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自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国家政治性议题.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报道,能加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分析天山网对新疆生态环境的报道,来了解它在反映新疆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上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是否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然后总结出天山网在报道这类议题中的特点、媒介责任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天山网更好的报道新疆生态环境,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环境报道的“世纪议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多面性。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的今天,如何开创生态环境报道的新思路,如何辩证理性地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从事生态环境报道的记者、编辑需要着重思考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剖析新时期环境报道的难点所在,探讨怎样用科学的观念指导环境报道,怎样从经济角度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持起钩来,用科学、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揭示环境科学发展的阶段性、渐进性、规律性,为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报道的六大经济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媒体将新闻报道的触角伸向环保题材提起环境报道,让人想到的往往不是曝光污染事故,就是揭露生态破坏,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多数媒体单纯将环境报道的焦点对准生态破坏事件的作法密不可分。 其实生态环境保护并不只是治理污染,环境保护的内涵应该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消耗资源、无控制排放废物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可以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只是事物的表象结果,而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才是事物的本质原因。由此,环境报  相似文献   

4.
古力米拉 《大观周刊》2012,(18):148-149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发展林业价值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杨树的种植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新疆作为杨树重要分布地区,杨树的种植不仅能够促进新疆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  相似文献   

6.
刘淑敏 《今传媒》2014,(1):41-42
先进典型人物报道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主义新闻不变的主题,在我国,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就已经出现,至今已经发展了七十多年,历经挫折、困顿与迷失,但迄今依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本文通过对2009年《新疆日报》先进典型人物报道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更好的报道新疆地区先进典型人物服务。  相似文献   

7.
赵福年 《大观周刊》2012,(9):133-133
阐述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指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以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并提出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重视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应该注意的一大问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何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如果不未雨绸缎,西部大开发有可能带来新的生态破坏,并最终影响西部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以往的建设中是有这类教训的。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深刻认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大意义,把握大局,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奏响可持续发展的强音。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统揽全局搞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报道,首先要了解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当前,西部生态环境总的情况是:植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并且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现状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拳,促进经济与生态的互动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陈亚碧 《大观周刊》2013,(5):120-120
阐述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指出山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以及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并提出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新疆大众传媒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物质关系和"一定历史形式"是大众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即媒介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新疆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认为自然地理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文化状况是影响大众传媒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日益改善,各族人民满怀希望。然而,受到国际环境影响,"三股势力"在新疆的活动也已进入活跃期,妄图破坏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2014年3月开始,《新疆经济报》在多年少数民族新闻题材报道探索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夏秀荣 《兰台内外》2023,(24):61-62+65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的重要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档案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可靠参考资料,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对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阐述生态环境保护档案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水平的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大观周刊》2012,(44):63-63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在给国家、人民生活提供相关林业产品的同时,还对改善环境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使其更好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善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本文主要从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出发,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也是新闻资源丰富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关怀下,新疆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对新兴媒介的巨大推动,尤其是科学实践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新闻指针,新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该文以新疆喀什民族地区电视新闻为例证,对喀什电视台2008年<社会传真>栏目从文体上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为做好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疆形象构建,尤其是软实力——文化形象的构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显得尤为重要.加上“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及新疆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天山网”2016年度一整年报道的抽样分析,发现:“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报道对新疆文化形象的构建不完整,存在一定偏向性;艺术展览和表演等的客观报道占比稍大,在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上存在部分漏洞,忽略了新疆文化的现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袁颖芳  章薇  王俊钦 《大观周刊》2011,(22):216-216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这既关系到当代人的发展又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利益,对环鄱阳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一味追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并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时,出现了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比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生态赤字损失,我国的纯GDP只达到78%。相比之下,生态和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的日本纯GDP可达到86%。由此,人们的关注目光自然首先转移到产生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第一产业———农业上来。因为,只有生态农业才可能做到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有较高的生产率,又不破坏环境。人类农业发展的脉络人类的农业发…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科学内涵及报道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如何搞好生态报道,如何结合报告中的新提法认真组织好相关报道,为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问题。本期组织专题,研讨生态报道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相似文献   

20.
程晓玲  刘星池 《今传媒》2012,(1):129-13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爆炸及传播的无国界,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距离越来越小,主流文化、语言、文字的同化可能会使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字消亡。网络的普及使新疆与全国平均信息化水平的距离也在缩小,但是新疆就居住着47个民族,这其中,也不乏部分民族人口少、文字语言面临着新的冲击的问题。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交流方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进各民族均衡发展,尽力满足各民族不同的信息需求,对新疆中文新闻网站少数民族报道中的倾向性研究也能够对媒体工作者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