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ajor 《航空档案》2007,(10):64-75
引言 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2006年月12月24日无疑是个伟大的日子,其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天,我们的歼-10“终于出现了”。诚然,作为我国航空工业毕二十年于一役的产物,歼-10的正式曝光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犹如在世界航空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雷声震动,声浪滚滚,特别是西方媒体,其对歼-10的妙作可谓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航空档案》2009,(9):66-78
歼-6参军,捍卫领空 超音速歼-6飞机自1964年6月28日装备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部队起,逐步取代了在役的亚音速歼-5,进而成为部队的绝对主力。由于歼-6服役时正值国土防空战事繁忙阶段,性能明显优于歼-5的歼-6一登上国土防空的舞台,即创造了一些令国人兴奋的战绩。  相似文献   

3.
老骥伏枥     
《航空档案》2010,(7):F0002-F0002
准备降落的歼侦-6型侦察机。该机前起落架后方的鼓包里安装了侦察设备。虽然歼-6战斗机已经退役,但是少量歼-6的特种改型仍在服役。  相似文献   

4.
辛文 《航空档案》2009,(7):38-51
歼-6飞机是我国继歼-5飞机之后,仿制苏联米格-19的超声速歼击机。该机1958年7月开始仿制,到1985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拆除歼-6飞机生产线为止,仿制生产长达27年,而退出部队现役在2006年。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出版》2012,(1):94-95
1.歼-20试飞成功体现中国航空工业巨大进步2011年1月11日中午,在成都中航工业公司的飞机场,歼-20成功完成首飞落地。同一时间,美、俄、日、英、印等国家的媒体也都给予歼-20高度的关注。外媒普遍认为,尽管之前有中国研制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了改变我国军用飞机处于“全内销”的现状,上级决定改装一批战斗机推向国际市场,初步选定了歼-7作为改装机体。在当时的情况下,歼-7系列飞机的飞行性能尚可,但航电设备极其落后,要想发展为出口型战斗机,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其改装性能优良且价格适中的航电系统。由于我国电子工业水平落后,因此改装航电设备只能走从西方引进这一条路,最终改进而成的歼-7出口型被命名为歼-7M。  相似文献   

7.
淡然 《航空档案》2007,(5):10-24
在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史上,橫亘中国空军装备40余年的歼7系列具有非同导演的意义。自1966年首架歼-7试飞以来,到去年歼7系列的最终停产,由30余种改型组成的庞大歼7家族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8.
《航空档案》2010,(1):20-23
歼-7GB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用的飞机,是在歼7E飞机总体结构外型布局不变的基础上改装了脉冲多卜勒PD雷达,头盔瞄准具和航电系统升级等的歼-7G飞机又为作“八一”飞行表演队飞机的需要进行了相应改装的飞机,称歼-7GB,是和E型一个系列双三角翼飞机。E型机还有海军型EH,早期“八一”飞行表演队用飞机EB等多种型号,出口国外的飞机不同国家还有不同的型号。  相似文献   

9.
辛文 《航空档案》2009,(10):68-77
歼-6再劫,总理心忧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航空工业历史上出现了以歼-6飞机为代表的第一次质量大倒退,百架飞机出不了厂,不得不推倒重来,重新试制;然而十年动乱的来袭,使航空产品,特别是批量最大的歼-6飞机又遭浩劫,这一次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比起1958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一次质量问题大暴露之时,贺龙元帅拍案而起,毅然决然一刀两断,终于使歼-6飞机优质过关;这一次,贺龙元帅已成阶下囚,只有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10.
《航空档案》2007,(3):10-15
去年12月29日,在当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隆重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装备部队的消息。一时间,神州大地万众沸腾。本月5日,一航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告一航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以歼-10战斗机.“太行”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航空武器装备部队。读者纷纷打电话到编辑部询问歼十的情况,并希望《航空档案》更多的报道歼十的有关情况。依照10日一航下发的对歼十“适时、适度”的宣传方针,我杂志社执行主编王辉同志对我国歼九飞机总设计师王南寿同志再次进行了专访,请王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评价与歼九有着血缘关系的歼十。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阳勇  韩骏 《航空档案》2011,(3):44-49
硕大的进气口、粗壮的机头、低矮的机身、高耸的翼刀……这就是歼-6给人的第一印象.从1958年12月19日位于沈阳的112厂试飞员王幽淮驾驶东风-103首飞成功,到2010年2月27日空军某部执行最后一个架次飞行训练任务的歼-6在江苏某机场安全降落,歼-6这个系列的飞机先后在华夏的天空上飞翔了51年4个月又8天.在上世纪...  相似文献   

12.
提起中国歼击机,人们能说出歼5,歼6、歼7、歼8,甚至会说出歼9、歼12,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歼13。然而,歼13这个编号不仅存在,而且这种飞机差一点就降生了,只是在最后关头失却了支持,功败垂成!  相似文献   

13.
航空快讯     
《航空档案》2007,(3):6-9
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中国歼-10战机正式列装我军航空兵,已形成实战能力;中国探月工程进展顺利 嫦娥1号今年择机发射;中国研制成功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试验台;美国将用流水线方式大规模生产F-35战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Lizyu 《航空档案》2009,(7):6-13
两年一次的珠海航展是中国唯一有飞行表演项目的国际性航空展览,歼-10在2008年航展上公开亮相并成为当年全场关注的亮点,同场展示的中国飞机发展时间表虽然没有飞行表演那么惊心动魄,但却揭示了中国航空型号发展中几个重大项目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5.
老毕 《航空档案》2007,(12):20-29
2005年,曾经在中国大陆上空飞行了四十多年的作战型歼-6飞机终于全部正式退役了,而想要为米格19的中国之旅画上了一个句号的话还需要等待歼教-6飞帆退役的那一天。作为中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大的歼击机,在其漫长的时间里也留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6.
早期歼7飞机的飞行员曾戏说:“歼7飞机是跑得快的近视眼。”形象十分贴切,也是歼7飞机长达几十年之痛。  相似文献   

17.
从1985年至2000年,我国航空工业向国外出口的各型飞机中,以歼7M及其改型飞机的数量最多。歼7M是在歼7Ⅱ型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的,其设计图纸有80%是沿用歼7Ⅱ的,还借用了歼7Ⅲ的一些设计资料,改型专用图纸7706标准页。机载成品沿用歼7Ⅱ的占77%,新选成品86项,其中引进英国的电子和火力控制系统设备7项。歼7M的改进效果显著,不仅使火控、导航和通讯功能明显提高,而且增强了近距格斗能力,增加了航程和续航时间,增大了弹射救生的速度范围,延长了飞机和机载成品附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航空档案》2007,(11):18-23
歼教6型飞机的基本机构和歼-6型战斗机相同,但有一定修改,前机身加长375毫米,机腹加装双腹鳍,前座舱风挡加高80毫米.前座椅头靠降低40毫米,后舱座椅提高70毫米,用34毫米厚的无机钢化胶合玻璃代替了原有的防弹玻璃。取消机翼机炮,保留机头右侧一门30毫米机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杭迅 《航空档案》2005,(11):90-92
在举世瞩目的建国50周年大庆盛大阅兵中,由132架各类战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横空出世,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人们看到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机拖着两根加油管与两架受油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加油机、受油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两架受油机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B飞机改进而成的。1986年,两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顾诵芬奉调进京工作,李明接任飞机总设计师一职。李明在发展我国歼击机系列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歼8B受油机的研制上,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先后引进了多型前苏联战斗机,算是迈开了建立自主航空工业的第一步。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前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援助,中国航空工业不得不承担起独自为空军提供作战飞机的重任。1965年,国营一一二厂开始自行研制高空高速歼8型飞机,该机是在歼7机的基础上,由六0一所设计,一一二厂试制的第一代国产歼击机。歼8原型机的结构图与系统图到1966年8月基本完成,于9月投产。在此期间,正值歼7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