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泽 《垂钓》2009,(10):34-34
在自然水域垂钓,当手竿鞭长莫及的时候,抛竿就成了众多休闲钓鱼爱好者的首选。然而,许多钓鱼人对手竿非常熟悉,在抛竿的使用上却是初出茅庐……  相似文献   

2.
魏亮  晓玲 《中国钓鱼》2023,(9):60-61
<正>笔者所在的城市水系发达,江河密布,一年四季都有不少垂钓爱好者在江河边垂钓。笔者作为一名垂钓爱好者,有空亦喜欢去江边垂钓,但一般选择手竿钓鱼。在湘江边,我曾看到其他垂钓爱好者抛竿钓过,但从未体验过。初次体验抛竿的魅力,还得提到我的钓友吴哥。吴哥是我在区作协交流微信群认识的微友加文友,吴哥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在湘江边垂钓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微信交流中得知,吴哥是一名资深的钓友,在垂钓方面很有经验,而且海竿、手竿和抛竿等各种钓竿都玩得转。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4,(14):34-34
人们钓鱼得知鱼已吞钩,大脑迅速决定扬竿中鱼,是怎样知道鱼已吃钩的呢7通常通过三种感觉,即视觉,眼睛观看;听觉,耳朵的功能,感觉,手握竿或线感受到的力度。视觉无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手竿配浮标钓鱼,抛竿看竿尖的动态,拉砣钓看挂线竹片的扭动,这是人们钓鱼最常用最基本的用视觉的方法。然而,用听觉钓鱼也不少。夜钓用抛竿钓鱼,在竿梢挂上铃铛,在鱼稀少的水库、湖泊、大江边同时使用8—10支抛竿,眼睛哪里管得过来,只有在各抛竿梢挂只铃,  相似文献   

4.
李哲 《钓鱼》2004,(12):34-34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的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而手竿则是在鱼开始咬钩,就可以通过鱼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很多钓鱼人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研究出许多的钓法。抛竿加漂钓法。就是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它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5.
李昊 《钓鱼》2007,(3S):36-36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出现。而手竿则是从有鱼咬钩开始,就可以通过浮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道行较深的钓鱼人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出许多方法,抛竿加漂钓法便是其中之一。抛竿加漂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6.
邹卫平 《钓鱼》2004,(3):49-49
偶然发现2003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几位钓友在一个名叫柴瓦房的养鱼塘钓鱼。塘主说塘里至少有两千斤大鲫鱼,而我们钓了两个小时,一条也没有钓到。风平浪静时,我注意到在离岸20米以外的中心区域有不少鱼星,心想可能是因为环境吵杂,鱼不近边。于是灵机一动,取出抛竿,安上重坠大漂,包饵远投至塘中间,果然奏效,钓上一条500克肥鲫。此后的时间,一个塘只有我一个获鱼,共钓上7条大鲫,一条2千克的草鱼。后来这种钓法成了该塘的特色钓法。到了11月下旬,在大碑鱼塘,手竿钓效果不佳时,我再次用抛竿,东一竿西一竿的远投,钓获量又居第一。  相似文献   

7.
郁文生 《钓鱼》2007,(10S):46-47
如今使用抛竿(亦称海竿)钓鱼正日渐增多,可遇到的问题不可小视,我在这里只是根据自己垂钓中所遇到和看到的一些问题综合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便和钓友们切磋钓技,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抛竿比赛,按规定必须使用抛竿。但是,使用抛竿,不一定就是抛竿钓法。也就是说,用的虽然是抛竿,但钓法可以是抛竿钓法,也可以是手竿钓法,这时抛竿就成了“两用竿”(专门设计制作的两用竿与一般的抛竿稍有区别)。抛竿比赛应该使用抛竿钓法,如果按手竿钓法进行操作,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就会破坏了抛竿比赛的规范化,影响抛竿比赛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为了实现抛竿比赛的规范化,各个地区组织比赛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规定,全国钓鱼比赛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抛竿比赛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我觉得,与手竿比赛相比较,抛竿比赛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晨柏 《中国钓鱼》2005,(3):14-15
鱼稀水阔的大水面,由于水深、水清、食物匮乏,用手竿垂钓,往往小杂鱼闹钩多,正经鱼咬钩少。若使用几支抛竿,集中一处抛投打窝,效果会不错。如距咸阳市40公里的泔河二库,库长6公里,宽200-300米,最深处可达30米之多。这个水库汉湾较少,水库两面大部分是悬崖陡壁,水下地形复杂,多数地方是斜坡。在这个水库垂钓,手竿钓就不如抛竿集中抛投。  相似文献   

10.
抛竿的保养     
顾建平 《垂钓》2004,(11):65-65
抛竿是非常贵重的钓具.钓鱼者爱竿犹如战士爱枪一般。要使抛竿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用.保养非常重要,这里笔者提醒您在使用和保养抛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7,(19)
如今使用抛竿(亦称海竿)钓鱼正日渐增多,可遇到的问题不可小视,我在这里只是根据自己垂钓中所遇到和看到的一些问题综合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便和钓友们切磋钓技,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使用抛竿钓鱼有很多优点,但在鱼咬钩的反应速度上,却不如手竿反应灵敏、快捷,原因是抛竿钓鱼是一种迟钝的钓法,须在鱼中钩之后,才有信号出现。而手竿则是从有鱼咬钩开始,就可以通过浮漂反应出来。如何将手竿与抛竿的优势结合起来,道行较深的钓鱼人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出许多方法,抛竿加漂钓法便是其中之一。抛竿加漂不仅提高了钓组的灵敏度,还丰富了抛竿的钓法。  相似文献   

13.
姜云德 《垂钓》2006,6(7):24-25
浙江地处江南,大小水库星罗密布。周末或长假里,邀上三五好友自驾车到水库露营垂钓别有一番乐趣。水库一般多在远离市区的深山野外,水域面积大、环境复杂。和鱼塘相比,鱼的密度相对较稀。在水库能钓到什么鱼,能钓到多大的鱼心里完全没底,这就要靠钓友们凭自己掌握的常识、经验来判断和寻找藏匿的鱼儿。虽然一切都是个未知数,但这种富有悬念的挑战却正是水库垂钓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将从休闲的角度谈一下水库抛竿钓的基本钓法,供喜爱休闲水库钓的钓友参考,尤其是初学钓鱼的朋友,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4.
梅林 《钓鱼》2003,(19)
使用抛竿钓鱼应该注意的问题很多,我这里只是根据多年垂钓实践所遇到和看到的一些问题谈谈几点看法。1.在抛投时不要忘记打开线档(开头)这对于使用抛竿钓鱼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却又是时常发生的问题。即有些人在抛投前忘记打开线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新钓手操作技术不熟练;二是有些老钓手操作马虎。尤其是处在钓鱼比赛过程中,因加快了投竿频率而疏忽。在线档未打开的情况下实施抛投动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的炸弹钩成了“天女散花”,有的因用力过猛而断线伤竿2.垂下线不要留得过长这里所说的垂下线是指从抛竿竿梢过线环算起…  相似文献   

15.
一鱼 《钓鱼》2004,(14)
人们钓鱼得知鱼已吞钩,大脑迅速决定扬竿中鱼,是怎样知道鱼已吃钩的呢?通常通过三种感觉,即视觉,眼睛观看;听觉,耳朵的功能;感觉,手握竿或线感受到的力度。视觉无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手竿配浮标钓鱼,抛竿看竿尖的动态,拉砣钓看挂线竹片的扭动,这是人们钓鱼最常用最基本的用视觉的方法。然而,用听觉钓鱼也不少。夜钓用抛竿钓鱼,在竿梢挂上铃铛,在鱼稀少的水库、湖泊、大江边同时使用8~10支抛竿,眼睛哪里管得过来,只有在各抛竿梢挂只铃,哪只铃响了,走到哪根竿前准备扬竿;北方拉砣钓者也常有一人管几只拉砣钓组钓鱼的,也常用响铃。凭手的感觉钓鱼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位退休教师,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钓鱼。那时是“一个笆篓一支竿,三个窝儿钓半天”的传统钓法,被我断断续续地一直钓到今天。退休后,我买了一张钓一年的鱼票去市郊10公里的百草湖垂钓。谁知此湖四周浅而中间深,手竿只能钓到小鱼。由于我眼睛高度近视,看漂不清楚,时不时地还借助一下望远镜,大多时候钓不上鱼来。于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20)
我是钓鱼爱好者,从儿时起至今,在云南、贵州和江苏的一些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已有手竿垂钓50多年的经历了。去年初冬,朋友邀我去南京汤泉钓鱼,我老行头一套如  相似文献   

18.
余淼 《钓鱼》2004,(8):14-14
很多钓鱼爱好者在学会了最基础的垂钓方式后,便开始尝试着学习新的技巧。抛竿对于海钓、淡水钓而言,是一种很实用的技巧,也是需要牢固掌握的方法。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正确抛竿以及抛竿所需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肖红卫 《垂钓》2006,6(10):27-27
许多钓友都知道,大风天气下(五级以上)用抛竿钓鱼会舒服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大风天用手竿垂钓抛竿较困难,浮标信号也较难掌握等。所以对于使用手竿、喜欢享受手竿遛鱼乐趣的人来说,在大风天垂钓就需要讲究些技巧了。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在大风天气中垂钓的经验,针对大风天气下如何选择浮标、如何调整浮标、如何开饵,以及如何辨识浮标的鱼讯语言粗浅地谈谈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还望与广大钓友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一、海、淡钓钓具的使用 海钓与淡水钓在钓具使用上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能通用,有的则不能通用。就钓竿来说,海钓属大面积水域垂钓,往往以使用抛竿为主体内容。因此,人们也习惯性的把抛竿称之为海竿,顾名思义海钓使用的钓竿。海鱼洄游觅食范围宽广,钓位入水点位置大多远离岸边,是手竿所鞭长莫及的。由此,海竿远抛的功能就被海钓所广泛利用。那淡水钓只是在水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