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一个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国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小时候,父亲是医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边,他说:‘孩子,你过来,这是哪一块骨头?’我就立刻说出名字来……"  相似文献   

2.
红色迎春花     
正花园里,小男孩问他的父亲:"这花叫什么名字?我好像从没见过啊!""孩子,这叫迎春花,只有白色和黄色两种。"父亲慈爱地回答。"能不能让它变成其他颜色呢?"小男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追问。"哈哈……傻孩子,花的颜色是自己  相似文献   

3.
这个气球人最不喜欢别人叫他气球人,他有名字:禾禾。这是他拾来安在自己头上的。有一天,一个女人叫着“禾禾,禾禾”从他身边经过,没有人答应,他就把这个名字收下了。显然,这是一个孩子的名字,因为女人们都是边走边叫自己孩子的。这以后,又有许多女人从他身边经过,叫着这样那样的名字,但是,他都没有把禾禾这个名字扔掉。在他看来,禾禾这个名字再好不过了,显得有智慧,还有气球人最需要的幽默感。禾禾有父亲,甚至还有爷爷,但现在都在一个房子里睡觉。禾禾也不想他们醒过来,如果他们其中一个醒过来,他就得去睡觉了。因为他们三个只能有一个醒着,…  相似文献   

4.
说教的力量是抵不过"示范动作"的力量的。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去探监,那个身穿囚服的男人问他的孩子:你在学校表现怎样?孩子天真地说:爸爸,我画了一幅画,刊登在学校杂志的封面上了1父亲笑了,慈爱地问孩子: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呢?孩子说:我画的是你,画的名字叫《孤独》。这个有着极好的绘画天分的父亲心酸地说:孩子,忘了我是你的父亲,忘了我做错的一切,只把我遗传给你的优秀带走吧!  相似文献   

5.
父亲在学会上网之后,从一个古板的农夫变成忘记自己名字的人。“你叫什么名字?”一天,父亲这样问我。我想,这不是个玩笑,他真的是忘了我的名字。这全都是因为网络。父亲在一个农场里长大,也可以说是一个老古板。但是,他现在却迷上了网络。我不时地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你这个该死的!上月的网费又超过了 345 美元,你知不知道?”妈妈厉声责备。“这已经超过你每月计划的两倍多!”她继续责备,骂声越来越高。“我知错了,我知错了!”老爸轻声道。自从开始上网,老爸就开始走上“染疾”的路。成功联上网了,他甚至可以高兴得笑出声来。有一次,我问…  相似文献   

6.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的眼睛。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盒给他吃吗?”但父亲冷漠地摇了摇头。之后的一天,当其他孩子散去后,我突然看到父亲对那个站在窗外的孩子招手示意。男孩进来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以为我到隔壁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吗?”孩子点点头,很快,他就把报纸买回来了。这时,父亲微笑…  相似文献   

7.
那时他十几岁,住在父亲的农场里。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这种爱。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他的父亲对母亲说的话。"玛丽,我讨厌老是那么早就叫醒鲍勃。他身体长得那么快,需要睡眠。我真想把挤奶的事全包了。""可这不行啊,亚当,"他听到母亲的声音传出来,"他已经不是孩子了,该学着干点事了。""这我知道,可我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当他听到这些,从心底  相似文献   

8.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9.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父亲:“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8岁那年,他曾和父亲吵过架,其原因是填报升学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他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长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孩子理解,一向听话的孩子竟敢反对自己,便发火大骂孩子“不孝”。而孩子则认为他有权力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给我。”一听这话,父亲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大胆!你是我生的,若在旧社会打死你我也不犯法!你给我滚出去!”他真的一甩袖子住到姨妈家去了。这件事最终还是以父亲的妥协了结,但从此父子之间变得冷漠、隔膜起来。多年后回想此事,父亲的好心是不容置疑的,他还是…  相似文献   

11.
流泪的谎言     
他一直恨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父亲对他却最严厉。他又逃学了,老师找上门来,父亲铁青着脸,一脚把他踹到地上。“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不是我亲生的,否则我今天就废了你!”他从此断定,他不是亲生父亲。那年高考,父亲给他签订协议,说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就不会再供他。他极不情愿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了手印,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最后的日子,他疯狂冲刺,然而还是因为基础太差而名落孙山。当父亲冷着脸把锄头塞给他时,他猛地把它扔得远远的:“你不供我,我也照样能上大学!”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不顾母亲的哭喊。第二天,村里就传…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个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国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小时候,父亲是医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边,他说:‘孩子,你过来,这是哪一块骨头?’我就立刻说出名字来……"我喜欢听老年人说自己幼年的事,人到老年还不能忘的记忆,大约有点像太湖底下捞起的石头,是洗净尘泥后的硬瘦剔透,上面附着一生岁月所  相似文献   

13.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14.
钟馗这名字确实有些奇怪,让人总不知不觉联想到天师钟馗。 据说他出生后特爱哭。他父亲是个文人,馗爸爸想,爱哭的孩子情感最是丰富细腻,尤其适合做文人。  相似文献   

15.
陶春霞 《江苏教育》2013,(11):58-58
我们班有一位小山同学,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还常常无故破坏学校公物,上课喜欢讲与课堂无关的话,以期引起他人的关注。我找他个别交流,他告诉我:“我就是这样的啊,我也不想打他啊,可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打了。”“我课堂上好像是比较喜欢随便讲话,可我没讲废话啊。我反正就这样了,从小学就这样,改不了了。”“反正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我爸爸也经常打我。”从他的话中不难听出,他在家接受的就是棍棒教育,所以他解决与同学之间冲突的方式就是打架。从小学到中学,他一贯如此,自己已经习以为常,认为自己“改不了了”。虽然他的语气里有无助与无奈,也有对自己的否定,但我还是听得出他很希望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喜欢他的。于是,我跟他的家长做了电话沟通。没想到他父亲接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陶老师,他又犯什么错误了?”我一愣:这是我接班之后第一次跟他沟通啊浴他怎么肯定是孩子犯错了呢?接下来,他父亲着急道:“这孩子,没法教了,你不知道,这个孩子,浑身的毛病噎噎真是的,回来我非得好好揍他浴”听到这里,我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孩子在班级用武力解决与同学的冲突,源自他父亲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在父母眼里,孩子一无是处,认为他“浑身是毛病”。在交流过程中,父亲传递的是“他没法教”。总之,在他父母的眼里,小山同学就是个“问题孩子”。接下来我通过约见、家访、电话交流等形式与他的父母沟通教育小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穷孩子早当家,这是事实;穷孩子早当家的背后是过早体验生活的伤楚,这是现实。参加完高考的时候家里正忙着夏收,我放下那张决定自己命运的高考试卷便拾起了镰刀,考不上大学这将是伴随我一生的东西,农村的孩子都知道这一点,我更清楚。山里的孩子都喜欢做梦,山里孩子的梦都往往脆弱得像一张薄纸,轻轻一碰就破。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我牵了牛跟着父亲去犁地,父亲在地里摆弄着犁具,我在山坡上喂牛,当父亲用嘶哑的声音叫我把牛牵下去的时候,我听到远处有人叫着我的名字。等那个人走近我才看清是我的班主任周老师。我牵了牛下去,周老…  相似文献   

17.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相处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条件。 问:我的小孩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由于我和爱人之间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差异,令我非常苦恼。简单说,他的父亲是那种简单粗暴型,虽然他也很爱孩子,但动辙就用通常是对成年人的语言来斥责、谩骂他。我已无力改变他的父亲,我很为孩子性格的发展担忧,更令我担忧的是父亲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即将开学时,一位家长带着她5岁的儿子来幼儿园要求入托。只见这孩子戴着“耳机”一样的东西,在他母亲身上爬上爬下,一副淘气样。我走近轻声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呀?”他却像没听见似的,不理我。他母亲赶紧俯在他耳边大声地说:“快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这时他才呜呜噜噜地“回答”了我,可我却怎么也听不出他“说”的是什么。这时,我才明白他是一个聋儿,他耳朵上戴的是助听器。由于孩子情况“特殊”,园长让我自己决定是否收他。我从孩子那好奇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聪明与希望;而从他母亲那焦急的  相似文献   

19.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的身边,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望他。”父亲同意了。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准则     
<正>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三个月里,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