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守玉 《教育》2014,(3):46-46
杨姗姗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位研究生,但她选择到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中学任教。这是…所农村学校,她的教学方法新颖、课堂精彩,她的“情景教学法”获得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她关爱学生,被学生称之为“最美乡村教师”。她说:我既然选定了农村学校任教,就将在这块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
和很多老师一样,我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才选择当教师的。同样,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出于对农村的热爱,我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从教十余年,深感农村学生,尤其是农村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观念、经济与基础等原因,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至今还是个“英盲”,听、说、读、写与考试样样都差。下面我就如何激...  相似文献   

3.
家北沟     
《新作文》2007,(4)
我家北边有一条很清澈很清澈的小小沟。听老人说,这条沟叫家北沟,它可是我小时候的乐园,虽说我现在已经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可在时间的长河中,她的美随时在我记忆深处流淌。  相似文献   

4.
张杰 《中国教师》2009,(Z2):362-363
<正>一、背景材料上一届毕业的我班学生中,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孩子。她叫王丽丽,来自农村,性格孤僻,言语不多,经常招惹同学,极少与同学友好的交往,脾气倔,不听劝告,老师问她话,  相似文献   

5.
安宣 《安徽教育》2015,(2):17-19
吴杰颖,女,1957年10月生,安徽大学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心心相通,才能真正做到育人而不仅仅是教书——吴杰颖说。雷锋式的好老师,孩子的恩人——学生家长说。是吴老师给了我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气,她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现在之所以能做好班主任,就是因为像她那样去爱每一位学生——毕业学生说。  相似文献   

6.
<正>周末去一所中职学校办事,在学校门口正好遇到一位前来参观学校的家长。她先是跟门卫了解情况,然后仔细去察看教室、寝室和食堂。我问她对这所示范性学校是否满意,她听到我问话,立即警觉起来,在确认我的身份后才对我说:"不是我不相信你,现在为了招生什么人都有。学校好不好,我还是要自己去看。"我问她看中了学校没有,她说还没有,觉得职业学校都差不多。我又问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专业,将来有什么要求,她只是说希望学校能够管理严格,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到一家百货商店买东西,就在我踏上自动扶梯刚要下楼时,我忽然注意到扶梯旁站着一位妇女。她看上去60岁左右,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很害怕。于是我转向她,问道:“需要帮忙吗?”就在自动扶梯载着我向下移动时,我听到她轻声地回答:“我很害怕。”嗓音中流露出一丝不信任。“要我回来帮你吗?”我对她说。她点了点头。可是当我回到楼上时,老人又改变了主意。“我想我还是不  相似文献   

8.
李智 《山东教育》2021,(11):60-60
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也经常连任毕业班的班主任,赏识、激励学生是我屡试不爽、常用常新的治班法宝。以前带的毕业班里有个叫吴迪的学生,她基础很好,但自信不足。在我接班的时候,学校领导和她以前的老师都给我说吴迪这个学生很有潜力,就是成绩起伏比较大。吴迪的妈妈和我说:她一考差了回到家就对墙大哭,压力很大,有崩溃的感觉。针对这些情况,我感觉吴迪的问题出在自信心不足上。  相似文献   

9.
庄华涛 《中国德育》2013,(19):74-76
中午,正在办公室与同事闲聊,一位老奶奶走了进来。一进门,老人便用农村人常有的大嗓门问道:"我找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哪个?"还以为是哪个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惹人家家长来找我这个班主任算账的,便连忙站起来问老人有什么事儿。老人也不作自我介绍,而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道:"老师,替我管管美美吧,我真受不了她了。"原来是美美的奶奶。我忙让老人先坐下,等平静点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早上给她一块钱,她非得要两块,还说中午不要钱了。中午回家,又要两块  相似文献   

10.
一位妇人正驼着背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窗口的灯光勾画出这位93岁老人的轮廓。我问她为什么要来养老院。她说她丈夫在他们结婚73年后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激流 《教师》2012,(13):8-11
盘晓红老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深知乡亲们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把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使命。1988年她从零陵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最偏远的汇源瑶族中心小学任教。23年来,她始终抱定一个信念:要把毕生心血献给山区和农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魅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在巴黎街头,一位著名的诗人看见一位老妇人木然地站着。她佝偻着腰,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在她身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街上乞讨。诗人走到老人跟前,俯下身子问道:“老人家,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说:“我……今天什么也没得到。”诗人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加上了“春天到了”几个字,然后把身上的钱全给了老人,说:“这够你吃一顿饭了。”晚上诗人又经过这条街,发现人们经过木牌时,大…  相似文献   

13.
有位爱花的小姑娘,常常去花店买花,花店的主人永远用慈祥的口吻问候她、服务她。每次小姑娘都想对老人说:“您真好,我爱您!”但是,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因为她想,明天再告诉老人也不迟。多少个明天之后,她又朝花店走去,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对老人家倾诉感激之情。然而花店的门上了大锁,老人在前一天过世了。  相似文献   

14.
袁德铭 《广西教育》2012,(36):52-52
桂林市聋哑学校创办于1942年,是广西最早的一所盲聋学校。莫志红是这所学校里的语文教师之一,她在这所学校执教18余载,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2006年荣获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称号。莫志红说:“当年还在南京特师学习时,我就已经接触过聋哑学生了,看到他们,我就想,他们有正常的学习能力。只是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放弃了他们,所以毕业后,我就决心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莫志红从不放弃每一位有机会开口说话、每一位有机会学习知识的学生,她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爱是教师教好学生的巨大力量。曾经,在她的班上,有一个女同学病重住院,而该同学的父母远在河池,不能及时赶来,莫志红便临时扮演起父母的角色来,每天给她送饭送菜,晚上也陪伴着她。莫志红就是这样关心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对于她的学生来说,莫老师就仿佛是另一个可亲可爱的妈妈。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公主,极任性。有一次她又哭又闹,非要皇上给她一串露珠项链。皇上于是下令工匠们把露珠串成项链,如果不行就杀头。此令一出,工匠们个个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早晨,有位老人来到皇宫说他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皇上大喜,立刻把公主叫来。老人要公主和他一起到御花园去挑选漂亮的露珠,然后和他一起穿。公主很高兴,与老人来到御花园,指着一颗最大最亮的露珠说:“来!先要这颗!”老人说:“那好,请公主把它拿给我!”公主听了,立刻伸手去拿,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也不能把露珠拿起来,她吃惊了。老人说:“孩子,这回你明白了吧,露珠是拿不起来的,更不能串成项链……”这件事后,公主改掉了任性的坏脾气。  相似文献   

16.
师范毕业后,我就回到了我的家乡、我的母校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体会颇深: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又敬又怕又喜欢的班主任,下面我结合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各位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7.
就业本科毕业前夕,和系里一位老师聊天。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考上研后,还要好好学习啊,再考博。博士毕业后回我们学校工作啊。”我当时心里那个笑啊,博士毕业了来这样的破本科学校工作?硕士毕业后我还不一定想来呢。  相似文献   

18.
还钱     
我的奶奶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人,她朴实善良,和左邻右舍一直相处得十分友好,我在她身上学到了许多道理. 周日,我独自一人在家写作业,邻居老爷爷颤巍巍地走进来,要找我奶奶."爷爷,有什么事吗?"我好奇地问,老爷爷面有难色地说:"你奶奶借了我一百元钱,很长时间也没有还我,我想让她赶紧还了,我急着用钱." 老爷爷走后,我的心里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奶奶平时不爱向别人借钱,她说要自食其力,是不是老爷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弄错了呢?  相似文献   

19.
李宁 《天津教育》2006,(8):25-27
刘福颖1993年天津师专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她的母校——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中学。十三年来,她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舍小家顾大家,奉献着青春热血,收获着幸福快乐,用她那份责任感与爱心撑起家乡教育的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最近,一个初中毕业班的老师向我反映说:“现在教学难搞,学生不想学,期末考试要搞‘满堂红’,不及格也让毕业”。我问:考试不及格还能毕业吗?她为难地笑着说:“不要说我们矿办学校,就是地方教育部门也无法对付,今年我校准备不让4位同学毕业,原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