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动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记忆、理解的效果会更好。边读边划,让学生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真正读懂课文。下面我就以“读划”结合的方法谈谈《寒号鸟》一文的教学。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用铅笔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词语组合要正确,弄清多音字的读法。由于本课生字较多,我采用学  相似文献   

2.
在识字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教师习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然后自学生字新词。几分钟以后,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还有的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 ,认识本课的 2 0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 15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如 :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2 .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学习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拿什么去进一步学习。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就是指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读通”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在第一课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试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一手课本一手字典,高声朗读,静静默读,同桌互读,让学生在读中发现并解决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对生字新词、难读句段教师应引导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在难点处教师要指导读、示范读,要让学生回读、反复读,以期…  相似文献   

5.
在长课文教学中,我们觉得生字新词太书,学生朗读困难;课文又太长,难以分析。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逐步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生字新词分散处理,讲解的方式要多样化。以“半夜鸡叫”为例,文晰敏老师是这样做的:他在第一教时里,先结合介绍课文内容,只简单讲解高玉宝、周扒皮、二朝廷、催命鬼等词,为了解课文中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打好基础,绝不提出过多的词,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范读最后一段后,结合指导看插图,又提出“顧头不顧腚子”,以显示周扒皮的丑态,帮助学生理解地主级阶的刻薄和愚蠢。最后为扫除学生默读中理解课文的障碍,在一块事先写好了的小黑板上,出现了下列生字新词:坑,不吱声、啼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闭,初读质疑 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客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同时画出生字新词。2.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弄清生字新词在字典里的意思。3.再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所在的句、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字词的意思。4.对要解释的字词的意思进行表述,并在课文中作出批注。以上四步,在预习阶段,较扎实地完成了自学生字新词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培养了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二、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1.学生自读预习部分,找出有关理解课文方面的提示或问题。2.带着这些问题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词,初读质疑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容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这是对上学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复习、巩固,也有助于自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课堂指导便于落实对差生的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上课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我”去年和今年开学时的快乐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集体及做一个小学生的自豪感。2.学习运用对比,区别事物变化的方法。3.在语言环境中学会生字新词,初步懂得词语“更”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快乐”“那么多……那么多……”说话、写话。教学重点:1.运用对比方法学习课文,理清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习重点 :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 ,感受父爱的伟大。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根据本文的特点 ,可确立如下的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想像父亲抢救儿子的场面。(2 )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父爱的伟大。(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教案一、初读课文 自学字词初读课文 ,学生通过查字、词典 ,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有“墟 (xū)和砾 (l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的有“失去”和“失常”的“失”,读 shī不读 shí;…  相似文献   

11.
一、初读初读的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认认真真地读书,很快地感知文章内容,这是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的起码要求。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有:①抓住课题的重点词语,捕捉课文内容。如《飞夺沪定桥》要抓住“飞夺”一词;例、站)要抓住“小”;《捞铁牛》要抓住“捞”来体会课文的内容。②从课后思考题体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阅读课后思考题做为阅读的一个内容来研究体会。③抓课文的重点。如抓住文章的重点段、总起段、中心句等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④归纳段意,研究课文的…  相似文献   

12.
我班儿童在作文和作业中时常出现错别字,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每节阅读课中,抽了几分钟时间来训练儿童听写,巩固已学得的生字新词。听写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听写讲过的生字新词,如讲了“要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接着听写“珍惜、往事”。也可以听写这一课中的优美词语,如“日夜思量、安安静静、密密麻麻、咿咿呀呀”。这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我羡慕今天的孩子们,你们多幸福哇!党和政府无微不至地关怀你们,老师对你们那样地亲切、和蔼,你们无忧无虑地读书。这么幸福的学习生活,该怎样珍惜呀!”最能概括全课的中心思想,可叫学生听写。听写一课书中的一小节,并加上标点符号和小标题。这种作业比较复杂些,但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可以适当地听写。如讲了“还是咱们的  相似文献   

13.
<正>预习的过程正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而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预习语文要从读书开始,"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也要动笔,我的预习要求如下:一年级,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那么我们就从识字入手进行预习。我在学案中设计了如下项目:一是读书课文。二是圈出文中所有生字并认读,组长做生字卡片。三是按照生字、加音、组两个词的顺序写出本课要求书写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自豪”“清澈”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4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习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教学录像片。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试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用“自豪”“清澈”造句。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的“读读写写”。二、…  相似文献   

15.
学贵知疑,宋代的朱熹就说过:无疑者须教有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知疑,深思并勤问,这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自觉阅读的兴趣有很大作用。引导学生勤问现在阅读课的一般教学步骤先让学生预习,让他们运用工具书理解字词;通读课文后分段,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预习,习惯于把带有生字的新词查个注解,其他词语就好象不再有“疑”。课文中的其他方面好象也都无疑,他们等着老师讲,等着老师给。未经引导培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和能力,就必须善于指导并培养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得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在通读阶段,要求学生按“五步阅读法”来读懂一篇文章。第一步: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第二步:认读,即出声读。边读边想边圈点勾画,边查边看资料,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学习、理解新词。第三步:细读。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句逐段认真默读,边读边想,弄清文章依次所写的内容,搞清文章的脉络,找出重点章节,分段并概括段意。第四步:精读…  相似文献   

17.
《祖国多么广大》是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安排了三幅彩图,一段韵文,图文配合,相互映照,便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学习词语和句子,了解我们的祖国幅员广大,可爱多姿。同时,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懂得“还在、开始、已经”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背诵课文,能用“祖国”口头造句。  相似文献   

18.
听说要把自己留下,就大声对村长说:“那电机可不是我偷的,你们千万不要冤枉好人……”(老师提问:“大家想一想,电机是不是他偷的呢?有线索证明电机是这个跛脚的小伙子偷的吗?”) (二)课文理解活动1.教师指示学生阅读课文《找骆驼》并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课文全文和播出课文内容。2.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并口头造句。(教师用电脑的动画来解释生字、新词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分析。(1)商人到外地采购货物,为什么会带骆驼呢? (2)骆驼是在什么情况下不见的呢? (3)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呢? (4)商人认为不见了的骆驼还有什么用处? (5)老人沿途看到了什么? (6)为什么不等老人说完,商人就立即去寻找骆驼呢?  相似文献   

19.
教 学目标一、语文训练1.观察图画 ,理解图意。阅读课文 ,学习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 ,培养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能力。2.学会本课13个生字 ,理解新词“和蔼”、“顺从”、“尊敬”的意思 ,会用“首先……然后……最后……”说话、写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思想教育通过阅读课文 ,感受老师热爱学生之心 ,养成尊敬老师的美德。三、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1.自觉按要求预习课文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学习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观察图画 ,图文对照识图学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体会三位女同学到病房看望老师…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这套初中语文教材 ,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 ,教学课时不够用 ,坚持满堂课都在讲解 ,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本学期我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使老师感到易教 ,课时轻松 ,而且使学生感到易学 ,容易接受 ,达到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一、抓好预习 ,培养习惯一个学生要想把学习搞好 ,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习惯的形成要靠老师去培养。课前让学生认真地预习有关作业。首先要求学生给一些生字词正音、释义 ,扫清课文障碍 ;其次 ,根据文体特点 ,仔细阅读和揣摩课文的内容 ,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