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案例背景 前不久我在学校对外开放活动中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我选的课题是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红楼梦》不仅是曹雪芹的毕生之作,而且是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此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深受读者喜爱,自问世以来研究追捧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二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不能不熟知贾府的众多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姓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曹雪芹命名艺术的高超卓绝。正所谓以小见大,因微知著,《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得到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语言大师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第三回。在黛玉初进贾府,刚入贾母房间,作者就把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组织起来置于一片哭的海  相似文献   

4.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作者借助多个视角展现了贾府的概貌及相关人物。解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第三人称之下多种叙述视角的灵活运用,明确曹雪芹多角度叙述场景、刻画人物、构思情节的方式,探究作者如此布局的巧妙之处,从而管中窥豹,明确叙事视角的转换对小说的重要作用,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进贾府》是节选《红楼梦》中的第三回,也是拉开了林黛玉生于斯死于斯的贾府生活的序幕。曹雪芹主要是通过林黛玉来介绍贾府的繁华与富贵以及贾府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表面看来这似乎和一般小说序幕没什么两样,但纽楼梦》毕竟不是一般小说,习惯于“一石多鸟,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红楼梦》(指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书)是我国思想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古典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没有一部古典小说能与它比拟。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艺术典型。《红楼梦》的反封建倾向和艺术魅力是通过大量而优质的典型人物鲜明生动地显示出来,而主要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事件中表现众多人物各种各样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林黛玉进贾府》集中体现了这一成就。贾府  相似文献   

7.
陈琼 《学语文》2013,(2):52-53
《林黛玉进贾府》(苏教版必修二教材)是《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主要部分,它在《红楼梦》全书的艺术构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贾府的尊贵豪华以及与皇家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欣赏林黛玉进贾府》,不能不熟知贾府的众多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从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姓名中,我们可以窥见曹雪芹命名艺术的高超卓绝。正所谓以小见大,因微知著,《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得到深刻揭示。第一代人物,即贾府的宗祖,分别是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他们在书中仅仅是出一出场,亮一亮相,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他们都以“水”命名,似可看成贾府后继的源流,他…  相似文献   

9.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以黛玉初进贾府的一天活动为线索,为我们清楚地展示了全书的典型环境,其生动传神的辞令艺术让人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充分体现了小说艺术美的生动内涵。  相似文献   

10.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五节至三十二节。节选的这一部分,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写林黛玉所见所闻。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林姑娘到了"。写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初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具体地对贾府的环境进行了描写,特别是对几个主要人物作了较细致的介绍,从而使读者对这个封建贵族之家的环境和主要人物有一个初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高二《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二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曹雪芹描写探春是"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小说的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这一全书的典型环境,第一次让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出场亮相,第一次让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这些内容无论是在序幕阶段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了这部千古绝唱《红楼梦》,其心血又艺术地集中体现在《红楼梦》的前五回.换句话说,前五回是《红楼梦》全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引线;从总体艺本构思来看,又是全书内容和结构的一个带纲领性的序曲.《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这个序曲中不可忽视的一段乐谱.因此,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教材,我们不可单一独立地进行艺术的欣赏和评价,而要把它和前五回,特别是第二回联系起来,置其于总体的艺术构思之中,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对《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获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艺术享受,进而领略《红楼梦》的艺术风光.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有两篇节选自《红楼梦》。一篇是初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四回),一篇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联系第四回所提及的那张“护官符”。这不仅是因为“护官符”中的史,贾、王三家中的某些人物将在课文中次第出现,而且,还因为作品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从封建剥削、阶级对立、派系倾轧、思想分歧等方面对贾府作了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断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呢?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我有意做了一些新尝试。《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小说的主要人物基本出场。其实洋洋洒洒一部《红楼梦》 ,其情节主线及主要人物性格命运已隐藏于第五回的《红楼梦》曲子及十二钗判词中。在大陆拍摄的电视剧中 ,选了其中的一些作为主题曲及插曲 ,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在讲解课文时 ,可重点抓住小说中主要人物 ,开展“欣赏—讲析(语言审美)—再欣赏”活动。“欣赏”即让学生先听有关人物的歌曲 ,“讲析”即教…  相似文献   

17.
一.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究竟多大中等学校语文课本选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第三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屡屡遇到学生提问:林黛玉  相似文献   

18.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洋洋洒洒7000字,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思想性格,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这些内容无论在序幕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黛玉原是...  相似文献   

19.
王丽丽 《语文天地》2011,(19):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  相似文献   

20.
高语第四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课文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三春姐妹及贾政、贾赦、邢夫人、王夫人等一大批贾府亲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