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坤是清史上无法回避的重要历史人物,以和坤为题材的历史剧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在这些影视剧中,和坤要么是一个不学无术、奸猾狡诈的无赖小人,要么是一个屡遭刘墉、纪晓岚等人嘲笑和愚弄的蠢货。作为文艺作品,为了追求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运用夸张、虚构等戏说手法尚可理解。  相似文献   

2.
趣味语文     
1.下面是悬挂于某名胜古迹处的一副祖联: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土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这副楹联咏赞的是谁?联中提到了他写的一部名著,叫什么名字?联语里有一个通假字,清指出并说明。再请你用一句话(不超过30字)概括俄语内容。2.清代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筑了座书斋,请大学者纪晓岚题匾。纪晓岚深知和父子胸无点墨,又见书斋廊外满篱疏竹,新苞丛生,遂触动灵感,为题“竹苞堂”三字。和砷大喜,称其“雅致清高,妙不可言”,遂令镌刻,嵌于门首。后乾隆驾幸,指着匾额笑道:“爱卿上当矣。…  相似文献   

3.
“说到纪晓岚和和砷的关系,在历史上有一段公案,这个公案的题目叫‘个个草包’。话说某年某月某日,和坤家盖了座大房子,这房子咱们知道,恭王府啊!那时候不叫恭王府,叫钮钴禄府。和砷也附庸风雅,盖好房子之后,请纪晓岚题字。于是纪晓岚提笔写下‘竹苞’二字。为什么写竹苞呢?读过《诗经·小雅》的人都知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你们家把房子盖在山水相依的地方,我愿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3,(Z1):77
乾隆皇帝平日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休闲的时候就常找一些学识渊博的王公大臣,到御花园陪他论古道今,饮酒作乐。有一天,两位情同兄弟的大臣纪晓岚和刘墉,一起在御花园里陪乾隆皇帝。纪晓岚问刘墉:"你们山东的萝卜最大的有多大?"刘墉一听,喜形于色,兴致勃勃地比划着自己家乡远近闻名的大萝卜。纪晓岚颇不以为然地回答:"你们山东的萝卜再大,也不可能比我们直隶的大。"  相似文献   

5.
乾隆皇帝平日国事繁忙,日理万机,每到休闲时就找一些学识渊博的王公大臣,到御花园陪他论古道今,饮酒作乐。一天,纪晓岚和刘墉一起在御花园里陪乾隆皇帝。纪晓岚问刘墉:"你们山东的萝卜最大的有多大?"  相似文献   

6.
凡是看过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都知道纪晓岚是个大才子,关于他的种种事迹,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而且流传民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后,人们深深地为纪晓岚的文彩和智慧所折服。而关于纪晓岚对联的故事,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流传颇广。有一年冬天,纪晓岚跟随乾隆南巡至白龙寺,适逢寺僧鸣钟。庄严古刹,钟声悠然,乾隆诗兴大发,挥笔写下“白龙寺内撞金钟”七个大字。纪晓岚见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从容挥笔对出下联:“黄鹤楼中吹玉笛”。乾隆当即拍手称赞:“佳对!”纪晓岚熟读诗书,记忆力很强,其师曾以杜甫《兵车行》中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出联考他,他巧妙地运用李商隐《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  相似文献   

8.
“老头子”     
炎夏,《四库全书》总编篡纪晓岚带领一班人在挥汗大干。  相似文献   

9.
倒霉的和珅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和和纪晓岚是一对冤家,他们整天对着干,就像《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他们太好玩了,我的肚子都让他们给笑疼了。我最高兴的时候是纪晓岚收拾和的时候,可是到了和戏弄纪晓岚的时候,特别是看着和晃着他那个大圆脑袋的那股子劲儿,真让我生气,恨不得钻到电视里边去,把和给揍一顿。这天晚上,我又一个人在沙发上看《铁齿铜牙纪晓岚》,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集,最后是妈妈把我给拎上了床。在床上,我晕晕忽忽地睡着了。睡着睡着,天亮了。坏了,上学迟到了!我跳下床,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跑到学校里,竟一个人都…  相似文献   

10.
纪晓岚妙对     
<正>清朝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就聪明过人。纪晓岚10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街上玩球。这时,当地的县令正好乘坐轿子经过这里,纪晓岚一不小心,竟然把球扔进了县令的轿子里。县令大怒,立刻命人停下轿子。纪晓岚的小伙伴见事情不妙,吓得四处逃走。纪晓岚却毫不害怕地走上前去,向县令  相似文献   

11.
纪晓岚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大才子,他为人风趣诙谐,机智过人,在小时候上私塾期间就因聪明伶俐而显得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尤其是非常善于对对子,连老师也难不倒他,因此被当地人誉为“神童”、“天才”。然而本村一个姓石的秀才却很不以为然,心想:一个八九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孩子能有多大能耐?看人们把他吹的,哪天有时间我倒要去考考,丢丢他的丑,也让他知道我石秀才的厉害。正巧有一天石秀才路过私塾,看到纪晓岚正和一帮孩子在玩,于是就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冲着纪晓岚阴阳怪气地说:“你就是纪晓岚?听村里人吹你是什么‘神童’、‘天才’,今天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1日,沧县纪晓岚研究会重新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成立两年多来,从自身优势出发,确立了“沿着乡村走”的初级研究方向,挖掘整理了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遗迹遗物;寻访拜谒了一批与纪晓岚关系密切的家族后裔;组织编写了一批纪学资料性丛书,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纪晓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提高纪晓岚研究会的知名度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同时坚持开放办刊的原则,拓宽渠道,扩大视野,拜师集贤,广开才路,使会刊《纪晓岚》越办越精彩,在沧州文化园地里扎下了茁壮的根。沧县纪晓岚研究会注册为沧州纪晓岚研究会之后,为了适应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多有自己的书斋,而各式各样的书斋名,异彩纷呈,透过这些书斋名我们可以窥视到其主人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文化内涵。概括起来书斋命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方式。一、命名源自诗文名句一些学者,为了表明心志,常常从古诗文名句中选字取意,以命名自己的书斋。1.锲斋古文字学家商承祚书斋名。取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勉励自己在治学道路上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2.四当斋江苏章钰(1865—1937)的书斋名。取南宋大藏书家尤袤形容自己书癖的  相似文献   

14.
杜纯  周俊彦 《初中生》2002,(19):33-35
四库书馆总篡之所设在圆明园文源阁.纪晓岚走路有疾步如飞的习惯,每天总在住所和文源阁之间匆匆往返.这天,同事彭元瑞与纪晓岚一块上班,可不一会彭元瑞就跟不上纪晓岚了.等他到了文源阁,纪晓岚已经阅书数卷.彭元瑞喘息着说:"纪晓岚确是神行太保."纪晓岚正在看书,头也不抬地回答道:"彭芸楣不愧圣手书生."  相似文献   

15.
纪晓岚逸事     
妙撰祝寿辞这一天,纪晓岚的朋友陆锡熊的母亲70大寿,家中张灯结彩,冠盖云集,热闹非凡。纪晓岚与几个同僚前往祝贺,陆锡熊见是纪晓岚等人,特别客气。因纪晓岚往往妙语惊人,才气不凡,待宾客到齐后,特请纪晓岚撰写祝辞。纪晓岚却丝毫没有推辞,连说:“谨遵台命。”纪晓岚提起笔,望了一眼在座的宾客,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个婆娘不是人。此语一出,四座皆惊。与他同来的朋友看到纪晓岚的举动,知道他要开玩笑,但在这喜庆而又严肃的场合,如此出言,大家都没有料到。陆锡熊更是惊得手足无措。坐在堂上的老夫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结了一层寒霜,那怒火像正要发…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23日(旧历二月十四),公祭纪晓岚仪式在沧县北村纪晓岚墓地隆重举行。沧州纪晓岚研究会组织了这次公祭活动。沧州文化界人士,沧州宣传、新闻、文化部门领导,沧州师专纪晓岚研究所,各地纪氏  相似文献   

17.
纪晓岚的诗学思想是纪晓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晓岚文集》中收录的二十六篇诗集序真实集中地记录了他丰富的诗学思想,是研究纪晓岚诗学恩想的重要材料,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有补证之功,据其探讨纪晓岚对“诗言志”、诗“穷而后工”等问题的看法,以求对前人研究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18.
一日,乾隆皇帝和纪晓岚闲谈。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爱卿!现在正读什么书?”纪晓岚答道:“臣正读《全唐诗》。”“《全唐诗》中你最熟悉的是哪一首,能背诵吧?”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祝寿     
纪晓岚是清朝人。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爱开玩笑。有一次,朝中的一个大官的母亲做寿,纪晓岚同他的朋友一起去祝贺。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见纪晓岚,便喜出望外,执意要纪晓岚题诗。纪晓岚稍微沉吟一下,便答应了。不料,他张口就说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一听,大为惊讶:今天是祝寿的日子,怎么开口骂人了?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了下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纪晓岚尊奉老太太为“九天仙女”,怪不得“不是人”了。这时,大家才转惊为喜了。于是,纪晓岚又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皆成贼。”自然,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20.
我叫纪宇晨,同学们都称我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说起这个绰号,有三个原因。首先,我姓纪,跟纪晓岚同姓。其次,我跟纪晓岚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