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立体几何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3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平面的基本性质)通过典型例子引领学生快速回顾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基本性质3及其三个推论的内容(人教B版)。在此基础上理解公理的内涵并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3.
平面的基本性质2(即平面公理2):如果二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相交于过这点的一条直线.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碰到通过作已知多面体的截面来解的许多问题,这类问题解答正确与否取决子对平面的基本性质2的应用情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作截面图时忽视平面公理2而产生的错误入手,以阐述这条重要的公理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基础公理 1.平面的基本性质中师自学考试辅导 2。确定平面的条件。公理3及它的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的条件,也是点、线井两的条件,为把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询题来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理4说明了空间的平行直线具有传递性,是研究异面直  相似文献   

5.
<正>一、为什么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平面的基本性质是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公理",是培养同学们空间想象能力的载体。通过挖掘三个公理的内涵及对外延复习探究,可为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打下较好的基础。二、三个公理的复习与问题探究  相似文献   

6.
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研究空间图形性质的理论基础,必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平面的性质一是“平”,二是“无限伸展”。这一属性是通过“公理1、“公理2”、“公理3”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的。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它是以直线的“直”来说明平面的“平”,以直线的“无穷长”来说明平面的“无限伸展”。为了进一步让同学们理解平面的无限伸展性,可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若要从平面的一侧到达另一侧,能否绕过去?”,结论是不可能的。只能穿透平面。  相似文献   

7.
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立体几何的基础.《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三个公理及推论,可解决共面、共点、共线三类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在木工厂讲立体几何的开头课“高中立体几何”第一章第三节“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是建立立体几何体系的逻辑基础。它的三个推轮以及平面的其它性质——“平面绕直线旋转”,以及异面直线的概念也都是学习以后各章节的基础。这部分教材原规定4课时讲完的。第一课: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末这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平面内。公理二: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相交于过这点的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初学立体几何时,首先学习的是平面性质的3个公理及其推论.通过教学发现,多数学生感觉到这3个公理很简单,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因而造成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学习受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这3个公理的理解、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而这一切都是从研究空间最基的知识之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开始的。1平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概述 平面和直线一样,是只能描述而不能加以定义的最原始的概念,它是从客观物体的表面,如桌面、镜面等抽象得到的,只有通过构成平面的实体以及平面的性质才能对平面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平面的性质主要指教材中的三个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1是直线与平面关系的基础,它给出了直线在平面内的定义,因而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它利用直线的“直”刻画了平面的“平”,利用直线的无…  相似文献   

11.
空间问题求解的实质是通过作辅助面、线、体完成空间向平面的转化.为此,如何添加辅助元(线、面、体)已成为求解空间问题的关键.本文就添加辅助元的成因探讨如下.1 由平面的基本性质诱发添加辅助元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确定平面的条件,它为添加辅助线、辅助面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利用公理2和平面几何知识添加辅助线、补棱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平面的基本性质”是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课,结合一堂教学观摩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引入环节的设计、三个公理的教学序列、学生分组探究活动的组织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内容是立几的基础,其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垂直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现把复习题分类如下: 一、关于点线共面、线线共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l、2、3、推论1、2、3(课本第3~5页)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直观教学,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活泼起来,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立体几何》中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时,我们可以准备一块长方形纸板和一块菱形的纸板,让菱形与长方形有一个公共点,然后把菱形往长方形上戳,便可得到两平面的交线,交线经过两平面的公共点A(如图),这样就能把公理2动态地演示出来,这就比讲"把菱形所在平面延展与长方形所在平面相交成一条直线"要明了得多,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教一个活动的最好办法是演示."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包括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用定义证(常常与反证法结合起来)是证明平行问题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可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灵活应用下列结果:①公理4:②线与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③线与面垂直的性质定理;④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问题归结为证线与线平行.现举数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共点、共线、共面的证明是立体几何中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本文介绍比较常规又容易操作的证明共点、共线、共面的方法,供读者参考.一共面的证明用平面吸附法要证明若干条直线共面,可先根据公理3及其推论确定一个基本平面,再根据公理1证明其它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即把其它直线吸附到这个基本平面上.当用公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普遍感到困难的是对公理2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两个相交平面往往只画一个公共点而不画交线;利用公理2证明某些命题时不会用,即便是讲述了证明过程,有的学生还是不理解。可以让学生做做下面这道题: E、F、G、H分别在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上,EH、FG共面不平行,求证:EH与FG延长后交点K必在BD所在直线上。  相似文献   

18.
正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依据图形的点、线、面的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黄长庚 《江西教育》2007,(11):29-29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直观教学,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教学活泼起来,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立体几何》中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时.我们可以准备一块长方形纸板和一块菱形的纸板,让菱形与长方形有一个公共点,然后把菱形往长方形上戳,便可得到两平面的交线,  相似文献   

20.
现行立体几何教材“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各公理及推论大都得到了充分展开和应用,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唯独公理2似乎“无所事事”,这就在客观上将公理2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了.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教材表面,而忽视对它的教学,只把其内容机械地“灌”给学生之后就万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