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寻找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数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在数学课程资源利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融入自然和社会生活.实现对自然、社会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感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拓宽了教师数学知识传播的途径、渠道,使数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的资源开发和实施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数学应用广泛性的特点,给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所以我们除了学习数学教材,还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的数学课程资源的素材,为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寻找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现状,寻找数学课程资源的意义和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强调:新课程的数学教育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在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问题中,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由此可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体验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经历,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注重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兴趣,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重要特征,数学教育应帮助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因此,数学文化不能只局限于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继承,而应主动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在深刻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与学生学习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数学课程资源,即“数学从生活中来”。比…  相似文献   

6.
赵永涛 《学周刊C版》2011,(11):173-173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自然的和谐.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对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的生活与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人教版教材设置了以“你知道吗?”为题的栏目,这些材料有介绍数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有介绍社会常识、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方面的内容,有数学史话,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课程标准深刻揭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不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提出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数学中渗透数学史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知识的导航图;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毅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注重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传授,还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育的需求,使学生能从更加理性的角度进行数学规律的认知,以此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及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是满足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进行多元化渗透策略的探究与实施,以提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到之际,作为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以指导平时的数学教学。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突出地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数学学习的内容贴近实际的生活。1.《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及人类社会,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环境;数学可以促进学生有…  相似文献   

11.
刘芳 《教学月刊》2010,(2):24-27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蓝本.数学文化观念是否能渗透到学生的观念当中,关键在于数学教材能否很好地体现数学文化.新课标指出: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教材中理应包含一些介绍数学思想背景知识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从现行大纲中以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施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仅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且要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5.
陈卫平 《小学生》2010,(9):11-1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解数学问题能力的人","有效地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人"。初中数学应用题,在初中数学的考试中,占有很大的分数,并且是每次考试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中考应用题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比如环保、人口、资源、汽车等。但是,它所用到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课本中讲过的。怎样解好应用题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这一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的、事实性的知识,还包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属于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我认为,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拓展经验领域,丰涸经验品质,升华经验成果,将知识与经验融为一体,使数学知识健康、和谐地成长为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它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标对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一、生活化的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数学概念的相似性和概捂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往往让许多学生对数学有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学不好,也不愿意学习数学.其实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自己周围的生活,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来开发数学课程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熟悉和简单,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存在和作用.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资源较为丰富,学校、家庭、社会……只要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的数学学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也是沟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因此,习题不是与例题孤立封闭的个体,而是数学课程资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