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都知道把小铃铛拴在线上。一摇动它就响,可洋洋想出了一种能让小铃铛摇而不响的方法。在一个带有橡胶塞的烧瓶中放少许水,把系铃铛的线用图钉固定在橡胶塞上(如图1所示)。用酒精灯把瓶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如图2所示),再把橡胶塞迅速地塞紧瓶口(如图3所示)。冷却一会,烧瓶里  相似文献   

2.
实验一 器材准备: 1.用耐热透明玻璃瓶(大烧瓶亦可)、橡皮塞、阀门、小气球制作大气压力演示瓶。(图一) (1)给橡皮塞打孔把阀门插在瓶塞上。 (2)在阀门管下端装一只小汽球。  相似文献   

3.
现行上教版八年级物理关于气体热膨胀的演示仪器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是用手捂住烧瓶,观察水流的移动。笔者在实验时感觉在气温较低时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也不太明显。为此,笔者自制了两个实验装置。一、巧用注射器(图2)1.材料准备:250mL普通烧瓶1个,10mL注射器1支,活塞1个,橡皮塞1个,凡士林,细线。2.制作方法:将橡皮塞塞紧烧瓶,在橡皮塞中心打好直径为2.5mm的圆孔,孔中图1图2图3细线注射器气球涂抹凡士林,以防漏气,将注射器插入圆孔。为防止活塞受热冲出,在活塞和注射器的玻璃外管连接一根细线。在活塞上涂上鲜艳的颜色,使观察更加明显。3.操…  相似文献   

4.
“水在常压下沸腾”与“水在低压下沸腾”两个演示实验,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对该实验我进行了以下设计和改进:1 材料  250ml沸腾烧瓶,单孔橡皮塞,酒精灯,注射器(100ml),小气球,铁架台各一个,温度计一支,橡皮管一段。图12 制作组装见图13 实验内容31 液体在常压下沸腾。32 液面气压增加,沸点升高。33 液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4 操作过程41 向沸腾烧瓶中加入约120ml的热水,用带有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塞好,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水中,再把沸腾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给…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第二册p.52图2-19是热辐射实验演示,我对该实验作了改进。取两个同样的烧瓶,一只涂上黑色,另一只涂上白色或不涂色,在两烧瓶的等距中间装有“220V100W”的普通白炽电灯一盏,每只烧瓶口用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中间各插一根同样弯曲形状的细玻璃管,管里装有适量的有色液体,液柱保持相平(见图),当电灯通电发光发热后,在同一时间内,两管中液柱都上升,而黑色烧瓶中细管内液柱比白色烧瓶中细管内液往明显升得快而高。用本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用水当然可以灭火,这里则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cm~3,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接通玩具小铃,这时可以  相似文献   

7.
一、改进要点:不是按课本直接用浓氨水,鼓空气的方法做实验。而是用氨气和空气直接混和实验。催化剂改用铜丝。二、操作方法:取一个100ml 干燥且预热的平底烧瓶,按下图1对准浓氨水的试剂瓶口,收集氨气5至7秒钟。然后将烧瓶口朝下平移开,立刻将带有烧红铜丝的橡皮塞插入烧瓶(如下图2)。铜丝继续红热,然后正放在桌上(如下图3)。约过5秒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步骤1.按附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实验开始前,先在大试管中用排水法收集好一试管氧气,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备用。2.在平底烧瓶中收集一瓶 NO_2气体并用橡皮塞塞紧瓶口。这时可以观察到烧瓶内充满红棕色的 NO_2气体。此时气球处于自然松弛状态。3.用注射器将水注入平底烧瓶内,轻轻摇动平底烧瓶,烧瓶内的红棕色消失,NO_2气体变为 NO 气体。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必修本)第二册中,有“乙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按教材中的实验程序去操作,要进行两次组装配套,在塞橡皮塞那一瞬间,气体极易散到空气中;点燃实验时有大量微小炭粒在室内纷纷扬扬;加之乙炔气体中常含有H2S,PH3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空气,对人体造成危害。再者,电石一次性投入,量少了不足以使实验圆满完成,量多了又浪费原材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是这样改进的。图1n棉团②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b.实验。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有孔匙内放3粒电石(约13g),将R伸进烧瓶并塞紧橡皮塞,让棉团与烧瓶支管口保…  相似文献   

10.
一种多用途的实验装置安徽寿县教研室(232200)陶曙实验用具,锥形瓶域烧瓶)、胶头滴管、双孔橡皮塞、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①锥形瓶②双孔橡皮塞③胶头清管④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内各:一.气体溶解的实验的改进必修本中对NH...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这里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 mL,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摇晃烧瓶,就  相似文献   

12.
按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教材进行《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实验时 ,因装置中盛氯水的烧杯、水槽都是敞口的 ,而溶于水的氯气易挥发 ,所以 2 - 3天内容器中氯气几乎挥发完了 ,这样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不利 ,实验时虽能观察到气泡产生 ,但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加以验证。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改为如下装置 :1 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 (2 5 0mL) ,试管 (约 2 0mL) ,烧杯 ,塑料管 (小孔 ) 2根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药品 :新制的氯水 ,蒸馏水。2 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瓶中加满新制的氯水 ,在试管中加满…  相似文献   

13.
在圆底烧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满乙烯,用带有尖嘴玻璃管和止水夹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玻璃导管的另一端跟盛有溴水的广口瓶相连,盛溴水的广口瓶塞上装有一个洗耳球(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用于说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实验 ,但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装置、操作复杂、费时 ;反应体系开放 ,容易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造成一氧化碳的浪费 ;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缩短时间、简化操作、便于观察和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对原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1 50mL锥形瓶、1 50mL烧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橡皮塞、连有螺旋状铜丝的橡皮塞、石棉网、酒精灯、石灰水、甲酸、浓硫酸等。二、装置图改进装置如附图中B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 检…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见图 1,图 2。图 1 实验装置    图 2 放大部分二、实验用品塑料瓶 (矿泉水瓶或可乐瓶 )、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 (双孔两个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溶液、水。三、气体的收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 ,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 ,迅速放出氨气。四、实验操作及现象1.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 ,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滴入酚酞 ,振荡。2 .照图 1安装好实验装置 ,双手握紧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小试管…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第五册第12课《压缩空气》中第一知识要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并有一定的体积 ,而教材中安排的2个实验却因直观性差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 :一个大漏斗 ,橡皮塞 ,平底烧瓶玻璃管 ,气球 ,烧杯 ,水。2 操作 :第一步 :用带有漏斗和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堵住玻璃管的上端 ,用烧杯往漏斗里倒入适量的水。讨论 :为什么漏斗里的水流不到烧瓶里去?实验现象明显而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空气占据烧瓶里的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第二步 :用气球(里面没有空…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及现象首先做下面实验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装置三个连通的烧瓶里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气体。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 ,把左边的烧瓶放在热水里 ,把右边的烧瓶放在冰水 (冷水 )里 ,把中间的烧瓶放在室温水里 ,观察混合气体颜色的变化。可以看到左边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 ,右边混合气体遇冷颜色变浅 ,中间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图 2 盐的溶解热效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然后依照上面的实验操作继续实验 ,装置如图 2所示。先将三个烧瓶分别放入盛有室温水的烧杯里 ,可以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无变化 ,接…  相似文献   

18.
取一个与100ml 烧瓶相适应的橡皮塞,再取一根16号麻醉用注射针(长10cm),刺穿橡皮塞后,用钳子将针头夹扁之后,再塞入已集满 HCl 气体的100ml 烧瓶。再将上述烧瓶倒转,并安上盛满水的100ml 针管,(水中  相似文献   

19.
试题 (2010年烟台)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图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  相似文献   

20.
(1)课前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于烧瓶中,塞上橡皮塞。 (2)用擦亮的铜丝绕成螺旋状并系在玻璃棒的一端,将玻棒的另一端插入单孔橡皮塞中备用。 操作步骤: 1.实验时将收集好的一瓶一氧化碳气体置于桌上,打开橡皮塞,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