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贵忠 《云南教育》2002,(7):25-25,26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有一定比例的说明文。这些说明文,内容有较强的科学性,语言准确周密,说明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时,我们要抓住说明文的这些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抓住数字,填一填用准确的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这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例如《太阳》(六年制第八册)为了说明太阳“离地球远”、“大”、“热”的特点,共用了六个数字,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地球与太阳的简图,标出相关的单位,然后让学生填充有关数据。学生通过读书,画图,填数字,使语言文字形象化,不仅加深了对事物…  相似文献   

2.
《太阳》(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1课)是一篇说明文。它运用了多种说明手法,生动、形象、准确地描绘了太阳的情景,说明了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的密切关系。1.数字表述。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太阳》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说明文,不仅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结构方法也多姿多彩。 (一)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 1.数字说明。例如,写太阳距离地球远:“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如果步行,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写太阳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写太阳的温度高:“表面温  相似文献   

4.
[高频考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有: 1.筛选、提取说明信息.说明文中的信息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看法、设想;可以是表达作者意图和表明文章主旨的词句;也可以是文中的概括句、过渡句等. 2.概括、分析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一个个具体可见可感的事物,这类说明文一般在文章标题上即点明了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往往通过对一些人、事、物的观赏分析来说明事物的成因、规律及意义等,这类说明文标题有时没有标出说明对象,说明的对象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高年级的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说明什么”,也要领悟“怎样说明”,特别是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重点在于结构安排、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有效迁移。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准确、清晰、有条理地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科学知识。在教学这篇课文中,笔者按照“认识事物,探究写法,学习表达”的总体教学思路进行探索,让学生在了解太阳的基础知识后,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用说明的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要想写好说明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事物的特点即本质特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八种: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举例子.其中,同学们在阅读中不太容易区分的是下定义和作诠释.尽管这两种说明方法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异,显示出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如何迅速准确地区分这两种说明方法呢?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一、语言特点有别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中给"克隆"下的定义: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给"逆温层"下的定义:例如春冬之交,天气晴朗的天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低.这叫逆温层.  相似文献   

8.
《太阳》一文运用了数字、比喻、假设、比较等说明方法,耐人寻味。一、数字说明“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这些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太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一篇经典的科学小品文,文中介绍太阳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地球的关系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时可以重点体会文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法这是一篇说明文 ,它不是借助艺术形象传授知识的 ,而是在观察某些事物的基础上 ,用准确、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事物和传授知识的。所以我是侧重以下几方面教的 :1 抓住说明文的构段特点进行教学。教师精讲第一段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找出说明文在结构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规律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自学相似段落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 抓住课文中的语言 ,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文第一段为了讲清楚太阳的三大特点 ,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 ,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目了然。但为什么要引用传说 ,就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文体。它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能、演化以及关于事物的道理,在学习、生产、科技、文化诸多方面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此种文体的写法。但很多同学却常常为此"食不甘味","谈之色变"。这首先是因为学生对此文体不感兴趣,觉得它索然无味;其次是因为找不准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合理运用说明方法,安排说明顺序。写起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杂乱无章,不得其法。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说明文呢?  相似文献   

12.
说明文是介绍、说明事物的文 章,它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 要内容。因此,从内容分,说明文可 以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 种。不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不管采 用何种顺序、何种方法,说明文的关 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 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  相似文献   

13.
(课前教师准备燕子、麻雀标本和有关文字资料) 师:这单元我们学了说明文,掌握了说明文语言的要求是"严密、准确、具体","说明事物要抓住其主要特征".本节课我们就来练习一下说明文的写作.先看屏幕: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太阳》(《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是篇科普说明文,介绍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进而说明太阳与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在分析课文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疑义,他发现《语文》书上的几个数字和《自然》课本上的几个数字不相符。我找来《自然》课本,翻到《太阳》这一课,和《语文》书上的《太阳》一对照,发现确实有这种情况:一是介绍太阳的温度时《自然》和《语文》上的不同。《自然》书上是这样说明的,表面温度约6000℃,内部温度高达约1500万℃;《语文》书上的介绍是,表面温度高约6000℃,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学生一计算,二者之间相差300万℃。…  相似文献   

16.
冯光君 《新高考》2010,(11):51-52
说明文以知授人,即通过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以给人知识。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类阅读理解分为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有时文中说明事物与阐释事理兼而有之。事物说明文通常对事物的外形、特点、功能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事理说明文则是对某个抽象的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进行解说。说明类阅读理解的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和记叙文、议论文不同。记叙文主要用叙述和描写的方法,写入记事.并且在具体的描述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主要是通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所要阐明的问题进行论述。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点不管写哪类文章,作者总有自己的主旨。记叙文重在记事,议论文重在讲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或事理,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教学说明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明确说明的对象,进而探讨其特点。绝大部分说明文,标题即揭示了说明的对象。如要掌握其特点则要在认真阅读和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出。如《苏州园林》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标题就揭示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事物。文中写假山和池沼,树木的栽种和修剪,花墙、廊子和角落,门窗的设计和雕镂等等,都是具体体现了事物特点的。二、理清说明的层次明确说明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历史课本上的历史说明文,则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太 阳》是一篇说明文。小学语文教学不强调课文属何种文体 ,也不单独讲解有关文体的知识 ,而是通过阅读实践 ,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文体的课文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因此 ,教学《太阳》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 ,读懂每个自然段 ,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内容讲清楚的 ,这“一步一步讲清楚”正好体现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按照这一思路教学 ,就能使学生更容易领会自然段的联系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 ,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一、抓住事物的特点 ,理解自然段的联系说明文是对事物或事理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