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有坚守也有变革。一是坚持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表述不变,“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属概念不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质属性不变。二是逐步完善和丰富“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等概念内涵,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方向。三是逐步明确和丰富了课程的法律意义、育人意义和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公布后,编辑部传来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大家讨论共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依据是什么?2001年开始执行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  相似文献   

3.
略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这个标准的颁布,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到现在,已经过去10年了.在这10年中,按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况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反复调研、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反复修订,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上报教育部.经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查,并报国务院批准,这个文件才正式公布.同时教育部要求,从2012年9月新学期开始实施这个新标准.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印发,通过认真阅读,并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细致比对,《2011版》较之《实验稿》,理念和内容更科学、更严谨、更全面、更具体、更实在。一、明确方向,强化引领性《2011版》在"前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套主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生字的字种、字量进行了文本调查、统计分析以及共时比较后发现,无论是一年级上册的初级积累字还是1~6年级的生字量,距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字表)和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2500字表)的要求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简讯     
日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由教育部正式印发。为帮助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新课标.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撰写了《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导读》(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了精辟的解读。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生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目标清楚地指向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8.
罗德新 《小学语文》2013,(10):48-49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走过了11年。我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上,针对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坚持”与“变化”,  相似文献   

9.
李瑞芬 《新教师》2019,(8):41-4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温床,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求异",便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相对还不够成熟,如果一味地"放手",就会使课堂失控,使教学变得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版《标准》")较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2001版《标准》")有明显的进步。分析理解这些进步,对于把握2011版《标准》和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2011版《标准》最大的进步在于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定位。它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理念"中也指出"语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