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天定 《新闻记者》2005,(10):15-17
《南方周末》在2005年6月9日刊登两篇报道:一篇是《四川郫县治官新招 局长上电视检讨》,一篇是《针孔拍摄暗访干部违纪》。前一篇讲的是四川郫县纪委让该县两位对下属工作失误负有领导责任的局长在县电视台上公开作检讨,后一篇讲的是江苏省赣榆县纪委的新创举,用针孔摄像机暗访干部违纪,并在县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2.
曹苗 《新闻导刊》2004,(2):54-54
张少科自8年前进入重庆晚报以来,先后在经济新闻部、社会新闻部及时政新闻部担任采访工作,更多是做暗访和卧底,以暗访记的形象出现在重庆新闻圈。自从《重庆晚报》开设了“少科在暗访”,他成了一名职业暗访记,后该栏目改为“少科小组在暗访”,张少科担任暗访小组组长,率领暗访小组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暗访调查。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收看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电视新闻,工厂、农村、街道、城市等“万能”画面充斥各种体裁的新闻“,近段时期”“、取得阶段性成果”等模式化语言更是无处不在,干巴枯燥、公式化、概念化似乎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通病,甚至有的观众一看到新闻节目便会立马换台。而烟台电视台《烟台新闻》的小尾巴(倒头条)却一改往日沉闷的风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为配合城市文明建设,烟台电视台自2005年7月1日起开播的新栏目叫《天天30秒》。大多采用隐匿镜头拍摄的方式,揭露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不文明举动,其中有算命的、沿街乞…  相似文献   

4.
“钓鱼”一词的引申含义包括网络欺骗行为和手机、电话、短信欺骗行为。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使“钓鱼”一词扩展为执法欺骗行为。2009年11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含暗访素材的的新闻“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11月18日,北大医院发表声明,称央视的报道有“钓鱼采访”之嫌。由此,“钓鱼”一词被引申到新闻采访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5.
张翔 《记者摇篮》2005,(9):40-41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个新的名词:“民生新闻”。越来越多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把“关注民生”作为自己节目的宗旨。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则被奉为民生新闻的典范,为许多电视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6.
陆高峰 《今传媒》2006,(4X):20-20
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新闻如今成了媒体的长效话题。而且浮出水面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杭州女大学生卖淫案调查:卖身钱多被挥霍(图)》《暗访调查重庆女大学生的性交易》《武汉高校女大学生卖淫实录》《高校将成为中国最大妓院》等一系列有关女大学生“卖淫”的“重磅新闻”被隆重推出和争相转载,女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逐渐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女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卖淫女”、“三陪”、“没有好女孩”等画上了等号。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8日,率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訾北佳暗访北京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北京电视台以及负责报道该新闻的记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不久有关部门便发现该新闻纯粹是记者自编自演的新闻,形势急转直下,北京电视台成为风口浪尖上的批评对象,有关领导被处理,而始作俑者因犯损害商品声誉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纸馅包子”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害,污染了中国纯洁的传媒生态,引发我们对中国新闻业激烈竞争和市场效益的反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莉莉 《青年记者》2012,(26):63-64
徐童的纪录片一直对准社会底层人物,如贫困的残障人、算命先生、乞丐、发廊女……导演称这些人是"游民",他的三部作品《麦收》、《算命》、《老唐头》被称为"游民三部曲"。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徐童对底层人物的关怀和尊重,他在拍摄时,让自己完全等同于他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在片中可以看到非常独特的视角及他和拍摄对象之间融洽的关系,这是徐童的作品在道德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最大“路障”逐步扫清和第四媒体——网络电视的崛起,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电视传媒面临的挑战与压力空前严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当属电视新闻节目。 纵观当前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各省市电视台的几乎所有新闻节目都是以CCTV《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现在播报》、《新闻30’》等各档名牌新闻栏目为蓝本制作出来的,其栏目设置、宗旨定位、制作形式、编播方式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走的是“采访——拍摄——编辑——播出”的传统套路。90年代掀起的省级台“上星热”,其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现在《焦点访谈》节目运用暗访越来越多了,一系列成功的节目无不是运用暗访的结果。《违法收缴违民心》、《触目惊心注水肉》、《谁给私盐开绿灯》、《电线屡被盗销赃有市场》、《专卖还是专横》、《明目张胆私建墓地》等节目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暗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情况下,搞一个“出彩”的批评报道,不采用暗访是比较困难的。早期的《焦点访谈》,如《“罚”要依法》、《算命竟然有公司》、《咸宁工商生财有道》等节目采用暗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时用暗访的手法所做的《焦点访谈》节目的数量并不很多,而今天“暗…  相似文献   

11.
《乡情》是秦皇岛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视播出后,获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并被收录在全国百部优秀纪录片之中。笔者参与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颇多心得体会。现梳理出来与业界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2.
徐迅 《新闻三昧》2004,(4):52-53
“暗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针对“明访”而言。它是指新闻信息的采集不公开自己的采访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而进行的采访活动。它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隐性采访、隐身采访、秘密采访,在摄影记和电视记那里,它还被称为秘拍、偷拍等等。虽然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上,采访方式被归纳出几十种,暗访与偷  相似文献   

13.
郝滢 《新闻三昧》2004,(9):26-27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14.
近来,有两则新闻在耳边炸响:一是已开播两年半、播出100余期的台湾“中视”交友节目《非常男女》被指控其基本内容及形式完全抄袭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二是上海有线影视频道被通知暂停播出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缘由是部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奇装异服、“冲城棒”式的发型表示不满,不少观众认为该节目参与性游戏板块“模仿总动员”的调侃和游戏,格调不高,缺乏益智性,嘉宾往往不是引导观众,而是一味地迎合观众。我很“敬佩”有些人的跟风本事。早些年,中央电视台出了个《焦点访谈》,随即,各省市电视台便冒出了一大摞…  相似文献   

15.
暗访又称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知晓的情况下,运用拍照、摄像或对其谈话进行录音等方式而获取新闻事实的行为。暗访能获得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的素材,收到更好的采访效果,但这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为所欲为。《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记者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在暗访过程中,记者只能以旁观者、记录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5,(5):60-6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在许多电视台播出,赢得较高收视率。徐贵祥的名字随电视剧热播和小说入围茅盾学奖而人气大增。近日,北京十月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另一抗战小说《八月桂花遍地开》,可谓给徐贵祥“火上浇油”。昨天,记“趁火打劫”徐贵祥,请他谈谈小说、电视剧及近况——  相似文献   

17.
1月5日至6日晚,南方某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新年开设的新栏目《视点》中播出了由4位记者奔赴现场联合拍摄的题为《花轿木马闹婚庆》的专题节目。真可谓场面宏大,热闹非凡,新人穿戴也十分高档,这场婚庆肯定花钱不少。电视台去拍摄此片投入记者4位,未知是无偿服务,还是“有偿服务”,它宣扬的是婚事复古大操大办。试问,这种“复古”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吗?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解放初期到如今,党和政府一直倡导节俭办婚事,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作…  相似文献   

18.
周甲禄 《新闻传播》2005,(12):34-36
在媒体的舆论监督中有一种采访方式现在经常用到,这就是记者为了获取公开身份无法采访到的信息,不征得采访对象同意、并隐瞒职业身份或假扮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法被称为秘密采访(有的人又称为隐性采访,隐身采访,暗访)。广播电视媒体的一些重要调查采访大量运用的就是秘密采访,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报道许多都是在秘密状态下拍摄的。一些报纸还开辟了暗访专栏。  相似文献   

19.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主持新闻报道的新闻单位面临的矛盾也随之增多。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记者的利益,而且使新闻单位的名义和形象也受到损害。其中的原因有社会的,也有新闻工作者本身的。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加强新闻业务素质锻炼,还要从利益、名义、形象等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一、留足证据 不再尴尬 1994年10月4日,某省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九旬老妪行乞街头,期待后人赡养老母》的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