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水电科学院林秉南教授主持的“高速水流消能和防气蚀新技术的研究”项目,在研究高速水流消能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了宽尾墩新型消能系统的研究成果。传统的电站水坝设计中,闸墩尾部很窄,水流下泄时,形成低平高速水流,给河岸造成很大冲刷。为了保护河岸需要用很大投资来修建消力池。林秉南教授等经过长期基础研究,独创和推广了新型消能工,一改过去“窄尾墩”的大坝设计方案,将闸墩尾部加宽形成“宽尾墩”使闸孔在墩尾缩窄,迫使溢流水舌于墩尾部的过水断面,在横向骤然收缩,从而使水流向高处和远处喷出,水流的巨大能量在空中散失,大大减少了对河岸的冲刷,解决了坝工建设提出的高坝窄河谷、大流量等泄洪消能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是在常规底流消能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消能工,相对于常规底流消能工能有效降低消力池的临底水力学指标。采用RNG双方程紊流模型就弗劳德数对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特性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为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消能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台阶式溢洪道是近些年来结合RCC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消能率的溢洪道新形式,它一般适用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大大缩短消力池的长度从而降低投资。本文作者通过对工程实例的研究,对溢洪道台阶式消能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孔闸部分闸孔开启时的水跃状态,以及消力池后水面落差△Z的计算,简要分析消能计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张窝电站冲沙闸下游消能设施的设计与后期整治的回顾与总结,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a.类似张窝电站这种山区河床式电站冲沙闸后若不设消力池,则极易造成河床基础和下游岸坡的严重冲刷问题;b.结合水工模型试验进行消能防冲的精心设计,是电站后期的安全正常运行和减少运行成本的重要保证;c.张窝电站利用运行期淘刷形成的天然消力池进行消能设施整治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闸消力池长度和深度取决于水跃发生的型式和位置,本文以某工程分水闸为例,对水闸消力池消能防冲进行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几种工况下分水闸消力池的水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从消能减震概念、原理、消能器的类型、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求、设计流程等方面对消能减震进行了初步探析,并指出了消能减震设计中尚应注意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有一大批高水头、大泄量、大泄洪功率和大单宽泄洪功率的工程相继兴建,为了寻求既安全又经济的泄洪消能方案,一些新型的消能工得到了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筛网消能是由一层或几层过水的钢筋混凝土筛网、消力室和反坡段所组成,筛网式消能工与其他消能工比较,不仅消能效果好,而且工程量可节省30%以上。介绍了筛网式消能机理计算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闸上下游形成的水位差,使水流具有较大动能,如不采取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将对下游河床造成严重的冲刷。消能与防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消能是主要的,防冲只是消极的防御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电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水利发电涉及到的各领域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高拱坝泄洪消能方面,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我国的高坝泄洪消能方面,已经达到了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并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拱坝泄洪消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在当前广泛的应用在配电网中,形式多样,各种优缺点不断显现。在当前的电网应用中,应当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运行需要进行选型和配置。自动跟踪消弧装置与人工调谐消弧线圈相比较,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已大量的在配电网中运行应当避免人工调谐消弧线圈造成的各种麻烦,确保补偿精度。本文结合消弧装置在应用中存在的各种方式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的选型和配置方法,旨在提高自动跟踪消弧装置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作者名歧义现象会降低文献数据库检索的准确性,影响文献数据集质量,自动化消歧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方法将更有效地解决海量数据增长、人工辨识效率偏低的矛盾。在简述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名自动消歧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聚类方式和特征选取方式的不同,为其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针对文献数据库中存在的国内外作者名歧义现象,提出相应的不受限于某种数据库和语种的通用的人名消歧框架,从而为指导文献数据库系统如何应用合适的消歧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发展历史,阐述了消能减震的基本原理、力学模型、动力方程。用MATLAB程序模拟计算一个算例,通过对比分析一般结构和消能结构的时程反应,得到建筑结构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反应的结论,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浑河闸消能工基础被淘刷的问题,本工程在消力池挑坎底部修建钢筋混凝土防淘齿墙,齿墙底高程为10.0m,经过两个汛期的检验,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效果艮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闹德海水库在本次加固中,增设了坝下消力池,新建消能工为:底流消能中的消力池。在新设计11.8m长、2m厚护坦后接消力池,消力池斜坡段长25m,坡比1:4.0,池长63m,池宽50m,池深5.8m,池底高程144.7m,底板厚度2.0m。消力池接原天然河道。消力池混凝土采用C25、F200将原护坦拆除由于闹德海为多泥沙河流,水头高,消力池内最大流速高达24m/s,为了防止高速水流对消力池混凝土的,冲刷破坏,在底板表层采用0.65m厚的抗冲耐磨混凝土,抗冲耐磨混凝土采用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kg/m3。底板下设直径25mm锚筋,间距为2.0m,面层配地径为16mm、间距为0.2m钢筋网。消力池混凝土施工中垂直送输距离达50m,经多种方案对比最后采用泵送运输的方案。为保证质量在砼施工过程式中采用了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优良,达到了逾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东方红排干枢纽桥工程在设计中采用筛网消能的消能方式,不但有效的消能,还降低了工程成本,解决工程冻害,为工程设计的消能形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冯海明  贾松林  胡强 《大众科技》2009,(7):72-73,46
针对传统结构抗震思路,详细介绍了结构的消能减震是结构抗震的新思路,以及目前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适用对象,阐述了消能减震结构的能量原理及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消能减震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蛟河市团山子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于2012年5月完成初设批复,同年开工建设。在进行初步设计时,由于坝址处河道开阔,溢流坝泄流后形成的下游水深较浅,故设计的消能设施结构尺寸较大。为了使工程设计更加经济合理,采用了水工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计算理论与实际模型相结合,设计出更经济合理的消能设施。  相似文献   

20.
刘怀忍 《科技风》2012,(16):148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的逐渐加快和范围的日益拓展,消能减震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勘探信息化"瓶颈"问题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地震等大震灾的发生,对于现有的抗震建筑的破坏情况深入研究分析,在提高设防烈度的前提下继续走抗震路线,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施工可行性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消能减震是一个趋势,必将改变建筑的面貌并创造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