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2.声音的传播间)听到声音的条件: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达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产生听觉.(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中的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温度时,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臼)回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直接传人人的耳朵的叫原声,遇到障…  相似文献   

2.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2.知道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测距的原理、乐音的三要素及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3.知道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和刻度方法、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4.一切物体都能发生状态变化,且发生状态变化时,总伴随着吸热或放热.5.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及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二、练习题精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的.2.声音必须通过传播.3.介质分为通常,声音在、中传播速度较快,在.中传播速度最慢.由此总结出:物体的密度,声音在其中传播速度.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几乎是真空,声音在真空中.而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6.声音遇障碍物就会反射,苦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大于_,则听到两声,反之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Vt7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公式是h一千,之’””’“’“”’‘“”’”’”“”…  相似文献   

4.
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4)知道人耳的构造。 (5)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6)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相似文献   

5.
声如同人的双耳,生活中太需要太重要了.但是学过后,有些同学仍有不明之处,有待澄清与阐述.如:1.振动一定发出声音吗?众所周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并不是任何振动都能听到声音.如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或将手在空中一挥,都只能看见,而不能听到声音.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万次/秒.2.声传播与光传播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而光传播不仅能透过透明介质,还可在真空中传播.另外,声音的传播是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而光在同种物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没有介质,…  相似文献   

6.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振动是物体发声的必要条件,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振动来决定;介质是声音传播的物质基础,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2.固体、液体、气体是自然界中一般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一切物质都会发生状态变化.应注意:一些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会出现吸热或放热而温度不改变的现象.二、练习题精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要依靠物质来传播,这种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它可以是气体和.声音在中不能传播.2.下列说法中错…  相似文献   

7.
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4)知道人耳的构造. (5)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6)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2 要点梳理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相似文献   

8.
[教案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记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快慢,知道液体和固体的传声比气体快。(3)知道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耳的主要结构和作用。难点:声波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侯江 《初中生辅导》2012,(12):22-33
声学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相似文献   

10.
声现象     
考测点导航本章内容要求我们知道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噪声的危害与控制,重点是要搞清楚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物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理解回声现象及有关计算是本章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象光的反射一样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声音的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回声时时有,声声皆入耳,但是为什么有些回声我们清晰可辨,有些回声我们却听而不闻呢?原来呀,人耳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两次南响的时差在0.l秒以上时人耳才能分辨.就是说,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分开.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O米/秒,在0.1秒内声音将走过34米.因此,要想听到回声,我们离开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7米.如果小于这个距离,回声和原声…  相似文献   

12.
声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有关声现象的重点和考点都是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密切的声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回声的产生和利用、双耳效应),乐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等.而近年来的中考除了一些常见题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题型.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唐良金 《中学理科》2004,(3):6-7,46
【考点导析】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发生的。(2)有声音必有物体的振动,有物体的振动不一定有声音。(3)声音靠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4)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回声是由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来的现象.要能听到并且能分辨清楚回声的条件是:1.在时间上,只要原声和听到的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就可听到回声了.2.在距离上,如果声源距障碍物是s米,因原声与回声往返各一次共需时间是0.1秒,则往一次(或反一次)用去的时间为t=0.1秒/2=0.05秒,则s=vt=340米/秒×0.05米=17米(取空气温度为15℃时的声速进行计算).即声源与障碍物间距离为17米以上,就可以听到回声了.利用回声我们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墙壁的距离以及其他物理量,下…  相似文献   

15.
二、知识要点精析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固体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音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米/秒.2.蜜蜂在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发出的,而牛会发出“哞哞”的叫声,这声音是由发出的.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处减弱,在中减弱,在处减弱.4.声音的强弱等级用来划分.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声音靠介质传播,能够叫介质,一切、和都能作为介质.我们平常听到的讲话声是靠作介质的;河中的鱼听…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让学生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8.
新编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中的“声现象”是新增内容,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又是重点.按照大纲要求是: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结构长度的测量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会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知道 )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 (知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道 )匀速直线运动定义 (知道 )速度的概念 (理解 )计算公式 (理解 )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知道 )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会 )声现象声音的发生 (知道 )声音的传播 (知道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 )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知道 )二、复习指导(一 )测量的初步知识1 测量的必要性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活动中 ,要作出准确的判断 ,要得到精确的数据 ,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2 长度测量及使用单位 长…  相似文献   

20.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卒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通过听声音就能粗略地测量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