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雪花瓣     
声、 目的: 1.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6o 2.知道雪花有6个瓣。 玩法:一名幼儿站在中央,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全体幼儿齐念儿歌《数雪花瓣》。当念到“请你让我数一数”时,中央的幼儿任意从一个同伴起,依次点数6名幼儿。被点到的6名幼儿立即拉成一个小圆圈,表示变成了‘.小水点”,并进人大圆圈中央走一圈。念完儿歌,第6名幼儿替换中央的幼儿继续游戏。 规则:全体幼儿念儿歌“一、二、三、四、五、六”时,站在中央的幼儿必须手口一致地点数。附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 小雪花, 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 请你让我数一数。 四、五、…  相似文献   

2.
大师的圆圈     
蒋光宇 《下一代》2014,(10):1-1
一个学生问自己的老师、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您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您对自己的解答为什么总是有点怀疑呢?"芝诺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代表我所掌握的知识,小圆圈代表你所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地方。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接触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们来画一个细胞。先画一个大圆圈,然后在大圆圈的里面画上一个小圆圈,最后给小圆圈涂上色,这样就完成了。真实的细胞可不是平的,而是立体的。细胞质包围着细胞核,细胞膜包围着细胞质。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捷诺曾讲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你所掌握的知识比我的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老师用手杖在沙土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捷诺的话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哲理:已知的东西与未知的东西往往成正比。“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这是西…  相似文献   

5.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是个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了总理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8页5(1)你知道下面每一个图中各有多少个小圆圈吗?第5个图形中应该有多少个小圆圈?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女儿出生不久,我就有意识地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女儿看着图书念儿歌给她听。女儿刚满1岁,每当吃完晚饭,她就会拿出一本书学着翻来翻去。女儿会说话后,便开始问这问那,我对她说:“以后妈妈每天都来和你一起念儿歌!”儿歌育女、亲子共读带给我们的乐趣多多。乐趣一,念儿歌,学说话。女儿1岁半时,我把带有图片的儿歌一个连着一个,用手指着画面,有表情地念下去。女儿对这些内容浅显、音韵节奏好听的儿歌极感兴趣。就这样,10首儿歌在一个月内反复念诵。女儿的第一个反应是跟着儿歌音韵节奏,她的手会指出与儿歌内容相应的画面;第二个反应是在我朗读儿歌的  相似文献   

8.
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亦是以后多位数加、减的关键,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好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教好这部分内容呢?笔者认为现用的教材以凑10教学是最为理想的。现分述五种方法如下: 一、画图法 1、进位加:如8+7可以用蓝粉笔画8个小圆圈,用黄粉笔画7个小圆圈,再用红粉笔将8个蓝色小圆圈和7个黄色小圆圈中的2个小圆圈框在一起,表示8+2凑成10,框外还余5个黄色小圆圈,那么就得15了(如下图)。  相似文献   

9.
李建高 《初中生》2002,(3):72-73
一、汉语中的句号是一个小圆圈,即".";英语中的句号是一个实心小圆点,即".",如: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是在书面语中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根据规定,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都有其独特的形体,并且有各自不同的用法及含义。譬如,就句号而言,其名称是“句号”,形体是一个小圆圈“。”,其常规用法是将该小圆圈标注在陈述句...  相似文献   

11.
第一圈年轮:心系灾区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圆圈,外面套一个中圆圈,最后是个大圆圈。)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2.
《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这个细节的描写 ,主要表现了周总理工作时一丝不苟的精神。但为什么周总理每看完一句话就要画一个“小圆圈”呢 ?这个“小圆圈”其实是阅毕文件的一种特殊记号 ,也就是“圈阅”。据史料记载 ,这种符号是由被称为 1 1世纪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首先开始使用的。他每次阅过文件都要在文件末写上一个“石”字 ,以示文件已阅过。由于文件太多 ,他又是急性子 ,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 ,因此这个“石”字的“口”便被他画成了圆圈。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素数分布理论,运用初等数论的方法,给出了n~2与(n 1)~2之间奇合数(不含n~2和(n 1)~2)个数的一个表示式:及奇合数个数的粗略估计式:p_a=1 [n/3] [n/5] …[n/p]-[n/3×5]-…十…[n/3×5×7].(其中[a]是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p是不超过n的最大奇素数,n∈N,n≥4).证明了:r_n=N—k,k是满足2~k≤n<2~(k 1)的自然数.并猜想:1)R_a≤r_n(n≥4);2)对任意n(n≥3)个无区别的小圆圈并列一行,用不超过n的所有奇素数P,相隔p—1个小圆圈划一个小圆圈,奇素数不重复用,则按照这个规定,这一行n个小圆圈不管怎么划,至少有两个小圆圈不能被划.易验证,若这两个猜想有一定成立,则杰波夫想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们针对幼儿的特点,在教学儿歌时运用“三先三后”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儿歌教学的质量。一、先讲故事后教儿歌由于受字数和句式的局限,叙事的跳跃是儿歌的特点之一,这也给幼儿学习儿歌造成困难。叙事跳跃的儿歌,如果老师按传统的教法,先示范朗读几遍,再让幼儿一遍又一遍地跟读,幼儿就难以理解儿歌的内容。为了解决儿歌教学中的这一难点,我们先根据儿歌的内容编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  相似文献   

15.
例题:你知道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小圆圈吗?第5个图形中应该有多少个小圆圈?如果n表示正六边形一边上的小圆圈数,m表示这个正六边形中小圆圈的总数,那么m和n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出场宝宝:刘惠铭性别:女年龄:5岁叙述人:铭铭妈第一幕关键词观察力、发问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去换了个新发型,一回到家就被铭铭缠住了:“妈妈,你的头发怎么不一样了?为什么原来黑色的会变得红红的呢?以前妈妈的头发是直直的,现在怎么会有一个一个的小圆圈?那么铭铭的直头发也能卷成小圆圈吗?头发卷成小圆圈的铭铭会更漂亮吗……”第二幕关键词敏感、宠爱一次,我的朋友带着他的孩子来我家做客。那孩子的年纪和铭铭差不多大,两个小孩很快就玩在一起了。到了吃饭的时候,我常常会夹菜给做客的小孩,让他多吃点。我还在诧异原本活泼的铭铭怎么一声不…  相似文献   

17.
一、解题注意点⒈首先观察图形在增多还是在减少。⒉先比较第二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再比较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以此继续下去,从中找到规律。二、举例例1从右边五个图形中,选出一个合适的图形,填到左边图形的方框中去。解:通过观察,对图形进行比较,左边4个图形,从左到右的排列是:右边的图形分别比左边的图形都增加一根竖线和一根横线,因此方格中的图形应该比前一个图形增加一根竖线和一根横线,所以答案是④。例2在图中,方格内应有多少个小圆圈?解:从第一图25个小圆圈起,第三图是9个小圆圈,第…  相似文献   

18.
在儿歌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儿歌的结构和句式非常重要。在儿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是运用活动的多媒体课件,这个方法固然很好,但需要一定的课件制作专业知识,而且制作课件需要花大量的时问,所以不可能经常运用。在儿歌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如何能更好地进行幼儿儿歌教学,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语言,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我发现:图片是一种辅助儿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数学比喻     
许多名人喜欢用数学比喻,往往出语幽默、诙谐,好比深山闻钟,让人记忆久远。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流传到今天。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  相似文献   

20.
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儿歌具有独特的魅力.以现代汉语儿歌的本体研究为出发点,从语言描述和语境分析的角度探讨儿歌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