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心 《新读写》2009,(3):12-12
“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这是一位老人发给我的短信——一个老人能发短信,已经很不容易。这是他的长歌当哭,这是他的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
有人感叹,现在认识“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认识“鲁迅”的人越来越少;认识“关之琳”的越来越多,认识“卞之琳”的越来越少。是流行主宰了时代,还是经典无法长存?不,经典生生不息,流行只会转瞬即逝。  相似文献   

3.
目前,话题作文正日益推广,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并且成为中高考的作文命题形式。但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在“话题材料”里蕴涵着许多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因为,大多数“话题材料”不只是单纯地引出“话题”,它对写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话题”,确立主旨。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由过去的单一材料作文转向话题作文,且由单一话题或概念式话题向组合式话题发展。于是审题时紧扣话题立意选材就成了广大语文老师及中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的必备课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抓住话题、看看要求,就可以写作了。对于所给的材料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有的看都不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和话题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或打插边球。大家都知道,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材料、话题及“要求”。多数同学基本上都能注意到“话题”及“要求”,这遵循了写作的基本要求。但高考“考试说明”…  相似文献   

5.
命题者的话     
著名女作家池莉在《文艺报》上写过一篇极富哲思的文字。文中写道———“人越来越大 ,心越来越小 ;心越来越大 ,胆越来越小 ;嘴越来越大 ,话越来越少 ;手掌越来越大 ,把握越来越小 ;脑袋越来越大 ,梦幻越来越少 ;头发越来越长 ,见识越来越小 ;皱纹越来越多 ,智慧越来越少 ;笑容越来越多 ,天真越来越少 ;疑问越来越多 ,答案越来越少 ;疼痛越来越多 ,眼泪越来越少 ;作品越来越多 ,得意越来越小 ;天地越来越大 ,自我越来越小。根据池莉的这段话 ,我们设计三个作文题。第一题 :叙述一段故事 ,试着表现与池莉相似的人生体验或感受 ,题目自定 ,字…  相似文献   

6.
谢道炳 《新作文》2004,(2):26-26
话题作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却忽视了“提示语”.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所写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就会发现“话题材料”并非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分析马克.吐温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创作风格的转变,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主义的成份越来越少,悲观主义的成份越来越多,最终理想主义消失殆尽,悲观主之成为其晚年作品的全部。  相似文献   

8.
哪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意识冲突现象,时下也不例外。请看:楼房越住越高,人的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公路越来越宽,人的心胸却越来越窄;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可用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住的房子越来越大,家庭却越来越小;毕业的学位越来越高,就业的几率却越来越小;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所存的良知却越来越少;工资越来越高,同情心却越来越少;医生和药品越来越多,可健康却越来越少;宣传和承诺的越来越多,诚信却越来越少;和国外沟通越来越多,和邻里接触却越来越少;交友的机会越来越多,真正的朋友却越来越少;老人越来越多,孩子却越来越少;产品数量越来…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 ,却忽视了“提示语” ,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 ,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 ,所写文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 ,话题作文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写作自由 ,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想。但也并非学生想像中的“自由”。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正在逐步完善 ,“作文题结合阅读题”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亮点。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时 ,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10.
突然想到     
年龄越来越大,想象力越来越小;试卷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少;奖状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人类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包装越来越精,商品越来越劣;研究外星人的越来越多,认识邻居的越来越少。[参谋]小心得可以积累成大文章,小智慧可以洞悉大社会。突然想到@苏恩悦!537100$广西贵港  相似文献   

11.
认识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席前,那位作家紧张得发抖。“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他。“我十分紧张!”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到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出丑,我就心神不宁。”“你不用害怕,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  相似文献   

12.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3.
杨振娥 《河南教育》2006,(1S):35-35
看了这期话题材料,我立即想到了社会上各种怪现象:1.不男不女的人。男的长发飘飘,女的头发短若寸草,不听声音,常让人难以分辨其是男是女。从衣着上分辨吗?男的比女的还“妖烧”!2.不人不妖的头。放眼人群,代表东方人特征的黑发越来越少,早几年染成黄色,现在染成白色、红色、绿色……且发型越来越“疯”。越来越“狂”,越来越像“老外”。这常让我想起少年时代看的《民间故事》中的妖怪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们所说的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确定话题,要求不像传统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传统的材料作文一般都要限定文体,而新材料作文是文体不限;传统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立意,且不存在最佳立意。  相似文献   

15.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马克·吐温年轻时立志要成为大商人。于是他用家中所有的钱创办了一个公司,但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就因他的管理不当而倒闭了。马克·吐温并没有放弃,他又从亲友那里借钱,从银行贷款,重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公司又倒闭了。后来马克·吐温又经营过其他几个公司,但也都以失败告终。到马克·吐温40多岁时,他已负债累累。这时他的妻子告诉他:“既然你不善于经商,还是放弃吧。我看你写作方面还有天赋,不如写作吧!”马克·吐温仔细思考后,认为妻子说得对。于是放弃经商开始写作。不久后,一部作品诞…  相似文献   

16.
《新读写》2010,(7):20-25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旧材料作文(即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不足。总之,它是一种集材料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为一体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人也称之为“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命题的开放性上。它有效遏制了套作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第一部分2006年全国各地部分高考作文题及例文评析一、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目前,中国人中读书的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全面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字数不少于800字。审题或评题这是一道供料作文,最具开放性,“读”、“书”的话题很多,考生人人可有话说,应该可以引出好文章,但是真正能把读书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说清楚不容易。农…  相似文献   

19.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型可以分为两类:命题与非命题作文,后者变化尤多。 话题作文,它与材料作文略有区别:后者多强调准确提炼材料(或文字,或图画照片)的主题(或叫中心思想),并根据主题下笔;前者的要求则宽泛许多,只要围绕材料提供的话题,自定主题下笔便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话题作文”,规定围绕的所谓“话题”。实际上是某个“事物”、某个“题材”,于是“题材作文”也就应运而生了。它只要求根据提供的题材下笔,也无主题的限定。主题、话题、题材,也就是三者的差别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