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郁闷像一场流行性感冒一样袭击了各种人群,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郁闷,那也郁闷;我也郁闷,他也郁闷。郁闷,成了一种痛苦的时髦,一种无聊的代言,一声无奈的表白,一次压抑的呻吟。面对无法排遣的郁闷,你是发出呐喊,还是日渐沉沦?郁闷是一场情绪感冒@米子  相似文献   

2.
郁闷是什么?郁闷是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郁闷是欲说无言的尴尬,郁闷是天空蒙上的那一层灰色,郁闷是一种潜藏的情绪病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郁闷,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09,(12):146-147
当我们心情烦躁,郁闷的时候,音乐可以帮我们舒缓情绪,当我们高兴,快乐时,音乐又能让我们更尽兴。其实,孩子也一样,特别需要音乐的滋养。  相似文献   

4.
各中小学现在非常流行关门管理。所谓关门管理就是制订一定的制度,把教师与学生最大限度地限制在学校里。我们都读过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郁闷而死的故事,如果失去了自由,连小鸟都会郁闷而死,更何况人呢?虽然教师与学生不至于郁闷而死,但是,教师会以职业倦怠、学生会以厌学等形式把这种郁闷情绪表现出来。关门,关出了逆反心理,关出了急躁,关出了高耗低效。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关心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分析大学生气愤、忧虑、郁闷和开心四种情绪的表现特征,及辅导员管理学生情绪的方法,从而使辅导员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高中三年,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帮助高中学生保持平和心态,讲究心理卫生,解除心中郁闷和情绪障碍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郁闷"一词在大学校园广为流行,以"郁闷"打头的高校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心态和人生观、价值观。文章论述了大学生产生郁闷情绪的原因。指出高校、社会和家庭应互相配合,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打开大学生心中的"郁闷"情结,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8.
尤福贵 《老年教育》2006,(10):18-18
情绪,《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或不愉快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难免遇到情绪问题。那么,在情绪面前,我们老年人应该怎么做?正确的答案是,为了身心健康、快乐长寿,多过几年好日子,就要注意培养积极、良好、愉快的情绪,克服消极、郁闷、沮丧的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快快乐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快乐的事儿,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郁闷"成了一种常见的情绪。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小到心情不畅,大到懈怠生活,时间一久,精神上难免焦虑烦燥。日子是平淡的,总是大喜大悲人也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10.
趋福避祸、趋好避坏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会促使人们知道在什么时间选择什么。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郁闷同样值得分析。一、郁闷的缘起一说起郁闷,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极为负向的、具有破坏性的、病理性的情绪因素,于是都试图改变或者扔掉这样一种情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说"郁闷"、"烦躁"、"别理我、烦着呢"等语言,成为与"爽"、"酷"等流行语齐名的口头禅.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高中三年,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帮助高中学生保持平和心态、讲究心理卫生、解除心中郁闷和情绪障碍是我们的责任。2002年10月中旬,本校刚入学的4位女生相继发生自残行为(用小刀割手腕、划手臂)。得知此事后,我在请教高校心理辅导专家后,制定了团体心理咨询计划,紧接着便开始实施,历时三年,效果较好。重要转折期的情绪问题高一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个时期因外界的变化,高中生心中容易产生郁闷,情绪容易激烈动荡。据与4位女同学个别交谈,才得知自残的原因,都是高中生心理特殊期的反应:甲某:父亲管教严厉,…  相似文献   

13.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与学习效率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心情愉快时,思维活跃,大脑产生的活性物质使神经网络易于接通,学习效率就高;情绪郁闷时,大脑活性被抑制,智利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知识信息难以输入、储存和提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使学生乐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第一类:消极化,压抑情绪的自我解压代表:“郁闷"“无聊"“烦躁”解析:很难想象这些带着浓浓负面情绪的词在校园中出现的频率竟如此之高。对此,一位学生这样诉说他的感受:由于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太大,每当遭受挫折,或是自尊心遭到打击时,一句“郁闷”不仅是一种自我调侃,更是一种对压抑情绪的宣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佚名 《高中生》2008,(13):49-49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及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各种暗示,这种影响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和信心,有时又会使人觉得郁闷不安。以下几种快乐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使自己变得更快乐。  相似文献   

16.
苗瑞凤 《学子》2014,(3):7-7
正人的情绪与学习效率有极密切的关系,心情愉快时,大脑的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高;情绪郁闷时,大脑的思维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学习效率就低。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孩子的本性,那么我们的课堂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快乐学习的支柱是学生的探究、发现、成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才会乐得其所,学有所获。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  相似文献   

17.
烦恼是人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常伴随着不开心、不快乐、郁闷等负向情绪。经常被烦恼困扰,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还会使人对生活缺少幸福感,导致心理不健康或人格发展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悔得肠子都青了。""后悔"成了大家嘴边常说的一个词。如果经常因为一些原因后悔而产生郁闷的情绪,对心理和身体健康就可能造成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迭出,人们因为压力而变得特别敏感,浮躁、焦虑、郁闷、倦怠、失落,成为一些人生命旅途的“常客”。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也常常受到各种复杂思想情绪的影响,把握不好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游戏的弊远远大于利,我们应该远离网络游戏。在一个群体中,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师生之间的相互倾诉,可以释放郁闷的情绪,缓解受挫带来的痛楚,也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