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说话”存在着词汇语法不规范的问题。其原因有政府因素、语言环境、阅读量、教师自身素质、语法教学等。基本解决思路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语言素质、建立汉语语法体系、实行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积极营造说标准普通话的大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说话”项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环节。从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实例入手,围绕词汇、语法、语句、内容组织等方面内容,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非语音失误及教学对策加以探析,以提升高职学生说话策略,开拓思维,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项内容中,“说话”是惟一没有字凭借的考查项目,因此难度最大。应试时运用语用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说话”水平。语言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结构组织的复杂的符号系统,“说话”应试的语用策略,必然涉及到这一符号系统的各个层面,例如语音语义,语汇语法,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言态度等。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四部分是“说话”,主要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说话”以单向说话为主,必须说够3分钟。与前三项内容相比,“说话”更能有效地考查应试者在自然状态下,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最能体现应试者普通话的真实水平。要做好“说话”测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PSC"说话"项测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后,普通话水平“说话”项测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文字凭借”的限定落空,口语范畴的“说话”多呈现书面语特点、“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成为评分最随意的一项等等。这些现象给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测评信度。为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必须对“说话”项测试问题作进一步的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胡华,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东北师大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教师口语课程种子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员;中国语言文化学会会员,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会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全国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全国教师口语课程优秀论文奖获得者,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嘉奖函获得者。曾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7.
陈山青教授     
陈山青,女,1968年8月生,湖南汨罗人,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中系教授。1990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中系。1998年3—4月参加国家语委举办的“第二十六期中央普通话进修班”,同年5月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2001年8月评聘为中国语言学副教授。2002年7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方言》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语方言语法研究高级研修班”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永斌 《天中学刊》2012,27(5):128-130
西藏普通话使用的主要人群是城镇居民,其中以干部职工和学生为主。西藏居民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以学校教育为主,同时依赖于社会交往、大众传媒等。影响西藏普通话教学的主要因素有语言规划、社会经济发展、学校教学模式等。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的策略主要有实现真正的汉藏双语教学、开展早期汉语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系统理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师与会说普通话的人和会写汉字的人的本质区别。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及从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习得的角度进行汉语本体研究,并最终将这种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服务于课堂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执业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测试的理论意义在于,语言学、思维科学、信息学、心理学是“说话”的理论依托.“说话”测试的特点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应试人(学生)和测试员(教师)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目前“说话”测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说”,是教师传授知识凭借的主要手段,两张嘴皮常常迸射出五彩缤纷的世界。“说”,是师范生的“看家本领”,“把门功夫”。要培养合格的师范生,首先得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作为民族师范学校,怎样加强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地域、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各民族学生表达能力的参差不齐。从整体来看,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表达水平高一些。藏族学生由于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他们从小受母语的影响,学习汉语,学习使用普通话,就比汉族同学困难更大。许多牧民子弟刚上小学时,不要说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用汉语第二语言习得"偏误"一词,在综述藏族汉语教师普通话研究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30名西藏日喀则中小学藏族汉语教师的普通话录音偏误,希望对该地区汉语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教学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我省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普通话的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近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中广泛开展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特别是“三字一话”训练,广大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了一定...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的性质“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主要侧重在语言形式规范程度的测试,不是语言知识的测试,也不是表达技巧的测试,更不是文化考试”(仲哲明1997)。“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目的是以我们所期望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规范为参考标准。通过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口语水平接近这一标准的尺度,即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为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于在职老师和学生尤其重要。随着PSC工作的全面展开,参加测试的在职教师和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规范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浙江省普通话测试员,笔者在积累…  相似文献   

16.
周啸 《考试周刊》2009,(28):74-75
普通话教学中“命题说话”是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依托的情况下实际运用普通话的能力.是训练和测试中的主要难点。要想提高说话水平,除说话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外,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无论对应试水平还是测试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说话”是普通话口语水平测试中的一项综合测试题。它要求考生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笔者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阐述了泉州人在“说话、一项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梁晓霞 《广西教育》2012,(38):41-42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全程为口试,没有笔试,主要考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共设四道题,总分100分。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10分;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20分,第三题,朗读短文,30分;第四题,命题说话,40分。命题说话题主要测查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时的语音标准程度,说成句成段话语时的自然流畅度,所使用的词汇、语法是否规范,能否围绕主题组织语言。应试人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强不强,普通话口语表达是否规范标准,最终是通过“说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赵颖 《现代语文》2014,(3):21-23
普通话是我国推广使用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用语言。大力推广普通话,培养未来高素质大学生,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说话训练与测试应重视语境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口语表达的“说话”是训练和测试的主要难点。影响说话水平提高的因素 ,除说话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外 ,语境设置不够到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完善语境设置无论对应试水平还是测试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 ,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