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太多、太滥,成为人们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大顽症。许多会议新闻的写法一般是这样的:××会议于××日在××举行。××在会议上讲了话,××强调指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参加会议的还有……这种新闻的表现方式的确让人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可以说,这种新闻也迫切需要挤水分。正因为如此,《挤“水分”》这篇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录音特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我们试从三个层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挤“水分”》是对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腐败现象的深刻而生…  相似文献   

2.
经常在一些非档案专业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珍贵档案在××档案馆被发现”,偶尔类似的新闻在档案专业刊物上也会“露一下脸”。读罢,总感觉是叫人搔了一下脚心——乐的不是地方。想来,  相似文献   

3.
读 今年5月9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 ,发现在标出“本版责任编辑×××”的同时 ,并列刊出了“本版责任校对×××”。我们的校对从“幕后”走上“台前” ,好!每家新闻单位 ,都设有校对 ,但往往附属于编辑部门 ,很难进入“正堂”之列 ,然人们又很难否认 ,校对在防止差错、净化版面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闻界内 ,人们又往往把发现差错 ,挡住失误的帐记在编辑的功劳簿上 ,而总把防止差错作为校对工作的义务 ,尽了职也是理所应当。把责任校对与责任编辑并列于报端 ,是对校对工作者的尊重 ,更是对校对责任心的一种鞭策 ,值得推而广之从…  相似文献   

4.
近日偶尔登陆《××晚报》衡水记者站的网站,被首页的“启事”吓了一跳:居然自称《××晚报》是河北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且不去计较这句话水分有多大),并公布了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称该记者站采集的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眼下,一些新闻报刊林立、新闻从业人员竞争剧烈的大中城市,出现不同新闻单位的记者互相“串稿”的现象,值得忧虑。某记者一旦发现一个好点子,前去采写后,立即与其他同行联系,或复印多份相送,或发电子邮件,当天或次日多家报刊同时见报。有的拿到“串稿”后,改头换面便署上自己的名字,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干脆一字不改,换上自己的名字,“本报记者×××”一署便交给编辑。反正新闻类稿件又不像文学作品长篇巨著那样在乎著作权。  相似文献   

6.
反映科技成果的新闻,由于往往局限在过细的行业分工中和过专的知识范围内,它离开了专业刊物,发表在社会性报纸上,可读性就已经受到了障碍,因此它的标题,尤其是消息的标题,应该在锤炼上更讲究一些,而不要走上“××研制成功”“××投入使用”“××通过鉴定”这样公式化的道路. 为了将这类“定型标题”的冷漠面孔,变为对  相似文献   

7.
不说电视,单说广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记者虽然新闻素养挺高,笔头子也较硬,但往往张不开嘴,不会用口语表达自己采制的新闻报导。即便能开口的,顶多是在报导的开头,说几句开场白或者在结束时说,由××台、××记者报导的云云。由于记者们没有掌握播音技巧,或者有些记者压根连普通话都不会讲,所以,他们采访时只会动手,不会动口,本来可现场发回的报导,也得带上播音员。这不仅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播记者的灵活性。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改变这种“无声记者”的状况,让广播记者掌握一定的播音技巧,开口说话,走编播合一的路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单位、部门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总结会、评比会上,看到那里的领导同志重视宣传报道工作,笔者感到欣喜,同时,又听说给通讯员下达用稿指标,不由得产生一点隐忧。“新年,要求在市级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在省以上报刊、广播中用稿××篇”,听了那个指标数,我为他们那里的通讯员发愁,“哪有那么多的报道线索、新闻题材呢?”任何工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总归不行。通讯报道工作指明任务,给点压力,这也有好处,可促使通讯员经常开动脑筋,提高通讯员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报端上屡有让人“不大放心”的娱乐新闻出现。不妨举几个去年以来的例子为证,如“张艺谋要当电影局副局长”。“×××没当歌手大赛评委是因其素质差”、“××影片被禁”、“××影片开禁未作一处修改”、“××影片将是中国第一部分级影片”、“××被困雪山生死未卜”、“××因老公解职猛拍广告以贴补家用”、“《芬妮的微笑》参赛莫斯科电影节并获电影节奖”、“面对绯闻流言××快崩溃了”,等等。这几条“消息”经事实“检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稍加分析,类似“娱闻”的产生可分如下三类:一是某些影视  相似文献   

10.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通常人们把消息称为新闻,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它在我国目前的报纸上刊登时,一般都冠以“新华社×月×日电(讯)”或“本报讯”、“本报专电”等字样。一些比较简短的新闻,也有不带这些字头的。自从有近代报纸以来,传播新闻,就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的:“报纸本是新闻纸”。起初,报纸上的新闻,每条只有几十个字,没有标题。后来,“其题目均为四字成语,逐日更  相似文献   

11.
烟台“2.22”海难中,遇险的“辽旅渡7”上81名人员全部被救起,这样的救援是迅速而有效的,且多数媒体关于此事件的报道是成功的。但让我费解的是,在这些报道之中,何以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声音:海难救援结束4天,某些媒体上马上出现了所谓新闻观察的大幅报道——《烟台“2.22”海难救援××手机大显神威》。内容大致是宣传某种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2.
“三斤玉米换十斤苹果”“一斤麦子换二斤半西瓜”……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手中持币量减少,只好用自己最多且又不值钱的粮食换取生活必需品。“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近年来又开始出现,成为部分农村的一种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3.
沈云骏 《新闻知识》2001,(11):25-25
“报纸上大多会议不爱看”,常有读者说这话。笔者只能报之以“苦脑人的笑”,而扪心自问,办报人又何赏满意呢?翻阅全国各党报,几乎无日不会,而已不止三会五会,并普遍占有版面重要位置,拖拉又长,把多少读者需要、感兴趣的新闻挤出一版。多而长且不说,在形式上又呆涩死板,“×时×地召开×会,××××等领导参加会议”一类八股味式的导语,多年来几乎每月都可抓到数条,在内容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也不多,如此状况,怎能叫人加爱于会议新闻呢?笔者的上面这一番议论似乎是要否定会议新闻。非也,是事实如此,也是笔者议题的由头。…  相似文献   

14.
西方记者把客观公正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他们自己也明白,纯客观是骗人的神话,他们在不少新闻著作中承认编辑、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角度、安排版画、写标题等等是体现了办报人的意图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争取读者的信任,让读者确信他们是毫无主观考虑,是“公正而又真实地”反映现实,就尽力要掩盖他们的真正意图,因此在写作技巧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在口气上决不能有记者的‘我’字表现出来,明明是记者的观点,却要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因此,“此间消息灵通人士”、“中国问题观察家”等代名词应运而生。在用句方面,也避免带有记者的主观因素。忌用主观的形容词,如果说××人穿著时髦,不如说他身著××著名服装公司出品的八十年代的流行服装。说此人是有勇无谋,不如选择事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深化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在“创新”作为一个提倡的概念,变得流行了,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看,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具有推进意义的,因为我国处于进入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许多思想观念需要创新。如果说新闻学和传播学也要创新,那主要应表现在总体观念的更新和研究的深化上,要防止将“创新”解释为添加几个新名词、添加几个“新闻××学或××新闻学”、“传播××学或××传播学”,这种庸俗化的现象现在有所抬头,我们不能为此捧场。  相似文献   

16.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17.
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都是实实在在的。因而,新闻语言,承担着具体地表述各类新闻事实的任务。翻开报纸和刊物,打开收音机和电视机,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新闻作品的语言具体准确,生动形象,简炼朴实,鲜明动人,犹如置身现场,感同身受。但也有少数新闻作品的语言比较空洞,抽象、笼统、含混,使人感到仿佛是雾中看花,若明若暗。例如:“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县的广大农民群众,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近掀起了生产热潮。”。×××同志干一行,爱一行。调到商店工作以后,她总是早上班,迟下班,坚持微笑服务,热情待客,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新闻有显性新闻和隐性新闻之分。显性新闻显而易见,隐性新闻就不那么容易发现了。所谓隐性新闻,是指不太直观的而隐藏于事物之中或埋于事物深处的新闻。一般来说,隐性新闻较显性新闻价值要大一些,有的甚至要大得多。近几年来,笔者发现了一些隐性新闻,成文后见诸报端反映甚好。以下就隐性新闻的发现、挖掘与突破谈点体会。做报纸编辑的大都有这样一个印象,每到年底,有关报道粮棉丰收的稿件像雪片一样飞往编辑部,其中有通讯员写的,也有记者写的。题目大都是××师××团粮食获得大丰收,单产多少总产多少,分别比去年增产多少,创历史最高水平等等,关于棉花丰收的消息也是如此,多少年都脱不了这个俗套。笔者认为:粮棉丰收的直观新闻能给社会留下真实的记录,给读者以喜悦感,新闻价值不小,应该报道。但是,报道这类新闻不光只有这一条路,还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我国是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农村市场不仅是经济上需要大力开拓的市场,也是新闻产品需要占领的大市场。随着农村人口文化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对新闻产品的需求在同步增长,农村新闻市场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三农”新闻报道,是党和政府农村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培养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讲究广播新闻的趣味性,把广播新闻写得生动活泼,使听众喜爱,情景描写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广播新闻,仅凭平铺直叙和一些“高级”形容词是难以奏效的。现在,我们广播节目中不少消息往往是:××单位怎么做,收到良好效果(或取得显著成绩);××个人做什么,受到群众赞扬(或被传为佳话),云云。接着交代一段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