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语素“语素”是新语法系统提出的一个概念。此前,一般只讲“词素”。由于语素、词素都是用来构词的,所以极易造成一种误解:语素就是词素,语素是词素的别称。其实,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过去讲“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张寿康《关于汉语构词法》)对词进一步分析,才得到词素,而“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意义(词汇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构词单位”。(同上)很明显,这里只把词看作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词素只是词的附属物。这种看法有两个毛病:其一,承认词是由更小的词素构成,但不承认它是一级语法单位。这在道理上是行不通的。其二,认为词先于词素,有了词才有词素,这一说法的失误就正如说有了房子才有建筑材料一样,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而今,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新认识:一,语法的最小单位不是词,而是构词单位语素;二,语素不是从词里分解出来的,它是先于词而独立存在的语法单位。这样一来,关于语素和词的关系便可作如下描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较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这样,原来词素的两大弊病也自然地消失了。可见,语素与词素是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2.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 ,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 ,原因是 :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 ,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 ,从专家语法角度讲 ,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 ;从教学语法角度讲 ,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 ,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 ,给初学者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 ,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 ,并就教于大方之家。语素是语言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言是一个层级装…  相似文献   

3.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原因是: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从专家语法角度讲,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从教学语法角度讲,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给初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4.
浅谈语素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提要》)中,新提出了“语素”这个术语,并且把语素作为五级语法单位中最低一级语法单位。在教学中自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建立语素这一级语法单位?语素和有的语法著作中提的词素是什么关系?语素和汉学、词的关系怎样?语素内部可以怎样分类?木文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对以上诸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或叫做构词单位(其余四级是词、短语、句子、句群)。过去一般语法书上所讲的“词素”,都可以改称为“语素”。为什么采用“语素”的说法而不采用“词素”的说法呢?吕叔湘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比较起来,用语素好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而汉语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引进“语素”、“词素”研究汉语构词法,在时间上谁先谁后的问题认识不够明确。给人的印象似乎是“词素”先于“语素”。这个印象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汉语语法学家的论著中反映出来的。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以下简称《分析》)中指出,“语素”和“词素”都是morpheme的译名。morpheme有过三个译名:形素、词素、语素。三个译名都对,因为morpheme这个术语先后有过三种意义。(1)最早指一个词里边的形态成分,跟表示实在意义的semanteme相对。例如J·Marouz(?)au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谈语素与词素之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素和词素都是现行汉语语法学中表示词下一级语法单位的术语。二者均源于三十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鼻祖布隆菲尔德等人提出的morpheme这个概念。可是如何理解morpheme这个概念。却成了语法学界久而未决的遗留问题了。起初,传统语法学派把它译成“词素”,并定义为:“词素——是构成复合词的最小单位的总称。”“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单位。”“词素是词里边具有意义的构词单位。”到了五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把它译为“语素”,并认为“语  相似文献   

8.
语素教学浅谈王伟语素在汉语语法教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为了便于语素教学,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语素这一语法单位加以阐释:一、语素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二、语素的分类;三、如何确定语素。1981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会上对我国五十...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就三个方面谈谈语素和语素的教学。一、词素和语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言学界通用的术语是词素,其定义是:“构词的要素,指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个供中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终于颁布了。语法系统通常包括语法单位、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语法单位的组织规则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提要》保留了《暂拟系统》中使用的“词”、“词组”(《提要》改称为“短语”)、“句子”三级语法单位,增补了比词还小的“语素”和比句子更大的“句群”,作为语法系统中最小一级和最大一级语法单位。学习和试用中学教学语法,应该紧紧把握住这五级语法单位。这里,先从语素教学问题入手,这不仅因为“语素”是个新概念,而且在  相似文献   

11.
一、以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级语言单位为框架构建语法体系。语素构成词,词和词构成短语,词和短语构成句子,句子和句子构成句群,语法就是组合和使用这五级语言单位的法则。跟“暂拟系统”比较,增加了语素和句群。增加语素,不仅明确最小的语言单位,利于结构分析,而且便于联系汉字和语音教学;增加句群,使语法教学联系说一段话、写一段文。增加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汇单位”(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第402页)。所谓“最小的语法单位”、“语汇单位”,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不会再出现变异。从语音形式说,有的语素由于不同的分布形成不同的语素变体(如双音节语素“蝴蝶、蚂蚁”在“粉蝶、蚁蚕”等词中的语素变体是单音节的“蝶、蚁”)。从语义和功能来说,多义语素的不同义项语义和功能当然是有所不同的;在同一义项(包括单义语素的唯一义项和多义语素的某一义项)的范围内,一个语素出现在不同的合成词中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四级语法单位之一的语素,虽然是第一级,但它的重要性不亚于词、短语、句子。如果语法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语素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大厦将坍塌,同理,语亲学不好,想学好语法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在语素教学中,让学生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很重要的。比如,学生写别字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理解语素的真正含义,而不是某个字会不会写的问题,如把“英雄辈出”的“辈”写作“倍”,把“川流不息”的“川”写作“穿”,把“颗粒归仓”的“颗”写作“棵”,把“刻苦”的“刻”写作“克”等,都是由于…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词的构成以及复合语素问题——与唐韵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语法里,词的地位比语素重要。传统语法带规范性性质,往往强调一句话该这么说,不该那么说;一个词该这样用;不该照样用;所以词的地位很重要。在结构主义语法里,语素的地位比词重要。结构主义语法具有描写性的特点,它总是从结构上考虑问题,没有语素就无法构成词,所以语素的地位很重要。中国传统的“小学”是讲“字”和“句”。这“字”里边就既有语素的问题,又有词的问题。汉字是表意系统的音节文字。受汉字的制约,受传统“小学”的影响,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语隶和词都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既不可忽视,更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语素一、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词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一句话、一个句子,一层一层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就是语素.例如:我弹吉他.这一句可以分成“我”和“弹吉他”.“弹吉他”,又可以分成“弹”和“吉他”。“吉他”,是一种外来乐器的音译名称,不能再分了。这样,这一句话层层切分,分出最小的语言单位“我”“弹”“吉他”,这三个就是语素。每个语素表示  相似文献   

16.
高群  胡习之 《学语文》2021,(2):95-96
《济南的冬天》一文出现了6个“得”字,从语言单位,或者说语法单位来看有两个“得”:作为语素的“得”和作为词的“得”;从语法属性来说有3个“得”:语素“得”、助词“得”与助动词“得”。分清不同的“得”,有助于朗读教学、体味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穷尽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好hǎo"语素构成的词条97个并参考日常积累语料,从语素组合、语法性类、词素意义等角度研究"好hǎo"语素的构词能力,着重对"好hǎo"语素意义虚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穷尽检索《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好hǎo"语素构成的词条97个并参考日常积累语料,从语素组合、语法性类、词素意义等角度研究"好hǎo"语素的构词能力,着重对"好hǎo"语素意义虚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语法化学说的理论,分析了“动+儿”、“形+儿”、“名+儿”这几种结构,说明了其中“儿”语素的性质,提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构形语素“儿”和构词语素“儿”,阐述了构形语素“儿”和构词“儿”语素在功能上的差别,给出了判断这两类“儿”语素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零 0.1在汉语中,由两个词根构成的合成词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如“语言”是由语素“语”和语素“言”按并列关系组合而成的;“年青”是由语素“年”和语素“青”按主谓关系组合而成的。因此,不同的组合方式体现了两个语素之间不同的语法关系。 0.2合成词中两个语素的语法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语素的排列次序。反过来说,语素在词中的位置决定了它在词内的语法性质及意义。“晚会”一词是“晚”和“会”两个语素按一从一主,从在前主在后的修饰关系组合而成的,如果我们把字序颠倒一下,不说“晚会”而说“会晚”,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