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少在平底、静水的养鱼池中钓鱼,而多去城郊的几个水库中垂钓,所以对台钓能否适用于水库.一直将信将疑地观望了几年。自1995年才开始学习试钓.如今6年过去了,台钓已成为我水库手竿钓鲫的首选钓法.实践证明,台钓法一样可以用于野战钓鲫。  相似文献   

2.
我与台钓     
我第一次见识台钓是1990年7月2日杭州市钓协与台湾台中市钓协举办的钓鱼联谊赛上。那场比赛在钱塘江畔的近江渔场举行。比赛采取杭州钓手与台中钓手相互间隔抽签定位。我们杭州钓手均是传统钓法,用立漂或星漂沉底钓,鱼饵多为蚯蚓或面饵。台中钓手清一色的台钓。赛场虽然是混养鱼塘,但罗非鱼特别多,钓罗非鱼正是台中钓手的强项。比赛开始后,只见台中钓手挂上饵料后很快就有鱼上钩,有时还一竿中鱼两条,让我们领教了台钓的厉害。我们用蚯蚓很难钓上一尾鱼。当台中钓手频频上鱼之时,我们就很少有鱼咬钩了。这场比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台钓是竞技赛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钓技。比赛结束后,我旁边钓位的台中钓手陈先生送给我两支孔雀毛浮漂,还有竿架、抄网等钓具,使我学习台钓有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4.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5.
点钓泥浆层     
张福顺 《垂钓》2002,2(4):64-64
辽宁曲宁楠钓友:读了第三期上《点钓模式》这篇文章,我真是受益匪浅,但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清楚?比如,点钓的双钓与台钓的双钓位置究竟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6.
巧遛草     
杨益林 《垂钓》2002,2(2):58-58
2001年4月22日对我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用台钓鲫鱼的钓组,钓获了一条8.5千克的大草鱼。  相似文献   

7.
安泉 《钓鱼》2005,(3):24-24
手竿冬钓不足八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懵懵懂懂的“自学式悬坠钓”到比较完善的休闲台钓,从休闲悬坠钓又基本步八竞技钓的殿堂。每次钓技上的提高,都能带来无比的喜悦和享受。但愿钓友能看完此文和我起分享冬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温和 《钓鱼》2007,(3S):12-13
我们知道,悬坠钓来源于台钓,台钓包括了一整套技法和理念,只是由于台钓的名称原意是“台湾的钓法或台湾传入的钓法”,和具体的钓鱼方法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资深钓鱼人才从台钓的特点中抽出“悬坠”的特点来代替台钓这个词,悬坠钓的含义和台钓中具体钓鱼的方法是一致的。它包括:短竿、细线齐竿长,大肚细尾浮漂(标),悬坠,无倒刺双钩,雾化面饵,诱钓同步等技法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子牛 《钓鱼》2004,(14):37-37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  相似文献   

10.
郝德全 《垂钓》2005,5(2):28-28
手竿七星标钓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钓法之一,这种钓法适用水域广,且钓具轻便、经济实用、携带方便。不过,在熟悉了台钓特别是竞技钓后,再玩七星标这种传统钓法,我有了一番思考,没事儿总爱把这两种钓法的优劣拿来比较一下,很快我就发现七星标虽然有很多种好处,但其在钓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就是它的灵敏性难以调整和掌握,判断和识别轻微信号比较困难,从而直接影响了上钩率。  相似文献   

11.
孙云龙 《垂钓》2001,(7):34-35
目前国内钓鱼界在台钓领域颇有声望的高手不在少数,但是廖心阳、萧春平两位先生却以内地台钓技术的开山鼻祖的身份在这些高手中享有佳誉。的确,自二人开办台钓技术培训班后,该技术才逐渐在国内盛行。而北京钓手丛杰作为萧春平先生最得意的门生,更以其对台钓的顶尖痴迷、日臻化境的钓鲫技术而名冠钓林。  相似文献   

12.
聂超群 《钓鱼》2013,(11):20-21
台钓又称悬坠钓。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自从参加赣州市台钓俱乐部的活动后学会了台钓,于是我在休闲野钓中巧用台钓,多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14.
刘悟 《垂钓》2001,(12):50-50
休闲台钓,饵不能化散得太快,否则钩子要唱空城计;也不能太黏太硬,黏饵硬饵是死面疙瘩一个,不受鱼儿的青睐。我认为,休闲台钓用饵要黏散结合、软硬兼施。这些软、散、硬、黏各不相同的饵,仍然要遵守台钓用饵诱钓一致的原则,至少要有一种味儿的饵唱主角。  相似文献   

15.
沈永兴 《垂钓》2006,6(3):21-23
我学钓鱼起步很晚。起初我胡乱地买了根钓竿、一副预制好的羽管散标钓组,便把自己“武装”成了钓鱼人。之后我又购买了钓鱼书籍,订阅了钓鱼杂志,学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理论知识,知道了什么是传统钓组、什么是台钓钓组,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也终于明白了我买的是传统钓钓具,用的是传统钓钓法,于是我把自己归类为“传统钓钓者”了。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非常想学会台钓技术。但是,台钓用的钓具和装备是配套的,一时难以配齐。就是配齐了,也很沉重,老年人携带不方便。同时,台钓的灵敏度很高,老年人视力不足,手指不灵。要想全盘熟练地进行操作也难办到。因此,我只好从自身的具体条件出发,按照台钓采用长脑线钓鲫的特点和原理,逐步加以学习,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中兴 《垂钓》2004,(4):25-25
广大钓友都喜欢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垂钓,但由于很多自然水域水厂“鱼稀,且小杂鱼众多,要想取得好的钓绩确实不易。近几年来,我通过对抛竿炸弹钩钓、手竿台钓、手竿传统钓等钓法进行比较,从中悟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竿炸弹钩钓法。该钓法融合了炸弹钩饵团大、诱鱼快、  相似文献   

18.
向东 《垂钓》2005,5(2):21-23
很多初学台钓的钓友都觉得绑一副台钓线组轻而易举,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学习台钓十余载,一直都有这样的看法。但近年来正式学习竞技钓法后.才知道绑一副正规的台钓线组其实很不容易!不信?请用小钩细线绑几副长度几乎完全一致、子线强力不受损失的标准线组试一试!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度?既然如此,那就请参考我的用法,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不过要想绑好线组,首先还得从基本的配件说起。  相似文献   

19.
张之晔 《钓鱼》2007,(11X):20-21
台钓出现之前,钓鱼人对长竿短线钓法的关注主要是钓饵,看别人用某种饵钓得好总是剥离了环境、钓组去认识的。台钓之后人们注意到环境与钓饵,钓组与钓饵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人,饵再好也没有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大禄 《钓鱼》2004,(20):21-21
秦犁先生《别拿悬钩当悬坠》一文,是针对张铨先生《浅议“台钓“、“悬坠钩”和“竞技钓”》一文的不同意见。我对秦文中的有的说法,有些不同意见,写在下面,不知对不对,请秦先生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