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校人事管理的非程序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祥 《江苏高教》1999,(4):85-87
管理即是一种调控。人事管理的本质便是调控人与组织、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人事管理也是一种行为控制。所谓行为控制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人的行为加以引导,使个人的行为目标和集体的行为目标统一起来,维护集体的正常秩序。它包括两点:一是组织对个人...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而又讲究科学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负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负激励,其实质是威胁激励,就是对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给予否定、制止和惩罚,使之弱化和消失,使个体积极性朝着有利于个体需要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3.
所谓组织行为学,就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专门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科学的组织目标。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班级本身作为一个组织,班主任是这个组织的管理者,协调好各个个体的行为,使他们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去作为,形成良好的群体行为是社会和国家对新时代中职班主任的要求。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中职生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它们均与  相似文献   

4.
论学校管理的动力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力原则是学校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学校管理动力机制,有效地激发、引导、制约和控制被管理者以满足需求为动力的种种行为活动。它能使被管理者的行为聚集到达成学校整体目标的方向上来,从而保证学校管理活动有序、高效、持续地进行,保证学校管理目标的不断实现的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动力是推动学校管理活动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学校管理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学校管理动力本质上来自于学校组织成员的驱动力,而组织成员的驱动力又源自其内心深处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于组织成员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何时…  相似文献   

5.
激励是组织通过某些技术或方式,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运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及满足个人需要的系统活动。激励具有四种主要功能: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挖掘员工个体潜能;三是实现组织目标;四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党政工作目标管理高远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简称MBO,它是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励人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个体的需要期望与组织的目标挂钩,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其核心是把组织的目的任务转化为目标,并使组织的总目标与各...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管理实务中,"人"之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组织行为学"是把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领域,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提高管理者对于组织成员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人类组织。组织行为学从个体出发,以心理学的视角探究人的内在价值动力;延伸至群体行为,以社会学的概念讨论群体重的人际关系、群体中的信息沟通及群体冲突等问题;最终归于组织行为的研究,用管理学的激励理论推动组织的发展、变革与创新。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理论为落脚点,以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实验为载体,针对绩效管理与管理学、社会学与心理学这诸多学科的结合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领导,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一种行为过程。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决策、组织和指挥,而中心环节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行为积极性是一种心理倾向。人的积极性是以需要为基础,并且是由动机推动的。因此,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控制人的行为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学校的特殊条件出发,我认为激励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沈郁珊 《文教资料》2020,(5):135-136,141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了群体中人的行为导向,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管理目标和提高组织绩效等,是管理学中的独立学科。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特点,结合组织行为学的管理优势,对组织行为学理论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为增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道德管理的内涵道德管理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一样,都是通过制订一套行为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道德管理又与行政管理、制度管理相区别:行政和制度管理是一种外在管理,强调通过外在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管理的目的。而道德管理,属于内在管理,更倾向于关注人伦原理、个人操守,通过培育、造就人的德性德行的规范,透过价值形成人们内心的信念,进而规范个体的行为。道德运用于管理,并赋予管理的价值属性,强调对个体的德志德化,引导一种组织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导向,追求的是一种德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西方和我国各大学管理学院MBA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将“提高心理素质,加强自治能力”作为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目的是帮助管理者了解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实施对人的管理。要成为未来…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的管理文/戚晓红人力资源的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诱导、协调和控制,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最终圆满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组织行为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的行为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心理活动受到个体人格品质的影响,要研究个体和组织中团体行为的特点与规律,就必须认识个体的人格发展变化的特点人格是个体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反映个体内在稳定心理特征的因素。一般认为人格主要由气质和性格构成。  相似文献   

14.
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是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游离于整个管理体系之外,这个子系统的运作必然会受到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影响。所以,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也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假设。真正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都具备以下特征特征一:把实现组织目标视为绩效考核的最根本出发点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绩效考核也是如此。从管理控制理论上讲,绩效考核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是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管理控制手段,一方面组织通过绩效考核体系把组织目标分解成为个体绩效目标,同时通过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学者基于现行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的认识分析,都认为应该把激励理论作为现代管理心理学的核心。激励理论,其宗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个体积极的行为,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实现管理目标。它包括需要理论、公平理论以及期望理论等。运用管理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一、情感激励的管理学意义 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必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办学。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珩为科学认为,控制调节个体行为的核心问题是激励。人的行为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有目的的活动。要实现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可以通过改变机体的内外部条件刺激引起机体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使机体产生趋向慕一目标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往复,延续不断,达到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目的。其基本模式为:  相似文献   

17.
管理与领导的含义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保证组织通过作业活动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用现代理念改进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目前,高校后勤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不够科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1、班级总目标的制定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  相似文献   

20.
陈天光 《农村教育》2007,(10):60-61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1、班级总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