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胶东战时邮政使用的业务单式,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一、挂号业务单式 1943年,胶东战时邮政开办挂号业务的同时就使用了挂号单据。单据用土黄色的土纸黑色石印,字体为楷书。从已知的实用品上可以知道,挂号单据的使用范围包括了战邮业务中的信函、印刷品、汇款等。  相似文献   

2.
附图是贴在邮政业务档案室互寄专用信封上的档案室专用挂号签条。此件见于青岛市邮电局邮件业务档案室寄出的挂号邮电公事专用封,封上并  相似文献   

3.
邮政内部的挂号邮电公事信函,有预印“挂号”,加贴“挂号”签条和加盖“挂号”戳三类。有些邮局刻制使用的挂号戳,加刻有“档案”、“包裹”等业务工种名称,戳式都为矩形。现将笔者所知的部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清邮政开办初期,邮政业务只有信件、挂号、挂号回执、新闻纸、印刷品、包裹等6种。当时汇款还是作为信件交寄,以致每寄洋银一圆需寄费八分。1898年1月1日起,大清邮政才办理邮政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5.
刘经岚 《上海集邮》2005,(10):43-46
挂号邮件属于给据邮件业务,中国正式开办此项业务始于1897年清代邮政,延续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6.
我国邮政部门在挂号邮件、汇款单等给据邮件的封皮上,通常贴有相关业务的条形码签条.  相似文献   

7.
条形码挂号标签人读部分的首项,常为业务种类如"挂号"、"挂"、"快件"、"快"等,但在银行联行信封上曾见:(1)无种类名(昆明),为代办所用。(2)"北"(北京房山新镇)。(3)  相似文献   

8.
1960年10月,中国邮政开办了特种挂号信函业务。按照规定,寄件人在邮寄粮、油、布票、户口迁移证、粮食转移证、共青团组织关系等6种特定票证和文件时,必须使用由邮电部门特制的特种挂号信函封套。邮寄时。由寄件人填写内件清单,经邮局收寄人员核对后会同寄件人封口,并在封口处加贴特种挂号封志,加盖邮戳和收寄人名章,投递时,须由收件人到邮局当面开封点验内件签收。  相似文献   

9.
报载,1993年6月1日,海峡两岸开办互寄挂号函件业务,当月5日,北京、上海邮件处理中心收到台北航空中心发给大陆的首批挂号函件,两岸实现双向互寄挂号函件,并且互办查询、补偿业务。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二十载。本人当年也收到一枚台湾邮友寄自台南县新营市的首日实寄封(见图)。因挂号函件开办首日台湾邮政未发行专用邮票,故此封只贴有两枚5月15日新发行的《长江风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最近在枣庄邮电局得到一种宣传邮政业务的国内挂号函件收据,顶端印有“重要票据有价证券请按保价邮件交寄”字样,但其注意事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在邮政业务上的应用,我国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由计算机生成的邮政日戳,人称计算机日戳,也称电子日戳。我国计算机日戳已由最初用于一两种邮政业务扩大到现在的近十种邮政业务。这种日戳主要是打印在包裹、汇款、特快专递邮件、挂号信函  相似文献   

12.
我见到一个湖北省洪湖市邮电局寄广州市邮政局邮政业务档案室的邮电公事封,奇特的是挂号签条下部的地名“洪湖”后面还有“查询室”3字,这种显示邮  相似文献   

13.
刘振邦 《集邮博览》2018,(12):60-62
约投挂号业务于2013年6月10日开始试运行,其资费按“普通信函资费+挂号费3元+约投服务费2元”计算。约投挂号邮件使用专门的给据邮件号码,号码结构为:前2位“NE”+8位流水号+1位校验码+2位省(区、市)代码,其生成规则与给据邮件条码相同。  相似文献   

14.
吴更 《集邮博览》2018,(12):52-54
约投挂号信函业务开办5年多来,如今已成为邮友们最喜欢集研的邮品之一,可喜可贺。但是,在集研过程中,许多人对自然实寄封不屑一顾,总以为其品相差,难登大雅之堂,事实果真如此吗?我在编组两部约投挂号邮集时,承专家指导和自我探索,颇有一些心得。特草成小文,对同好或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正读《集邮博览》2012年第4期,看到山东戈世鼎先生的文章《国内挂号函件收据上的宣传语》,引起了我的共鸣。本人收集有一些民国时期中华邮政快递邮件收据,上面也有一些宣传当时邮政业务的宣传语,语句简洁明了,很好地向邮政用户广而告之邮政业务。图1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兰州市使用的快递邮件收据,销兰州中英文日戳;图2为绥远陕坝地区民国三十四年快递挂号函件执据收据,这两枚收据上面的宣传语为"利用邮局代  相似文献   

16.
姜运南 《集邮博览》2008,(10):44-45
特种挂号信函业务于1960年10月1日开办,到1999年3月1日停办,经历了近40年的时间。特挂业务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开办,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改革开放的发展,物资供应完全敞开,已没有再使用特挂业务交寄各种票证的必要,因此,便停办了这一具有代表一个时代特征的邮政业务.  相似文献   

17.
本刊第10期51页《一枚少见的纸包挂号标签实寄封》和《这是挂号签条吗?》介绍了两件邮品,现将与二者相关的邮政业务知识简介如下:“纸包”全称为“纸制品包裹”,是1986年7月1日起开办的一项国内邮政业务。此前的国内印刷品每100克起重资费仅为本埠0.015元,外埠0.03元,邮政亏损  相似文献   

18.
读李军先生《寄超资首日封可使用挂号回执业务》一文,觉得很有意思。我想在这里向广大读者介绍另外一种实寄超资首日封的方法:使用国际存局候领业务实寄超资首日封,原地不在大陆的邮票首日封和中、外联合发行邮票首日封。  相似文献   

19.
有声信函业务,是用户将盒式录音磁带装在专用信封里,按挂号信函交寄的一项邮政业务。最先开办国内有声信函业务的是天津市邮电局,于1987年1月15日开办。北京市邮电局于1987年3月1日开办,其他一些地方邮电局也相继开办过此项业务。国内有声信函的邮寄费为各省市邮电管理局自行规定,寄外埠邮费在0.8元至1元之间。有声信函业务使用范围并不广,且邮局仅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20.
快件的产生中国清代邮政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于1905年11月4日开办了国内快递信函业务,属于给据邮件,称之为挂号快信,简称快信。它先后经历了中华邮政、新中国邮政,至1953年1月1日才取消了这项业务。20世纪80年代,信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