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的流行演唱的教学中普遍认为流行演唱是需要技巧与情感结合来完成的,在以往的研究与讨论都认为技巧部分应该是演唱的基础,情感部分是提高演唱水平的关键,但其实情感使用从物理角度来阐述却是对整个作品的的强弱把握,从而我们知道情感其实也是演唱的技巧,也属于"唱功"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一、唱中情感把握与运用的误区1.情感成份的夸大。很多的歌唱者会片面强调或夸大情感表现,而忽视基本的声音训练,仅重视以情带声,从根本上脱离了歌唱用“人声”感染听众这一本质特征。以情感带动发声,用充满情感色彩的声音来表现感情。其中不唯技术,但又必有技术,技术融入于艺术之中。演唱中,歌唱者以自己的情感去再现作品的感情,并沉浸于两情相融的情意之中,技术在感情的炽热中充分的发挥。2.情感运用不适度。我们强调情感的投入对歌唱的重要影响,并不意味着对情感无限制的宣泄。对情感运用的适度控制也是每一个歌唱者所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演唱中应当准确地把握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找到切身的感受,把对作品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并且丰富作品的情感。同时应该正确处理演唱前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让自己进入角色中,调节演唱心理,达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是依靠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来共同表现的。本文从流行歌曲演唱时如何理解情感、获得情感和表达情感出发,阐明流行歌曲演唱的情感在于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演唱潜能及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5.
李秀博 《文教资料》2007,(31):124-126
本文通过对作品艺术特色、演唱技术运用、韵味的把握、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来论证如何学习和演唱古诗词歌曲,从内在的情感体验出发,深刻地去体会和理解古诗词歌曲的特点,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艺术处理,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歌唱中情感和演唱的辩证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如何在演唱中把握"情"与"韵"的问题,指出了"情"在歌唱中的作用。探索如何在歌唱中实现以情带声。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的情感表现,是歌曲演唱的灵魂。声乐演唱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当声音与情感完美融合是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准确、深刻、细致的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内涵,用美妙的声音表现出来,拨动听众的心弦,才能完美的诠释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将,在演唱一首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将演绎的效果达到满意,那么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声"与"情",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声"以及"情"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听众们评价演唱者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针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来讲,"声"所表达的是演唱者的歌唱技巧,而"情"所表达的是演唱者在表演声乐艺术作品过程中对于自身情感的表现,正因如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声"以及"情"进行有机结合,不单单能够使歌曲的听众与演唱者之间形成共鸣,而且也是民族声乐艺术演唱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王立平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谱曲的十三首曲目中,有三首作品紧紧围绕林黛玉的内心情感展开的,用以刻画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三首曲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演唱处理心得,真正从歌曲背后来理解作品,阐述这部音乐作品的价值,争取在作品的理解和演唱上更有文学性和画面感,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演唱作品。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音乐演唱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占居重要地位。一首好听的音乐不仅要具备美妙的声音,同时还要有真挚情感的流露。在音乐演唱中,其声音、情感以及演唱技巧三者构成了一个音乐整体,并相互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对于情感的表达和把握可以说是音乐演唱的灵魂。因此,本文针对于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把握的重要性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对音乐演唱者有所帮助和指导,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要想发挥好一个班级领导者、组织者的教育主导作用,需要把握好几个角色:作为"慈母",我们要用爱心赢得学生;作为"严师",我们要用行动规范学生;作为"挚友",我们要用情感打动学生。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的主要区别在于,声乐是指以人的嗓音为主,用歌声演绎音乐作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演唱技巧和丰富的个人情感融于一体,能够使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好发声技巧的基础上,将情感恰当地融入歌曲当中,做到"以情发声,情融于声"。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我校蒋霞老师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整节课以"学习单"为线索,学生始终以研究者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向前进",课前自主探究,课中踊跃展示,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教师较传统课堂"往退后",适时适度地进行价值引导、方法点拨和情感支撑,令人耳目一新。下面我与大家分享课堂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在此之前,先给出针对本节课我们研制的"学习单",如图1。"平行四边形"学习单  相似文献   

14.
演唱过程是对声乐作品情感的诠释过程。把握好情感的表达对声乐演唱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的书体称为"楷书",楷书的结构造型,一般接近于"正方形",在这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度写"扁"或"长"一些。  相似文献   

16.
声乐演唱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歌曲情感的正确表达。情感的把握需要一定的尺度。这个"尺度"尤为重要,它影响了整首歌曲的思想感情和风格。本文将从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歌唱中的想象以及声音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歌唱中情感尺度把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张杰 《海外英语》2012,(18):49-51
人本主义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的目标方向;"可理解输入"和"情感过滤"两大假说有助于我们实现教育目标。该文试图将人本主义教育观融入两大假说中,首先阐述了"可理解输入"的特点以及如何与人本主义相结合,以期达到知识培养和情感培养的双目标。其次,探讨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过滤",以及如何减少学生的"情感过滤",从而确保学习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演唱者在将声乐作品的文本转经为音响的同时,也是作品的思想情感表现与传达的过程,如何将原作品的情感,风格,音乐等准确传送给听众,这就需要演唱者不仅对作品有深层次的分析和把握,而且要处理好演唱中“技”与“艺”适度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美好的音乐在心里容易引起共鸣,声音的共鸣是物理现象,心灵的共鸣则是情感现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就是把内在的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声情并茂"是每个歌唱者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演唱实践中却常常缺乏情感表现.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师和家长们提到"早恋",都是"谈虎色变",而这种异性相吸的情感只是到了一定的生理、心理年龄的正常表达而已。很多青春期恋情导致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干预造成的。禁止、打压不是良策,夸张、矛盾是家长的失职。只有教会学生自己把握青春的成长,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才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