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女史”是一种特殊的史学现象,是宫帷生活中的一只“理性的眼睛”,它发源于《周礼》,《毛传》,潜流于《汉书》,《后汉书》,交汇于《宋书》,《魏书》,《北史》,奔腾于新旧《唐书》,《金史》,《明史》为其余波,“女史”是先民位“二元本体思维”的产物,沉淀着特异的文化内涵,是传统史学大厦上开启的一扇“新窗口”。  相似文献   

2.
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女史箴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作,《女史箴图》是依据晋代张华所作《女史箴》一文创作而成,以图文相间的横卷形式再现了《女史箴》内容,用封建妇德来"劬劝"贾后南风,是一种对妇女的诫说的画卷。本文通过对《女史箴图》产生的渊源、表现内容、收藏情况和作者艺术成就的研究,以具体的形象或多或少道出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通神"的绘画特色。  相似文献   

3.
说“彤管”     
关于《诗经·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一句中“彤管”的理解,古之学者,各持其是,——说是“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毛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陈奂传疏引董仲舒曰:“彤者,赤漆耳。”后指女子义墨主事。《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一说“画笔”,明代唐寅《题牡丹画》诗:“毅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筲匣成图。”一说指乐器。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2003年高中《中国古代史》第64页有一幅《女史箴图》局部图(如右),上面的文字为:“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让人难以理解。翻阅资料,发现这是由于对图片截取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管云山 《考试周刊》2010,(12):42-42
一、缘起 早在六朝,就有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和“云林森渺”(宗炳,《画山水序》)的具体描述。但究竟如何,已难知晓。如从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中的情况来看,当时所谓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大概比当时的山水诗水平还要低。不但非常拙笨,山峦若土堆,树木如拳臂,而且主要仍是作为人事环境的背景、符号,与人物、车马、神怪因素交杂在一起的。这里还谈不上作为独立审美意义的山水风景画。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主要表现在大量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引入和风靡,这样的现象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可以说,这种新的文化是电视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化里,所要传达给公众的一种思想是--“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生活和游戏的界限趋向于模糊.在中国,韩剧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史“.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剧内容和这一群体对韩剧的评价,来探讨她们在看韩剧的过程中,她们的文化观念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她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涵盖很广的作品,尤其是《史传》部分,不失为优秀的历史理论性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可以见出《文心雕龙·史传》在中国史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文学”非“史学”,“史学”即“文学”;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理论发展到了新阶段,这与《史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最后,《史传》还影响了刘知几,孕育了“史家三长”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黎虎发表于《文史哲》2020年第1期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论纲》),以本土化语汇概念,对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这一重大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下简称“三个中国”)古史话语体系、掌握古史研究话语权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论纲》主张厘清“舶来”话语的是非正误,乃是建立“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前提;《论纲》主张准确揭示中国古史的矛盾特殊性——“权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者”及其主要矛盾关系,乃是建构“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根本;《论纲》主张运用本土固有词语概念进行表述,乃是建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史学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论纲》及其学术贡献表明:运用本土固有词汇概念,不仅能够建构“三个中国”的古史体系,而且能够真正有助于掌握史学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万军 《历史教学问题》2007,(2):82-85,47
坪井九马三,生于1858,卒于1936年。早年留学德国,深受当时兰克学派观点的影响。后归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当时的东京大学“史学科”执教,并著有《史学研究法》一书。他是近代日本著名史学家,被有关学者誉为“日本近代史学理论的奠基者。”[1](p.244)本文主要就坪氏《史学研究法》中关于史学分期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轨迹作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春秋》到印鸾章《清鉴》史学思想乃陈陈相因,一直停留在“忠君”、“鉴戒”、“神命”、“资治”水平上,没有长进。中国史重词藻轻理论的传统就是史学研究误向的表征。按中国传统的史学标准衡量,《清鉴》乃不失为成功之作,可是,从科学角度考量,是书除了保存史料之外,并无创见,积淀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沉渣。《清鉴》存在着重彩轻理论、袭旧习疏创新、崇康熙时代潮流、重史料轻论理、详战争略其它等史学研究的误向。这种史学研究误向于过去,具有普遍性,于当前,仍有影响。史学研究的误向需要拨正,传统的史识需要更新与提高。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史识、活跃思维,中国的史学研究才作为,这就是《清鉴》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评述文学理论的著作,其中的《史传》专论史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本文从“论史学之起源和演变”、“论史学之社会功能”、“论撰史之原则和态度”、“论史书编纂之方法”、“论史家著作之优劣”、“论编年纪传二体之得失”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梳理和辨析,着重探讨其在中国古代史学上的贡献,并探析其在史学评论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以《文心雕龙·史传篇》为基础,分立二十四个专题,从中西史学比较的角度,“融通中外,参验古今”,对中西史学的诸多重大问题分别加以梳理、比较,使中西史学于比较中显示出各自的发展脉络与体系,同时也以不言之教的中国式学术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史学比较方法。同美国近50 年来中西史学比较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比较方法的演进相对比,《史传通说》所蕴涵的中西史学比较的学术思想意义在于转向对新史学思想产生方法的追求,这是美国学者关于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在“中心论”和“异同论”以外的又一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东华录》为蒋良骐所编纂,自清代乾隆以降,本无异议。但今人史学论著中,有改作“蒋良骥”者。如陈象恭《谈清实录和清史稿》(载《历史教学》1957年第1期)、金毓黻《中国史学史》(1962年,中华书局第1版)和朱杰勤《中国古代史学史》(198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第1版)。那么,究竟“骐”、“骥”孰是?抑或本为一人? 按蒋良骐,《清史列传》与《清史稿》均无传。《东华录》题“湘源蒋良骐”。“湘源”清时为  相似文献   

16.
尹达先生的人生道路和学术道路,深受郭沫若、梁思永二人的影响,走出一条“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的学术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以《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史学发展史》三本著作为代表。重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是其走“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形成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沟通考古与史学,将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陈建《通纪》是第一部明前“九朝”通史著作。本专题“陈建史学研究”的撰作,有两大意义,一则可以填补陈建史学研究的空白,二则它是了解明代史学发展脉胳的钥匙。本文是该专题系列文章之一,着重对《通纪》的前身——《皇明启运录》一书的成书、体例、取材、宗旨及历史地位诸问题作了系统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史记》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作为一部信史,在其身上,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史学优良的“实录”传统。然纵观《史记》全书,却发现《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的史料,这便与“实录”传统产生了矛盾。本文以时代生死观的角度,探讨《史记》中存在大量“非实录”史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主要表现在大量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引入和风靡,这样的现象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可以说,这种新的文化是电视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化里,所要传达给公众的一种思想是--"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生活和游戏的界限趋向于模糊。在中国,韩剧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史"。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剧内容和这一群体对韩剧的评价,来探讨她们在看韩剧的过程中,她们的文化观念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她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20.
唐朝刘知几所撰《史通》是中国古代一部划时代的史学评论著作,为历代学人所注目。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中,《史通》的史学价值、文献价值和《疑古》、《惑经》的思想倾向等都受到四库馆臣的高度重视。他们借助《史通》中的一些合理史学主张,来对一些史学问题和史书加以评判;引用一些内容记载作为理据,来对一些史书进行考证。这既体现了《史通》和“史部”在中国史学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现出四库馆臣具有相当的学术眼光和水准;而对《史通》中“疑惑”思想倾向的批评,又带有封建学人的明显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