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孔子的弟子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方略,孔子答日:一是食物充足,二是军队强大,三是百姓诚信。子贡问:若不得已,三者必要舍弃其一,先舍弃什么?孔子答:舍弃军队强大。子贡追问:若不得已,二者一定要舍弃其一,再舍弃什么?孔子回答:舍弃食物充足。  相似文献   

2.
往事如歌     
梁平 《滇中文化》2007,(3):44-46
1949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我由淮海战役灾区救灾委员会调入中共皖北萧县黄口区委工作。团组织新建.要开展活动,全区只我一个正式团员。根据当时形式.国民党政府及军队已溃逃广州、重庆及昆明.党中央正在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商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我向区委提出应编辑出一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专刊”壁报。区委要我负责主编。从此我和文字结下情缘,在部队,到地方,工作之余常为报刊写稿。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河谷一举击败入侵的波斯军队为把这个喜讯告诉自己的雅典同胞,士兵菲迪皮德一个人跑了42公里,把消息带回雅典.他也因过度疲劳最终去世为了纪念希腊人心中的英雄.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开始,  相似文献   

4.
越南战争是一场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战争。首先,它是东西冷战对立的最前线。美国方面要求韩国军队、澳大利亚的军队等参加,北越则仗仰苏联、中国等的军事支援。包含日本在内的先进国中,一形成保卫南越的“自由之堡”的势力,就和支持北越、南越解放战线(之后称为NLF,为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的省略)的势力清楚地一分为二,作为意识形态上的斗争,展开了更为激烈的论争。  相似文献   

5.
有位年长的朋友曾对我说:“你说,中国化具有非规范性的一面,而游民把中国化的非规范性推到了极端。虽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细想起来,还是以偏概全的。人们常说‘红青理’(指红帮、青帮、在理会),规矩大,令行禁止,有的军队也做不  相似文献   

6.
冬日的阳光     
时间:当代。地点:某城市。人物:石大妈,七十余岁。钟正.男,二十八岁,公务员。艾雅.女,二十三岁,钟正的女朋友。主持人(男女均可)。邻居,女,中年,石大妈的邻居。青年群众若干人、女孩(大学生)一人。  相似文献   

7.
选择     
一日.与朋友闲暇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问我:“你说,一个人在世上,最难的是什么?”我略一思考,脱口而出,“是做人”!他看着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接着说:“是选择!”  相似文献   

8.
古祥 《滇中文化》2000,(3):30-30
刚跨人2000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隆重推出22集电视连续剧《突出重围》。在看此剧之前,已看到相关的报道,说是反映军队演习的戏。说实在的,在众多的电视剧激烈竞争的今日,对军队演习而不是真枪实弹的电视剧是否能坚持看完?未免自我怀疑起来。然而,当进入其情节中,这种怀疑便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振撼人心的感觉,每天晚上排除一切干扰,按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完了22集《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9.
《孙子》"命曰费留"正义陈伟武银雀山汉简《孙子·火攻》:"......得,不隋其功者,凶,命之曰费留。故日:明主虑之,良将随之。"①传世本作"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费留"一语,古今聚讼,汉末曹操已不甚了...  相似文献   

10.
山村     
艾泉 《滇中文化》2005,(4):11-12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某山村一人家院子. 人物 甲,女,18岁,乡村盲人。 乙,男,23岁,城里肢残人。 (天幕:青山、梯田、河流、村落:舞台正中有两个石登,左侧一篱笆,院子门虚拟。 (甲坐于石凳上练习洞箫.吹的是民间乐曲《箫》。突然一阵小鸡鸣叫。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为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曾大量派遣军队驻屯中国的领土(领海)。虽然按一般国际惯例和国际公法准则,外国军队经所在国允许可以进驻他国并享有“治外法权”,但近代来华的外国驻军,无论其有无条约“依据”,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根本不应享有国际公法上的治外法权。这些外国军队进驻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严奇岩 《寻根》2008,(4):74-77
屯堡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其形成直接来源于明初因军事行动引发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后,把军队留在了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成者的父母妻儿全部送到戍地。按“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定制,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一般认为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王宁一《东方美学和大宇宙存在哲学整体理论译释论》一书是梁渡先生潜心多年、批阅十载的一部“述而不作”之作,它有如下引人注目的特点:广博性全书共计35万字,由三大部分组成:1.东方乐教美学名著──《声无哀乐论》译、释、论;2.大宇宙存...  相似文献   

14.
《庄子》断想:“吾丧我”《庄子》一书讲出许多哲理,人们可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也可赋以新义,从而获得教益。现举一例子和朋友们共欣赏。《庄子.齐物论》上有一则故事:南郭子綦(音其)凭着几案而坐.仰头轻轻地呼吸,进入某种境界。颜成子游在旁看着,问:"您这是...  相似文献   

15.
阿保 《滇中文化》2005,(2):60-64
黄昏,秦之汇和乔荷到了九十里.直奔供销社旅店,那旅店已盖成楼房.焕然一新,取名为“九十里宾馆”.秦之汇冷笑了一声,说:“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宾馆。”  相似文献   

16.
李正宇 《寻根》2001,(2):102-104
敦煌遗书S.3835号卷背,抄有一组形式奇特的字,转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凤凰     
周峰 《世界文化》2007,(12):24-25
斯桥布利勋爵出身贵族.喜好收集鸟类。他拥有整个欧洲最棒的鸟舍:他的鸟舍宽敞的连老鹰关在里面也不觉得压抑,舒适的连蜂鸟和白颊关在里面也觉得气候宜人。但是很多年以来,其中最好的一间鸟舍却依然空着.上面贴着一标签:“凤凰。产地:阿拉伯。”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在上海,知道有一位叫吴亮的学评论家.时常在《新民晚报》的化版发表一些有趣的小章.语言幽默率真。记得他有一篇章谈中国的足球与电影,谈到中国人的性情,大概只适合干一些下棋、聊天、品茶的事情,最后的结论是:我认为中国电  相似文献   

19.
郭艺 《滇中文化》2005,(2):15-18
一位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化是灵魂。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化在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其“灵魂”作用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命与发展。有的学认为:经济运行产生的成果形成“硬实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化就是“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