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第三人撤销制度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都是为了保护民事诉讼活动中虚假或恶意诉讼而受生效裁判侵害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在本质、适用主体和提起事由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应清晰加以区别,准确予以适用,以实现两种制度各自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民事诉讼法》颁布之前,对于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形,第三人往往无处可申,导致虚假诉讼滋生。据此从我国对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研究现状出发,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的增加了"第三人撤销之诉"拟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对于此次略显仓促的"第三人撤销之诉"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强制执行监督与救济应加以区分,应当在执行分权基础上构想强制执行拍卖的监督和救济制度。强制执行拍卖监督方面,法院应以上级监督和分权监督为系统内监督的主要方式,应赋予检察院对强制执行拍卖监督的权力,法院和执行当事人应加强对评估和拍卖机构的监督;强制执行拍卖救济方面,应以执行分权为基础,设立独立的执行裁决机构,以程序异议之诉和实体异议之诉为基本的执行拍卖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者在对我国再审制度进行理论评析时,无论是对理念的阐述,还是对具体程序的研究,目光大多集中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上,而对再审的审理程序并没有系统的研究.如何构建系统合理的再审审理程序,使再审之诉符合程序救济、公正的要求,才是再审制度改革的终板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境污染民事诉讼的案件逐渐增多,传统诉讼制度的问题和缺陷日益显露,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薄弱使得受害人陷入了困境。存在当事人进行环境诉讼难、得到胜诉判决与胜诉后执行难等问题。主要原因有我国环境诉讼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干预、法官素质不适应、律师素质不适应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国完善环境诉讼机制、扩大被诉对象、明确污染赔偿体制等。为切实保护受害人的权利,文章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2年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出台,间接购买者的起诉资格得以肯定,损害赔偿之诉制度得以完善,但现有规定仍有不足之处。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立法应明确赋予消费者集团代表、有关机关和组织(如消费者协会)以及卡特尔成员等主体起诉资格,同时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反垄断诉讼救助制度以及重视与互联网领域有关的反垄断立法等来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以意思自治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执行和解协议制度应体现公正与效益的价值理念,但我国的执行和解制度却有着内在不能反映这些价值的结构性缺陷,效力也缺乏刚性保障.通过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法理分析、针对一些学者主张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提出了异议,认为我国目前建立执行和解协议诉讼制度是不适应我国现在司法现状的,提出了将来建立执行和解诉讼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潜在的三对矛盾,也即“法院职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矛盾”、“司法的安定性与当事人权利救济之间的矛盾”、“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矛盾”。其中第一组矛盾植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观念,第二组矛盾植根于我国的司法传统和实践,第三组矛盾植根于我国的司法政策和体制。我国今后的再审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三对矛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由于民事行为的相互性,证明事实真相的证据由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加以控制的情形时有发生,从而使证据持有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证据的提出进行妨碍的行为层出不穷。此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侵害了他人的诉讼利益,应当予以规制。文章通过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制对策,如适用强制措施、推定主张成立、证明责任倒置等制度,试图有效减轻证明妨碍对诉讼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额诉讼制度引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既是对国外先进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又结合了目前我国法院办理民事诉讼的现实制度需求,但细读有关条文就会发现有关小额诉讼具体适用范围的规定过于笼统。结合国外以及中国台湾有关立法规定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小额诉讼制度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完善进行分析,发现提出小额诉讼程序具体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约定。  相似文献   

11.
小额诉讼制度引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既是对国外先进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又结合了目前我国法院办理民事诉讼的现实制度需求,但细读有关条文就会发现有关小额诉讼具体适用范围的规定过于笼统。结合国外以及中国台湾有关立法规定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小额诉讼制度具体适用范围及其完善进行分析,发现提出小额诉讼程序具体的适用范围应该是: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约定。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代理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坚持的是诉讼"大众化"的思路,基本没有明显的限制.但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民事诉讼代理制度已日益暴露出一系列弊端.这就要求对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民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建立诉讼保险制度;保障诉讼代理人的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13.
小额诉讼制度自2013年1月1日施行以来其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存在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低、调撤率高和程序简化随意性大等问题。本文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强制性问题、一审终审制问题、调解与和解问题以及程序正义实现问题等四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加之对域外小额诉讼制度的借鉴,得出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完善之道,即逐步放开程序选择权、完善一审终审的救济机制、加强调判结合以及保障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仲裁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民事纠纷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也同样存在第三人问题。在国际商事交往全球化的今天,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法学界关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争鸣,提出了构建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文书提出义务制度是保障当事人证据收集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使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更为丰富,对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并做出公正的司法裁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中主体范围较窄,仅对当事人做出了立法规定,未将诉讼外的第三人纳入到该制度的调整范围之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人介入诉讼的案件愈加频繁,对于第三人持有文书证据的法律规制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有着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及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自认的效力是自认规则价值追求的重要保障,也是整个自认规则的精髓及灵魂所在,但我国现行立法对自认的效力问题未有明确和系统的规定。笔者阐述了诉讼上自认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制度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着重分析了自认的效力问题,从而对自认制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访制度历经五十多年的功能演变,当前陷入了困境,呈现出涉诉信访数量增加化、手段多样化、形式组织化、时段集中化、部门分散化和程序随意化的特征。产生信访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不够优化、信访人自身不够理性、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存在瑕疵以及涉诉信访案件处理程序存在问题等。解决该问题,应当坚持推进国家的法制化进程,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倡导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成熟与完善;应当关注民生,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和信访法律援助制度;应当完善法院内部管理。实行判前释法和判后答疑制度;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纠纷诉讼最终解决、合法上访、合理上访的环境;涉诉信访案件处理中应当建立纵向和横向联动机制,规范涉诉信访案件处理程序,实行重大案件中诉审查和案件处理公开听证制等。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我国现有法律对不作为救济规定,介绍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国外制度。提出应将侵害公共利益的不作为、抽象的不作为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救济,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借鉴德国课以义务诉讼模式,构建我国行政不作为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涉诉信访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权利救济、民主监督和民意表达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涉诉信访制度以人治为主导思想的逆法治救济本质等问题产生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渐增大,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和独立,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改革和完善涉诉信访制度应从涉诉信访预防机制着手,以重塑司法权威和降低信访人心理预期。与此同时,要构建涉诉信访化解机制,建立涉诉信访听证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权利救济渠道,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认为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确认标准中,所谓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在内容上应当不仅包括责任义务还包含有权利及权利义务的交叉。通过分析,导出权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这种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确定条件,参诉方式,诉论权利等制度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