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俄罗斯是音乐教育体系比较完备的音乐大国,本文对俄罗斯手风琴音乐教育的体系、方法模式、就业去向等方面作一介绍,对比我国手风琴教育,探明中俄手风琴教育存在的差距,希望通过对俄罗斯手风琴教育的有益借鉴能为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中俄两国在音乐教育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比较中俄两国音乐教育在教学思路、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性,提出中国音乐教育要在音乐教育体系建设上、在培育学生创新创造的自主性上以及在发挥学校、家长及学生作用上做出完善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文明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化水平亦是举世闻名。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轨迹,造就了它独特的音乐发展道路和民族风格,成为了世界著名民族乐派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特点及其成就,结合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状况,旨在探寻出一条适合今后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优良之路。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教育是运动、语言和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充分使用嗓音技能、积极利用形体语言,将简单乐器引入课堂来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音乐教育是运动、语言和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充分使用嗓音技能、积极利用形体语言,将简单乐器引入课堂来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音乐教育的传入与发展,尤其是前苏联时期的音乐教育形式,与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为例,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角度,详细介绍、分析了俄罗斯高师当代音乐教育策略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对我国现代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国情产生的。"新体系"被列为国家级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试点项目,并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向全国普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和推广。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响应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改革,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符合中国教育国情,并能运用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教学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和体系的完善建设有了新契机。目前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和体系建设的急迫任务是明确定位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国”性质、探寻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的维度、认识建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前景和现实困境。而重建中国音乐教育价值观、确定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依据、搭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模式,则是切入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必须维度。总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是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理想和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俄罗斯在音乐教育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千秋。本文从历史原因进行剖析,从几个方面对中国与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里音乐教育开展效果与作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校的管理层和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将音乐教育摆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因此教育从业者既要摆正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又要处理好音乐教育的实践开展问题.只有将目标的树立与实践的履行关系理顺,同时提升音乐教育实施者主体的观念认知,才可使得高校音乐教育有序、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中独具特色。在教育全面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师音乐教育需在招生、课堂教学、音乐创作等方面加以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廖家骅先生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领路人”。基于对廖家骅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从其对音乐审美特性、音乐教育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与审美心理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音乐教育美育观;从其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关注概括其音乐教育通才观;从其对一线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等现实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关注与评论提炼其音乐教育实践观,从而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阐释。对廖家骅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优势。本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现状,运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剖析和论述,总结了音乐教育中的六个创新教育原则,以求建立时激发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原则和方法,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现代音乐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进程中和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音乐教育家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编审了不同的音乐教材,并尝试构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不同流派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丰富了中国音乐教育理论,对后世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基本乐科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确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语境的营造、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保障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此来推进基本乐科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音乐学子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基础,也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形成脱节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学术界对中华母语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关注和呼吁不断,很多音乐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凝聚成多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专著陆续出版,为实行中华母语音乐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快承担起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早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泰斗蔡元培将音乐教育视为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他的领导和支持下,北京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组织-音乐团(1916年)。几经演变发展成为我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音乐传习所(1922年),本文通过探讨北大早期音乐教育的演变过程,确立它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北大的早期音乐教育,创立了我国最早的管弦乐队,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专业音乐刊物,开创了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为培养近代音乐专业人才、引进和传播西洋音乐、继承和改良民族音乐、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近代专业和普及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向"专业化",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然而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性不够重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介绍高职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得到重视,使其在高职音乐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审美音乐教育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为基础,在教育中以审美的方式注重对音乐的审美品质的感知与理解,并对其作出审美的回应,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但它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缺陷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