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IPO定价机制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我国IPO理论价值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我国新股发行模式的探索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问题包含了众多理论假说,主要研究有新股发行的原因、发行方式、新股发行三大异象等。对该问题的理论假说做一个全面回顾、总结和评述,旨在为深化中国新股发行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破发之痛     
随着2月9日中国一重上市首日开盘即下跌3.8%,自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已有近20只新股破发,另有10余只新股濒临破发边缘。破发潮之下,各种声音熙熙攘攘。愤激者将矛头指向新股发行定价过高,以及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破发潮中遭受损失的部分投资者,则感到自己很受伤,并且这种受伤有些无辜,打新的意愿已大大降低。亦不乏拍手称快者,将破发视为价值的自然回归,以及市场化发行下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后续融资的一条新渠道——增发新股(SEOS),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增发新股的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并对其中的市场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完善股票履行方式,我国试行向二级市场投资配售新股,首次实现了一、二级市场联动发行,是向一、二级市场最终并轨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次发行方式的改革对规范一级市场,活跃二级市场,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对新发行方式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加深对新方式的认识和进一步探讨发行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浅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体现出的“资金优先”特点有失公平,助长了股市投机,加大了股市波动风险。为改革这一弊端,新股发行制度应对证券账户实行网上限额申购,减少网下配售,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以体现新股发行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微博广场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新股挂牌首日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不正常的,背后都与发行价格密切相关,而发行价的高低则与市场询价密切相关。为规避此种现象的出现,个人以为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是规范保荐机构的行为,不但要勤勉尽责,还要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在新股发行时,特别是在价值投资分析报告中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发行人盲目吹捧;二是建议将报高价剔除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询价新规虽然规定剔除比例“不超过3%、不低于1%”,但现实案例中,往往剔除的比例都为1%;三是建立询价机构的黑名单制度。询价新股实施后,对机构研究能力与定价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导致部分询价机构离场,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新股发行价格离谱,与某些询价机构的离谱报价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IPO开闸后,采用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新股的方法促使了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的接轨,从理论上可以减少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鼓励更多的资金参与二级市场,避免大量闲散资金申购新股的情况,对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在我国A股发行市场推出绿鞋期权具有五大可行性:推广绿鞋期权发行新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证监会相关法规支持绿鞋期权机制;绿鞋期权机制有利于稳定股价,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H股、红筹股回归A股需要绿鞋期权机制的推广,绿鞋期权机制的推广有利于培养成熟的国际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破发求解     
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中,近三分之二已经破发,偏离公司基本面的过高发行价格是导致破发的直接原因,采取上市公司用超募资金回购股票的方式,可以解决破发带来的利益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发行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款的设计是否满足投资的需求。章通过比较分析17家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中转换价格、转换价格调整条款,发现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设计大多雷同。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章就完善转换价格条款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春节的到来,股市也进入了牛年的尾声。按照以往惯例,在沪指跌破3000点的整数关后,新股的发行与上市的脚步会放缓一些。因为3000点是一个历史性的关口。它具有向  相似文献   

14.
2010年A股首发股票共计349只,这一数字超过2007年至2009年三年发行数量之和,创下了历史纪录。如果折算到全年250个交易日,则意味着每天约1.4只新股发行,每周有7只新股面市。其中沪市主板共有26家公司上市,合计融资1919.56亿元,创业板共有117家公司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月10日,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考虑到公司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奥赛康正式宣布延迟创业板上市计划,另选时间窗口,择机上市。主动减少对市场冲击截至目前,共有26只新股先后拿到发行批文。在完成路演询价等流程后,本周新宝股份等7只新股先后发行,包括1只主板、2只中小板、4只创业板;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发布并施行。伴随着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的在新股发行改革的文件正式发布后,恢复新股发行将会很快启动。重启IPO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7.
对目前滥发新股的情况,经济学家韩志国先生上周亦在微博中发言,提出强烈的批评。并且,指出发行新股中的不正常现象:统计发现,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共发行新股445家,其中新主席家乡江苏74家;新发行9只银行股中有6只来自江苏,占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方案虽然暂停了 ,但是本次减持价格是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价理论的 ,它不能被投资者接受 ,说明中国股市投机过度泡沫严重 ,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国有、法人股不能流通 ,使利益驱动机制发生扭曲。本文提出对新股发行取消非流通股 ,是重新设计我国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新股发行中签是小概率事件,中签与时间的关系及中签率的计算问题,提出了提高中签率的办法.提醒广大中小投资者,积极参与新股申购并注意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未见新人面,就见旧人哭。"这是新股发行重启消息公布后的市场反应,是典型的"恐新症"。"见了新人面,旧人有哭又有笑。"这是新股开始招股后的市场反应,哭的是主板,连续下挫,上证指数已临近2000点;笑的是创业板,呈现强势上涨,已接近历史高点。恐新是担心市场扩容、供求失衡。不怕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新股无论名气、质地,还是发行市盈率,都好不到哪里,甚至还不如老股。最近,保监会先后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