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关键词语是话语中能激发主体产生联想的的特定词语.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为主体提供联想的空间,话语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输入新信息的一部分,激活主体已有的相关旧信息,主体通过关键词语来实现认知语境的链接功能、回测功能和预推功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考察了指示这一语用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在具体语境中发生的语用变异现象。试图将语李的标记理论应用于语用领域,用有、无标记的形式和意义来具体解释说明指示所发生的语用变异现象。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具体指示语产生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框架词语的存在,就是为了将相关的认知框架知识提供给交际中的参与者,激活相关的认知语境,同时完成对框架的范畴化。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交际者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已范畴化的相关词语来构建和应用框架,并建立起一个相关联的认知框架结构网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总是结合语境选择词语、理解词语。本文主要就语境可以对认知框架进行调整,把不显著的变得显著和词义的显著度在不同语境中的理解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把语法看作是概念形成过程,特别注重语义在语法描写和解释中的作用,把语境因素引入了语法理论的构建过程,恢复了被转换生成语言学所排斥的语境方面,构建出包含语境因素在内的语法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的回归语境化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包括以意义为中心讲解语法概念、重视词语涉及的认知域、认识语言知识是以用法为基础的、关注语法概念跟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把语境因素引入了语法理论的构建过程,构建出包含语境因素在内的语法理论体系。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知识是以用法为基础的,这跟语境密不可分。重点论述语境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包括语法和语境的关系,如何以意义为中心讲解语法概念,怎样理解词语涉及的认知域等。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短篇小说《海姆立克急救》中存在着丰富的语境差现象,主要包括词语视角的组合变异、逻辑视界的错位偏差、认知行为的错位呈现,以及内外视点的交叉转移等方面。这些不平衡的语境差对塑造人物、挖掘角色情绪、推进故事情节、揭示作品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给读者崭新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王惠 《考试周刊》2010,(2):41-43
隐喻识解中认知语境的关联作用可从隐喻理解的各个过程来分析。认知语境的关联性是识别和理解隐喻的依据和基础.在受话者对隐喻进行辨认和选择时受话人的推理过程就是在多个认知语境中选择对新信息最具关联性的一个。受话人对认知语境进行理解和延伸中产生即刻语境,隐喻的理解靠的是听者假定言者话语具备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动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构建前提,推理结论,从而获得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工商"等词语为例,分析了在汉英翻译中,怎样根据语境选词,提出汉英翻译选词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对同一词语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固定译法,而应该根据其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对译语做出关联顺应与优化选择,寻找最佳关联的文化信息,选择最佳语境效应的明示,使译文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境能确定或限定话语中词语各种各样的意义,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对词义具有调适作用:使词义单一化,使词义具体化,使词义延伸,赋予词语临时意义,赋予词语修辞意义。词语的这种受语境调适产生的言语义称作语境义,它在话语中常表现为表层语境义和深层语境义两个层次:表层语境义是理性意义项目在语境中的再现,体现着语境对词义项目的选择性;深层语境义往往是在词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语境的作用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概念,词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观性很强。两者皆与语境信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招数指津]一篇文章的完成不是像测字一样靠随机的选择一些字来凑合、堆砌,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有字斟句酌的深入思考,所以,古人才会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感叹。因此,这个词语用在这里。而不是其他词语,完全是靠文章的整体语境和主旨来决定的。因此,通过分析语境的显性、隐性意义,我们可以达到品尝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目的。那么,文章显性的、隐性的意义到底有哪些方面呢?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文心雕龙》语境思想的研究多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和静态语境的构成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勰的语境思想是多维的而非单一的。在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即纯粹语境观的同时应该结合《诏策第十九》和《谐隐第十五》等篇发掘其不纯粹语境观,即文化语境变异观。刘勰的动态语境观既指语境是语用过程中的动态变量,又指语境构成因素的情境变异;既指语用主体对言语交际诸因素综合体的认知状态,又指言语交际中主体客体交融过程中的语用综观。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词汇的根本原则是要足够重视其语境概念,据此才能弄清词汇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增长词汇也要靠领会词语在一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学习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词汇都离不开语境。本文阐述了怎样有效地借助语境学习新词汇,巩固已有的词汇,从而迅速地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4.
从常见于报刊杂志的词语"两栖"的基本义入手,阐释它经过人们的隐喻认知机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如果没有具体的语境,对"两栖"意义的理解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提出语境对词语理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语言交流是一种依据思维原则或规律来进行的认知活动。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交际者的认知和推理过程。对比分析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通过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托语境 理解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在词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生语境,引领儿童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词语,体会词语意蕴,是优化词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托语境理解词语的策略有:勾连上下理解词语;激活经验理解词语;虚拟语境理解词语;辨析多义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17.
语境是与语恒运用相关的语恒现象,语境对特定的词语或语段的意义会产生影响,它可以限制对词语、词组及句子可恒有的种种解释范围。语恒语境、情景语境及文化语境同翻译密切相关,译者树立语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论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修辞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与修辞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对修辞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语言性语境要求表达和理解应注意上下文语境的修辞特点;场景语境要求表达者根据场景的特点来选择修辞方式,接受者应根据场景的特点来判断对方话语的修辞特点,理解对方话语的内容;背景语境要求理解经过修辞加工的语言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进行;认知语境要求理解经过修辞加工的语言要注意认知主体的认知特点,体会其语言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个认知过程,是交际双方心理状态的趋向,认知语境的一致才会导致交际的成功。会话含义的推导是通过语境连接、语境延伸以及关联心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词语的超常规搭配是为了语言的某种语用修辞效果而刻意创造的,要想正确地把握和理解这种偏离常规的搭配所创造的修辞效果,就必须根据语言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语言之所以表情达意,是和语境分不开的。本文就如何根据语境来理解这种让人产生新鲜刺激感的异常搭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