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好心也害人     
“好心也害人”这个道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也有不少的人在明知故犯地用“好心”来害人。在家庭教育中,这样的例子也频频发生着。 “表扬也会伤自尊”,这就是本期的《孙老师话题》中让我感受比较深的一句话。我们通常认为表扬是对一个人或一种行为的嘉奖,表  相似文献   

2.
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忽然不再叫我“爸爸”,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马爸爸”。这让我感到别扭,多次警告无效,渐渐也就习惯了。小家伙才9岁,却人小鬼大,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恐怕没安什么好心。  相似文献   

3.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一直记得高尔基对他的儿子说的那句话——“‘给’总比‘拿’愉快。”每每读到这句话,我总是想到自己的语文课堂,想到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对于幼小的孩子们来说,自己主动的“拿”,的确要比教师“好心”的“给”愉快得多,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4.
笑笑屋     
笑笑屋主人好心提醒:请入笑笑屋者带好针和线,以备笑破肚皮时用。没见过虎儿子:“爸爸,我们老师连老虎都没见过。”父亲:“你怎么知道的?”儿子:“昨天,我把我画的老虎拿给他看,他问我画的是不是狗。”  相似文献   

5.
不知何时,人们就把“副科”这顶桂冠加在了我和孩子们的头上!宽敞的操场,整齐的校舍,我的孩子们就生活在那里,我的大儿子叫“历史”,二儿子叫“地理”,三儿子叫“生物”,最小的三个孩子叫“体育”、“音乐”、“美术”。孩子们很团结,从不争名夺利。可叫我不省心的是人们对我的孩子很不友好,让我这个当爸爸的操碎了心。一天,大儿子“历史”十分伤感地对我说:“爸爸,我的主人是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我陪伴在她身边足足度过了三个春秋,可她把我放在黑洞洞的‘帐篷’里,拉紧锁链,从不让我出来瞧上她一眼,好心酸哪!”我安慰着儿子,“不要悲观,等…  相似文献   

6.
补票     
儿子7岁那年暑假,单位组织到北京游玩,我便带上儿子一同去了。火车上,同事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热闹极了。我的儿子长得又高又胖,邻座的人以为他已有10岁了。当他们得知我儿子只有7岁时,说:“长得真高。”接着又悄悄地问我:“这孩子上火车该打票了吧?”我不加思索地回答:“不要。”“我看你还是给儿子补张票,免得下车麻烦。”对他们好心的提醒,我笑笑没接话。  相似文献   

7.
吃亏     
在苏州工作时,我曾把儿子接到身边。恰好一同事的孩子也去了那儿。两个都是男孩,我的儿子比那个大两天,可他长得壮实,个头也高不少。 我一向要求儿子不能欺负别人,尤其是比他小的或是女孩子。所以这个长弟弟两天的哥哥见那孩子又瘦又矮,自然处处礼让。不久有好心的同事对我说:“你家孩子太老实了,长大了还不受欺负?你看人家——简直就是个‘战争贩子’,以后可别管得太严了。”我觉得同事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自己是不是落伍了?仍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否欠妥?考虑再三,我对孩子说:“别人不惹你,你千万不要欺负别人;如果有人欺负你,可别老老…  相似文献   

8.
两文材料基本相同,而主旨不同。变格的途径是:第一,将“明知故犯”变为“无意出错”;第二,将“预设陷阱”变为“解人急困”。  相似文献   

9.
云弓 《课外阅读》2009,(19):58-59
从前有一个有趣的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每个人”,二儿子叫“任何人”,最小的儿子则叫“没有人”。  相似文献   

10.
我刚参加工作,就听到过“对孩子,要有好心,但不能有好脸”的“经验”,因而我是以严师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的。几个星期后我发现,虽然课堂纪律不错,但课堂气氛不活跃,孩子回答问题不积极,声音也很小,就连孩子们在做最喜欢的游戏时也放不开,常常在看老师的脸色来参加游戏。这使我意识到,对孩子只有好心,没有好脸不行。幼儿初涉人世,如  相似文献   

11.
“好心办坏事”的意思是:一片好心去为人做事,结果却适得其反。 先来看看什么是“好心”。“平行四边形面积”一深的巩同练习中,老师在教学每一道题时都不忘问学生:这个平行四边形其实可以看作什么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什么?  相似文献   

12.
高考父子兵     
儿子爱打乒乓球儿子爱打乒乓球。升了高三,他仍是痴迷于乒乓球,每个星期日下午,他都要鏖战球友,一直玩到天黑。好心的同事们向我建议:高三了,别让孩子那么疯玩!星期日下午应该多学半天,苦战一年,考个重点大学,将来好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标准答案     
从报纸上看到一个脑筋急转弯,觉得挺好玩的,回家时就想考考儿子。吃晚饭时,我问儿子:“有一个女孩从海边的沙滩上走过,她的身后为什么没有脚印?”儿子停顿了一下问:“当时天黑了吗?”我说:“这跟天黑有什么关系?”儿子回答说:“如果天黑了,连人都看不见,自然看不到沙滩上的脚印。”儿子说得有点道理,我只好说天没有黑。“那么,是黄昏的时候吧?”儿子接着问。我有点儿不耐烦了:“这有关系吗?”“如果是黄昏,开始涨潮了,潮水就把脚印冲刷掉了。”我耐着性子说是中午,心里想这回儿子可该说出答案了吧,没想到儿子继续问:“这个女孩是个杂技演员…  相似文献   

14.
路过     
《初中生》2010,(7):18-18
“谁又缺德?懒人,写个‘路过’,污染我帖子。”“别介,人家不都是好心么?再路过,顺便收获三分。”“你……”  相似文献   

15.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奶奶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代好心的大臣和儒生都劝君王为社稷着想,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近君子,远小人”。但是,历代君王多有重用一些“是鬼不是人”的小人。有些好心的人遇到这种事,总是为君王惋惜,以为是君王没有看清小人的真面目,上了小人的当,用错了人。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专业水准安迪到一位农场主朋友家里做客 ,他给朋友四岁的儿子带了一本动物图画作为礼物。朋友的小孩从图画书中轻易地认出了一只狮子和一只长颈鹿 ,可是使人惊奇的是他好像不认得奶牛。“你也许知道这是什么 ?”安迪鼓励他 ,“想想看 !”小孩迟疑地问 :“莫非是荷兰牛和新西兰牛的杂交品种吗 ?”用脑子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希望儿子将来有出息 ,能做大学问家。父亲怕家庭教师教不好 ,就自己教儿子算术。一个月后 ,父亲想考考儿子 ,就问 :“1个加 5个 ,等于几个 ?”儿子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会儿 ,答道 :“6个。”“7个加 1 5个呢 ?”儿子又扳着手…  相似文献   

18.
两碗面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 岁让梨,你 4 10 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把蛋给咬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吃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 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  相似文献   

19.
四个神职人员的母亲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儿子。“我儿子是个教士。”第一个骄傲的母亲说,“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教士。’”第二个母亲接着说:“我儿子是个主教。当他走进一个房间时,人们会说‘:您好,主教阁下。’”“我儿子是红衣主教。”第三个母亲继续说,“当  相似文献   

20.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面条,端上桌。一碗上边有蛋,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4岁能让梨,你都10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去了一半。“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可是,父亲碗里藏了2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