有专门的通道,可以轻松走上去,就像上了两层楼,回自己家一样.当然,现在上城墙要买票,不买票不能上.这一点和回自己家不同.花40块钱上城墙,当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2012,(7):56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开工。当天,朱德、邓小平、彭真为北京地铁开工破土。地铁一期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东向西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回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13,(7):2
东城区是北京城中心的行政区,区域内的河流主要有紫禁城内的金水河和过去的一条御河(玉河)。御河从万宁桥东起,先往东南流,再折向南,走皇城的东城墙内,出崇文门以西的城墙汇入南护城河。  相似文献   

16.
西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都北京时,皇城已经建成。皇城在内城的中央,建有四门:南曰天安门,北曰地安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随着时代的变迁,皇城城墙大部分在民国初年就被拆除了。四门的命运又如何呢?而今只留下一座天安门,地安门于  相似文献   

17.
共城三题     
共城遗址是位于河南辉县市区的一处重要遗址,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先后发现了东周时期城墙、夯土基址、冶铁遗址和大量墓葬等,其内涵之齐备和丰富在东周时期的一般城址中较为少见。1994年对共城遗址南城墙的发掘表明,城墙修筑于战国中晚期,具有夯土为表、填土为里的复合式结构。本文认为,共城城墙应是先修筑了外侧的夯土城墙,相隔一段时间之后再修筑内侧的夯土城墙,并用填土将两道城墙连为一体。城墙的独特结构可能是基于筑城效率、军事防御和洪水预防等多方面考虑的创造性发明,在我国古代筑城史中是至今所见最早的一例。南城墙中还发现了坑道遗迹,应是《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轒輼"之类攻城方法留下的遗迹,为研究战国时期激烈的城市攻防战提供了难得的实例,此类遗迹在东周时期还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正>这张照片应该是摄影者站在小东门(内治门)附近拍摄的。大东门(抚近门)北墙的城墙,至少到小东门之间的一段已经全部坍塌了,碎砖遍地,远处大东门门楼无踪,孤独伫立,唯有瓮城保存完整。昔日缓缓流过的护城河变成了宽阔的东顺城街,车马行人往来其间,街道两侧竖立起一根根电线杆。城墙内,沿旧城墙边房屋成排,错落有致。摄于20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南京城墙,是现存世界上最长的砖石都城城墙。南京都城的四重城垣工程中,城砖是最主要的材料,初步估算,全城约消耗城砖1亿余块。这些数量巨大的城砖,由官方监造,统一收购、运输、调配和使用。其规格、尺寸统一,大约长40~50厘米,宽20~22厘米,厚10~15厘米,重15~25公斤。  相似文献   

20.
林徽因青年时代的志向是“掌握西方牢固建造理论,使我们的建筑物能够历时更久一些”;而历史偏偏让她目睹,中国的那些不历久也难说多么坚固的建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楼,街道上的牌楼,被一段一段地、一个一个地拆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