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2007,(19)
近日,本刊收到一位钓友来信:钓那些刁滑的"老头鱼",我们肯定不是高手们的对手;而当遇到钓法相对简单的"生口鱼"时,我们还是毫无争议地输给了他们。这就表明我们的基本功不扎实,还需要勤学苦练。同时也表明  相似文献   

2.
刁余仁 《垂钓》2002,2(1):71-71
河北张仁来钓友:“钓鱼钓顶风,顺风钓鱼肯定空。”“钓鱼钓顶风,上鱼无处盛。”这两条钓谚讲的都是垂钓与风向和风力的关系问题。那为什么风向会影响鱼获呢?  相似文献   

3.
管察 《钓鱼》2005,(12):22-22
鲫鱼是下层鱼,习惯底摄。在“台钓”出现之前,我们主要是底钓,坠钩平底,先撒窝,再根据底况和鱼的摄食偏向选择相应的钓饵。“台钓”不打窝,用诱钓合一的钓饵边诱边钓,但钓着钓着鱼上浮了,于是有钓离底、钓半水和钓一标深等钓术变化,但这是针对池塘而言。野钓或粗放型养殖水域鱼的密度低,诱鱼就不能省略了。  相似文献   

4.
张仲斌 《钓鱼》2005,(17):40-40
初学钓鱼时,我认为“只要是河流,只要钓饵入水,就能顺利钓到鱼”。确实,我们小时候,因河流多,鱼资源丰富,河流未遭到现在这样的污染,所以并不感到鱼难钓,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可钓水面锐减(许多自然水域被填平造房子,不少沟渠的水发黑,发臭),再想顺利地钓到鱼,就必须在各个环节上挖掘潜力,才能钓有所获。因此我在本文着重谈谈:“钓点”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知道钓点在垂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钓谚云:“七分钓点,三分钓技”。这足可说明:  相似文献   

5.
刘宝林 《中国钓鱼》2001,(10):10-10
我们垂钓时总希望有大的收获,可是自然水域中的鱼在水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如果你的钓点没有鱼,那就肯定钓不上鱼,如果钓点只有小鱼,那就钓不上大鱼,如果钓位前鱼稀,那就肯定不会丰收。只有把钓点选在有多而大的鱼的水域,才有可能获得丰收,因此选择钓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08,(18):20-21
跃跃欲试的各路高手;隹备好了,积蓄了两年的力量,要在第四届“光威钓王杯”爆发。然而南京的鱼情如何,心里没底。以前3届为参考,不钓小鱼,钓成品鱼是肯定的,可是南辕北辙,威海的混合鱼以鲤鱼为主,北京的鱼大不到哪里去。尽管养殖塘的鱼不会超出四大家鱼和鲤、鲫、鳊范围,但鱼到底有多大,平时喂什么,与南京的地方钓法有没有联系,都是钓手关心的。  相似文献   

7.
刘自治 《钓鱼》2007,(7S):36-36
自从加入钓鱼队伍以来,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一整套的钓技钓法以及淡季旺季的垂钓经验。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条就是:“冬灌时节不钓鱼”。但直到现在也想不起来这条经验是如何取得的?也许是得自于钓友的传授,也许是得自于想当然的推理。但不管怎样得出的,肯定与我们这里的水情鱼情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地水情鱼情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8.
老渔夫  朱广宇 《垂钓》2008,8(6):31-32
使用悬坠钓法垂钓小鲫鱼,常遇到鱼中途截饵,这时扬竿刺鱼,我们称之为“钓截杀”。  相似文献   

9.
侯凤明 《钓鱼》2005,(4):31-31
去年的11月27日,江苏南京迎来了第一次大幅度降温的天气(降温幅度达8~10℃)。就在这降温的第二天里,我与一帮“铁杆”钓友去浦口一养殖池塘钓鱼,到达塘口时,已是上午9时。池塘已有不少人正在钓。我们前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他们早在我们一个多小时前就钓了,直到我们来时,还没有钓上一条,同来的钓友心里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天的鱼肯定不好钓。  相似文献   

10.
杨勤华 《钓鱼》2006,(14):36-36
提起老常,在我们的钓鱼圈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常称自己钓了一辈子鱼,钓龄比工龄长,如今已退休的他,钓龄已近五十,而工龄没有四十。他的钓龄比我们年龄大,可谓前辈,不过,他从不拿前辈自居,一副嘻嘻哈哈的表情,显得忒随和。若问他一辈子钓了多少鱼?老常得意地说“少说有五千斤”。往下他就不再说话。便有他“关门弟子”老贺骄傲地告诉大家“不谦虚地说应该在六千斤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用钓生口鱼的经验钓滑口鱼的话,无论浮漂下顿有力,还是大幅升降,多是连连提竿中鱼率却低得惊人。尤其是那些专业池,大家钓了放、放了又钓,使满塘小鲫鱼变成了滑口的“老头鱼”。特别是在手竿竞技比赛中鱼咬钩的信号更滑,几乎真口很少。究其原因,是频繁的比赛和钓手平日的试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猫猫  郑博元 《钓鱼》2008,(12):44-45
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在那没有像广东这边有这么多的鱼种可以供我们路亚族来垂钓,基本上常见到的淡水鱼类不外乎传统四大家鱼。用路亚来钓它们,肯定不像平时在广东用路亚钓鱼那么手段丰富。况且在我家那样的一个小县里,甚至还没有人知道“路亚”这个名词,当然就更甭说是路亚钓法了。  相似文献   

14.
于银富  王焕顺 《垂钓》2001,(1):47-47
在传统钓法中,钓者往往都是先打窝再垂钓,有的钓者还使用粘蘸饵,形成了立体鱼窝。鱼情好的话,整个鱼窝的中下层水域都有鱼在游动索饵。如果我们仍按“沉丝待鱼”的千年陈规老技,钓获量定然不丰。轻提、巧拖则是“主动出击”、“送货上门”、“服务到位”的钓鱼法,这种钓法使钓饵在提拖的过程中,死饵变“活饵”,活饵更活。即利用晃动、  相似文献   

15.
广大钓友都知道,对于某些钓位,如果非得钓你想要钓的某种对象鱼,往往是钓不到的,我们可以把不能钓到某种对象鱼的钓位,称之为“死”钓位。这种“死”钓位至少具备以下两点:一是你想要钓的对象鱼根本就没有;二是即便通过人为诱鱼,也很难将对象鱼引诱过来。这种钓位太多了,以冬季出现的区域最广,范围也更大。这种钓位不但冬春夏秋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回锅鱼”是指职业钓池中屡被钓了放,放了再钓,已对钩和饵产生高度警惕的鱼。“回锅鱼”食饵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对竞技钓鱼人来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冬季到来,天气逐渐寒冷,气温水温迅速下降,水面河边再也见不到鱼活动的踪影。除了少数对钓鱼已经“病人膏肓”、“不可救药”的青壮年钓迷外,大多数垂钓爱好者都认为鱼类已经关门闭户,绝食冬眠,再也钓不到鱼,自己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钓具封存好高挂起来,再也不出钓。其实,冬季“再也钓不到鱼”是个误...  相似文献   

18.
陈永成 《钓鱼》2004,(12):23-23
江苏省连云港市沿海特色钓鱼,蛙钓“肉狗”鱼。这种鱼虽然小,但肉细嫩,味鲜美。易钓,垂钓者不用鱼钩,直接把饵扣在线上,用抄网接住即可。每个潮水,可钓5千克左右,成为不少钓鱼人的喜爱,也是他们一笔可观的“灰色”收入,用来购买渔具等,可达到以“鱼”养“钓”的目的。瞧,这竿上了两条。  相似文献   

19.
王志保 《钓鱼》2004,(17):40-40
我在美国住了一年钓了无数的鱼,也放了无数的鱼,但是我并不全部放。每次钓完后,总会带一两条回去,在充分享受钓“异域鱼之乐”的同时.再品尝品尝“异域鱼之味”.这岂不是乐上加乐呀?  相似文献   

20.
关新铭 《钓鱼》2004,(20):42-42
当前,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鱼已经非常稀少了。为了让子孙后代有鱼可钓,我们钓鱼人进行垂钓时,一要讲文明,二要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列于一些不文明的钓法如锚鱼等,应坚决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