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敦煌學研究工作越是發展。對敦煌目錄學的要求就越是迫切。敦煌目錄方面的工作在七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末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此,我們作一次簡單的介紹與述評。 (一)各種舘藏目錄七十年代末期以來,國內一些圖書舘,博物舘陸續發表了所藏敦煌漢文遺書卷子目錄。其中主要的有七種: 1.《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遺書目錄》敦煌文物研究所資料室編 發表在《文物資料叢刊》  相似文献   

2.
傅杰 《中国文化》2006,(2):32-38
丁福保(一八七四——一九五二)字仲祜,號梅軒,又號疇隱居士,曾任京師大學堂及譯學館教習。而“壯歲辭教習,不服賈,不作吏,購書十五萬卷。讀書日有程課,與作諸生時無少異,如是者三十年”。除本書外。還編有《佛學大辭典》、《古钱大辭典》、《文選類詁》、《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歷代詩話續編》、《清詩話》、《正續一切經音義》、《道藏精華錄》拟及《四部總錄》等。生前不計,即其身後而論,從一九五九年中華書局的《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到二○○五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的《道藏精華錄》,丁氏所編的多種工具書及數據書由於“都是博大淵深,包羅宏富,一帙在手,尋選必要的參考數據,有左右逢源之便”而一再印行,為文史研究者廣泛取用。  相似文献   

3.
賀昌群(1903-1973)字藏雲,四川馬邊人,著名歷史學家.曾就讀於滬江大學,後任職於商務印書館,抗戰期間任浙江大學、中央大學教授,1949年之後任南京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副館長等職.先生治學範圍涉及宋元戲曲、中西交通史、敦煌學等領域,著有《元曲概論》、《漢簡釋文初稿》等. 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有賀昌群與吕叔湘、李小緣先生之間書信多封,這些書信作於1943年,為我們了解以上幾位先生之間的交往,以及先生治學等情况均有參考價值.  相似文献   

4.
力之 《中国文化》2021,(1):411-421
從目録學的角度看,《文選》爲詩文總集是没有任何問题的,而方師鐸則力證其爲類書.然方先生由《皇覽》爲類書與歐陽詢之説無法證明《文選》亦若是,其《文選》"本質上就是一部類書"説乃誤解《文選序》所致.從研究方法論的層面上説,方先生之失乃因未能在出發處辨"路向".是否凡"以類相從"者便是類書?此至關重要,而方先生忽之;由《藝文...  相似文献   

5.
龔鵬程 《中国文化》2006,(1):99-115
一、知識結構的缺陷一九二五年一月,北京“京報”副刊征求青年必讀書目與青年愛讀書目各十部,邀社會名流提供目錄。胡適等人都交卷了,唯獨魯迅作答時發了一通牢騷,曰:“青年必讀書,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 說下出。……我以為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此語可見其性情,但誰都知道那是故意這 麼說的激矯語。因為魯迅自己的中國書就看得很下少。  相似文献   

6.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它們各有并共有與之配套的種種器具,可以籠而統之將之合稱為"文房用具".我正在閱讀學習的一本華慈祥先生所著的<文物鑒賞叢書·文房用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還有一部朱季黄(家滔)先生主編的<中國文房四寶全集·4·文房清供>(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都是專門講這些用具的.華先生是從文物鑒賞角度講的,朱先生主編的更是一本圖錄.  相似文献   

7.
從根做起入大學前,讀過一些書,但總理不清頭緒.初入輔仁大學歷史系后,仍茫茫然.那時允許跨系選課,同舍一位高年級學兄建議我選中文系的"目錄學,說是曾得益不淺.我接受建議選了這門課.授課老師余嘉錫是文學院長兼中文系主任,著名目錄學家.他指定以《書目答問補正》爲教材,分兩年講四部.他上課時,手不持片紙,依《書目答問補正》編次,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相似文献   

8.
雜賦的名稱見於<漢書·藝文志>的<詩賦略>,大概傳承自劉歆<七略>. <詩賦略>把賦分為屈原賦、陸賈賦、孫卿賦和雜賦四類.雜賦類十二家,二百三十三篇,計有:客主賦十八篇.  相似文献   

9.
(一) 漢語語言之富贍,今知其為人類語言中之最。古代如先秦典籍,漢儒已多闡發,然時代愈後,材料(素材)益多,皆散在十一億人口口中,所以漢語“方言”之學,正待吾人開發、收集、整理、分析,為極端複雜之事,余在整理《昭通方言疏證》之時,即已深切感到,勉强收錄了若干則,但有大多數是  相似文献   

10.
劉躍進 《中国文化》2021,(1):435-438
這些年,周秦漢唐讀書會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硏討會,從最初的理論探討,逐漸深入到具體文本與作者背景硏究.硏究者在涉獵這些問題時,背後多隱含著這樣一個目標,即都想爲古書確定作者和成書年代.在先唐典籍中,無論書寫者,還是記錄者,總有一個"作者"在,追尋這樣的"作者",是很多硏究者的學術目標.問題的複雜性在於,很多著作,幷不是一位...  相似文献   

11.
倪氏源流考     
倪义省 《寻根》2006,(1):110-114
2002年夏,倪国(即小邾国)国王友的陵墓在山东省枣序市山亭区东江村的成功发掘,揭开了倪国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这段故事,重新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倪国和倪氏渊源关系的谜底也因之初步揭开。  相似文献   

12.
蕭山來裕恂撰於清末的<中國文學史>手稿,歷經百年風雨,即將岳麓書社正式出版.可以預期,這部文學史著的問世,對中國文學史學史的研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宋斌 《寻根》2010,(6):55-57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全诗长达353句、1765字,不仅是汉乐府民歌中、也是中国诗歌中罕见的长篇叙事诗。《汉书·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也。  相似文献   

15.
学乃林 《寻根》2006,(3):126-127
学氏家族人员较少,为较罕见姓,但分布较广.在福建有“海内奇姓,八闽一家”之说,而北方也有“北方数省,密云一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17.
Winters in my hometown are always misty and rainy, so memories ofmy childhood in Chongqing will unconsciously be brought back to me wherever similar weather appears.  相似文献   

18.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has concluded with great success, attracting more than 70 million viewers, a pledge committed by the Expo's organizing committee when bidding for the hosting right. The innovatively-designed pavilions of every participant country and organization fascinated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viewers with their hi-tech elements and rich traditions and cultures.  相似文献   

19.
"寿星"考     
刘书龙 《寻根》2004,(3):101-102
我们经常尊称年纪很大的老人为(老)寿星。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寿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学可分为庙堂学、山林学、市井学三大部分,而这三大部分又各自经历了辉煌、堕落、反思这三种状态。本通过分析三大部分与三大状态之间起伏消长的关系,对传统学进行了宏观的化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