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校园足球的概念和内涵.校园足球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中小学组织开展的足球教学、课余训练以及足球竞赛及其他各项教育活动.深入剖析校园足球,培养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校园足球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园足球的价值导向,依托学校、体教结合是校园足球的组织保障,积极开展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及其它活动是校园足球基本实践形式,以上4点是对校园足球内涵的集中概括,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地统一于校园足球中.  相似文献   

2.
高校足球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是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能使校园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足球运动缺乏基础设施,足球教学缺乏良好氛围,足球活动缺乏组织重视,足球课程教学相对落后,是高校足球文化的发展现状。提高学生对足球文化的认识,加强高校足球设施建设,改革足球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足球活动与竞赛,加强足球俱乐部建设,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主要措施,对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今天中国足球的成果,是与其市场化分不开的,今后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与其市场化趋势相联系的.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宏观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其微观前提,是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足球市场化有自身的特点,足球市场的运行是"无烟工业"、"朝阳工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足球市场化的内涵是足球资源的配置、足球要素的竞争、足球市场的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足球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发展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也给小学足球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足球强国梦"为背景,就如何通过小学足球教学推动校园足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小学足球教学提供来自教学一线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校园足球是为社会培养足球事业后备人才的沃土。国家对校园足球发展是保持着支持的态度,国内足球运动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经费比较紧张,因此一直以来校园足球陷入了发展瓶颈,本文结合福建省校园足球现状,探索福建省校园足球的发展策略,就是为了推动福建省校园足球的进步,希望为国内足球事业的进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是对校园足球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6.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人们喜爱.作为体育教学重要内容的足球教学对足球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足球教学在不断发展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对足球教学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本文是对足球教学创新的思考,通过对我国足球教学现状的分析,对足球教学的创新之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近期目标着力改善我国足球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中期目标是大幅增加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基数,提高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远期目标是全面发展中国足球,让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积极申办国际足联男足世界杯,国家男足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世界强队行列。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济南及济南各个高校对五人制足球推广进行了调查,以及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五人制足球在济南高校推广前景作了深入的研究。五人制足球比较受足球爱好者的喜爱,认为通过足球比赛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技术,认识更多的足球爱好者。推广五人制足球,即实施五人制足球在高校之间的比赛是非常关键的,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实施,邀请各大高校的足球教师以及济南足球文化传播界参加,并号召更多的足球爱好者积极的参加,济南作为河南的足球城市,是大高校的聚集地,有着良好的足球文化和环境,更不缺少热爱足球的青少年,因此五人制足球在济南高校的推广还是可行的,济南的各大企业也在足球方面作了很大的投入,充分带动了足球在济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人制足球和十一人制足球的关系是单向渐进的关系,即五人制足球所有的技战术都可以转化为十一人制足球的技战术,反之则不行。从五人制足球和十一人制足球的关系、五人制足球分年龄段的训练方法、采用五人制足球训练法预期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我国高校足球教学中足球意识培养现状的分析,找出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促进大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和足球教学改革。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问法等,就大学生足球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足球意识是足球比赛和足球教学的灵魂,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加强高校足球教学中足球意识的培养尤为紧迫。高校足球教学中足球意识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足球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足球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付洋  王鼎  秦明灿 《考试周刊》2015,(18):115-117
高质量、高水平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水平提高的基础。足球的根在校园,校园是孕育足球文化的肥沃土壤。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其意义不仅仅是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更重要的是为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本文结合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通过对贵阳市小学校园足球联赛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足,并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贵阳市小学足球联赛朝着合理化、正规化、正确化的方向发展,让小学生足球素养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由于足球竞赛是严格按照《足球竞赛规则》执行的。所以,竞赛规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足球战术的发展。在现代足球中,新规则的引入,直接影响到足球阵型和战术制订。研究规则对足球战术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从足球战术形成、阵型体系方面研究《足球竞赛规则2005》对足球战术产生的影响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足球事业,兴盛我国足球的重要行动,是进行中、小学生阳光运动的推动者。文章通过对宜春校园足球开展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宜春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宜春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足球,是体育界颇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之一,享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在小学的校园运动中,足球运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是发展中国足球的根本,是开启中国足球大门的一把钥匙,将对小学校园足球对中国足球之间的重要影响进行简短的阐述,以此来剖析小学校园足球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校园足球"是指将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等)引入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强身健体以及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我国目前正在中小学大力推广校园足球,教育部更是将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足球后备力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足球事业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越来越多的被国人们所谈论,关于中国足球出路的讨论也日趋激烈.笔者认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出路是将中国足球的市场化.根据对各个足球强国发展状况的分析,并结合中国足球自身的发展现状,中国足球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的宏微观前提,我们还需做的是进行足球管理部门的改革、发展职业联赛和打造足球文化.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足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世界性体育项目,在中职院校展开足球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养成学生的运动习惯,有助于为我国足球事业培养具有基本素质的足球人才。通过调查中职学校足球教学的现状以及足球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与当今时代背景和足球体育事业相结合,探究中职足球教学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分校"以学校传统体育教育为经、以国际教育先进理念为纬",不断创新足球教育的方式、途径,明晰了"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一是培养"足球人口"。通过足球"水漾涟漪"工程实现学生、老师和家长人人参与,使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拥有的一种健身、娱乐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人际交往合作的技能。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蒙。在读足球、品足球、享足球的过程中感受足球的魅力和足球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谷海龙 《黑河教育》2014,(12):74-74
正"草根"是与主流或精英文化相对应的较为弱势的群体。"草根足球"顾名思义就是非主流、非精英的足球文化群体,简单地说就是业余足球。如同草根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样,"草根足球"是中国足球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草根足球"走进校园,就是在14岁左右的中学生中挖掘、培养中国的足球人才,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使他们在享受足球乐趣的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足球的迅速发展,中国足球也在快速地发展,但事实说明我国的足球竞技水平与足球强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其中足球后备人才紧缺是最重要的原因。必须高度重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学生时期是接受足球训练的基础时期,因此,对校园足球运动给予足够的关注,也是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千灯镇炎武小学为例,基于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