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裘春霞 《新闻窗》2007,(4):108-109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变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近年来,作为报纸传统的补充类版面的副刊,地位显著上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崛起,各家报纸的内容大同小异,而报纸的定位及办报方针是不能随时改变的,因此,为了争夺读,占领市场,重视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好坏已成为报人的共识。从报纸发展的角度来看,报纸版面设计的意义是有助于调整报纸结构,优化报纸的形态,提高传播的质量,实现报纸传播的目标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图书馆报纸的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报纸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报纸利用率的改进措施。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4.
言论版是现代国际报纸言论的成熟形式。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展开,通过言论版彰显报纸个性,以观点平台争取读者,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报纸发展的新趋势,形式不一的言论版、时评版纷纷涌现。当然,目前我国多数读者还没有养成关注报纸言论的习惯。因此,尚属新生代的时评版如何吸引读者眼球,培养关注本报言论的忠实读者,是报纸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姬  康铁 《新闻传播》2004,(11):37-39
报纸重视编辑功能,激发编辑的创新意识,是报纸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一种必然选择。过去,我们一直讳言报纸的商品属性,往往过于看重报纸的宣传功能,而很少顾及报纸的生存问题,或没有把报纸自身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产业门类来发展。正因如此,有人把编辑功能作用的发挥,仅仅局限在把握“办报导向”上,忽略办报观念、报纸编排、新闻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创新,编辑的创新意识因而受到局限。所以解决编辑的创新意识问题,应引起报人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内网络报纸开发利用思路变革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在分析网络报纸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内容、服务、技术、受众、传播等多个角度对网络报纸开发利用所需的思路变革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馆中文报纸回溯建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适合我馆实际情况的中文报纸编目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报纸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图书馆报纸征订和业务整理加工,报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论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报纸副刊的演进变化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以都市生活类报纸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使报纸副刊理念与传统报纸副刊理念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大众化报纸副刊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副刊的内涵,给报纸副刊注入了新的血液。然而,现代大众化报纸副刊在发展、创新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报纸文风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新闻战线》就如何改进文风进行讨论,很有必要。本文试从报纸的宣传意图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切入,探寻当前报纸文风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要做好报纸的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图书馆在报纸管理和利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东大学图书馆阅报室专项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山东大学图书馆阅报室读者问卷》的数据并加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报纸资源的使用状况,以及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tate of management in Convergence today and poses questions and potential answers for overcoming cultural problems that exist between newspaper and television newsrooms. The article scrutinizes the seeming abyss between these expected media partners and examines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rough literature in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general business managemen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4.
“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办报,为谁办报,怎么办报是世界新闻(报刊)发展上莫可遁避的永恒主题与实践话语。从办报目的层面上讲,回应此主题的价值取向基本存在两种面向:精英(政党、官员、商人、文人、专家)办报与群众办报。从历史发展进路看,群众办报是对精英办报缺陷的一种弥补与纠偏。本文首先追溯了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体系中群众办报的内涵变迁、逻辑缘起,继而分析了当下群众办报的现实困局,最后尝试性寻绎其价值归宿,认为呵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是群众办报理性萦怀的极致关怀。  相似文献   

15.
美国报业解困之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传统报业日益面临信誉、发行、广告和读者等问题。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进入市场经济建设的我国报业也面临一些相似问题,因此,借鉴和学习美国报业的解困之策,可以有效地拓展我国传统报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王文锋 《新闻界》2007,(3):61-62,48
现代报纸大多采用发行售价低于单位成本,实行低价亏损发行的报纸赢利模式。报纸经营的盈亏平衡分析可知,报社需理性看待报纸的发行扩张,将报纸的发行量控制在一个适度有效的范围内,以求得报社总利润的最大化。报纸进行科学控制发行,在把握好报纸发行盈亏平衡点时,不同种类报纸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报纸涉及的作权及作权归属,详细阐明了图书馆报纸献服务过程中的作权问题,并时图书馆报纸献服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针对日本免费纸的整个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免费纸的形态、运作模式、当前规模、发展趋势、协调管理机构等 ,并辅之以相关个案进行具体介绍。同时 ,该文对中国传媒业有可能从中获取的借鉴也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报网融合的现实瓶颈与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报网融合多重困惑与艰难突围的解剖,探析制约报网融合的现实瓶颈,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和建构了报网融合的三三模式。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use of choice-based conjoint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content preferences of newspaper readers. Its importance lies in its role as part of an economic theory of newspaper finance that connects various measures of news quality to circulation and to circulation revenue. In addition, choice-based conjoint provides another way to operationalize “quality” in terms of how much readers like various kinds of content and the relative amounts of that liking. Content prefer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a large sample of readers of a newspaper of about 100,000 in circulation from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nd subsequently, the results were used by the newspaper to modify its content accordingly. Four months after the content changes were made, the publisher of the newspaper reported a significant maintenance of circulation even as print price was increased by 75%. Th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model of newspaper demand, and suggests that preferences measured using choice-based conjoint provide impetus for making key managemen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