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欢安徒生     
没有到过丹麦,没有到过哥本哈根,却知道童话的故乡那位安徒生。他的童话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童话中的人物走进了我的梦。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流了好多泪,皇帝的新装让我明白自以为聪明很愚蠢。我总也忘不了海的女儿,还惦记着那个演木偶戏的人。喜欢安徒生,丑小鸭能够变成白天鹅,他的童话世界,我见到了更多的善良和真诚。喜欢安徒生@张鸿声~~  相似文献   

2.
大作家给孩子的礼物韦苇安徒生能叫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是人所共知的。安徒生还能让一根羽毛变成五只母鸡──而且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给我们变出来了,这是真的吗?是真的。这位丹麦的童话大王用一个常人不曾见识过的童话把一根羽毛合理地变成了五只母鸡。一根羽...  相似文献   

3.
《丑小鸭》是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献给全世界少年儿童的一篇经典童话。读这个故事,我们为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而叹惜,也为他最终变成白天鹅感到欣慰。文章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我们不妨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探寻一下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五四”一代学者极力推崇安徒生童话,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最初的理想样本,安徒生童话所产生的广泛的影响力与郑振铎的大力宣扬密切相关,郑振铎对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质亦有动人的描述和独到的分析。郑振铎推介安徒生童话的工作值得清理。  相似文献   

5.
在安徒生童话的翻译与研究中,赵景深是中国介绍安徒生最努力的一个,也是最先出版安徒生童话集中译本的一个,他的儿童文学事业是从翻译安徒生童话开始的。赵景深以成人心态解读安徒生童话所取得的成果,至今依然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与纪念同行     
《新作文》2006,(1)
因为有历史,世界显得古老而新奇,因为有纪念,世界变得深沉而柔美。——题记西边之美柴可夫斯基的《十二月乐章》,诉说着十二个月的“阴晴圆缺”,也流淌着他不平的命运;帕格尼尼,小提琴史上的魔鬼天才,《魔鬼奏鸣曲》是最适合于他的曲目;安徒生这个童话天才,背  相似文献   

7.
朱逢 《教师》2015,(10):63-64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优秀的童话,曾经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精神食粮。但现代社会,可选择的读物非常多,因此选择传统童话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少,由此有人质疑,安徒生童话已经过时了,安徒生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材料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安徒生童话在儿童及其家长中的接受程度以及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作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证实安徒生童话依然受孩子们的欢迎,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安徒生童话深具儿童精神,安徒生童话的儿童精神在中国的流变从一个侧面记录着中国文学自身成长的足迹,梳理安徒生童话的儿童在中国的流变为思考自身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童话在“五四”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徒生童话对中国儿童学产生了 至为深远的影响。安徒生童话被介绍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儿童学界所称誉、所推崇,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到了“五四”时代,随着“人”的发现而发现了“儿童”,人们才发现了安徒生,选择安徒生是中国儿童学建设初期焦虑与期待的结果。安徒生童话为中国现代儿童学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着童话从古典意义的民间童话转向现代意义的文学童话。在转型过程中,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既汲取大量的民间童话素材,又融入浓厚的现代意识。本文试从母题和人物类型两方面来阐述安徒生童话的现代意识以及现代意识对安徒生童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红叶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考察了近百年来安徒生及其童话与中国的诸多联系,全面地梳理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形,从而将一个异文化文本的中国形象全面展示出来,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丑小鸭》是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献给全世界少年儿童的一篇经典童话。读这个故事,我们为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而叹惜,也为他最终变成白天鹅感到欣慰。文章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我们不妨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探寻一下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  相似文献   

13.
许多实际材料表明,安徒生可能是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八世私生子。因政治原因,安徒生由穷鞋匠汉斯·安徒生和女佣人安娜·玛莉娅抚养长大,丹麦王室暗中关照着他。安徒生将特殊的身世对象化,把自我糅人童话人物之中,使其童话具有了浓烈的自传色彩。对安徒生童话不同时期的不同基调进行的分析及对安徒生特殊身世在其童话中的对应关系的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表明,安徒生童话的自传色彩是其童话人道主义特色等许多特色的源头。  相似文献   

14.
青年学者李红叶的著作《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对安徒生的童话做了外国文学、儿童文学、比较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全方位研究;此书是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著作。本书学理层面的意义在于作者由“儿童的发现”的做的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在中国到了“五四”民主运动开创的时代,才有了“儿童的发现”和“儿童文学的发现”,也才出现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立体解读”。李红叶的著作是“一部完整的安徒生的接受史,阅读史”,她是做此工作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是青年学者李红叶潜心五年的研究专著,立意在对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存在史、接受史、研究史进行系统梳理与学理分析。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深入地研究安徒生童话的接受历史的专著,它的出现既是中国学人对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诚挚献礼,更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在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6.
安徒生童话集《没有画的画册》(有的版本名为《月亮看见了》)由三十三个故事(三十三个夜晚,每晚一个)组成。安徒生最初并没有把它看做是“给孩子讲的童话”,直到晚年手定自己童话全集的时候,才收入童话一类。本书初版时,就在德国广泛流传,其影响甚至超过了安徒生其他所有童话。  相似文献   

17.
安徒生童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初的理想范式。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建设者们正是借世界一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安徒生童话所蕴有的现代儿童文学理念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形式——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所具有的纯正而丰富的儿童文学艺术因素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而且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长期遵循的艺术典范。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相似文献   

18.
安徒生童话的美丽体现在作品的审美性。安徒生让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在他的幻想篇章中兑现了一个个难了的情缘,获取战胜恐怖和自卑的力量;同时,在他的童话中,追求的旋律如海浪扣动人心;安徒生的童话让人从童话的寂灭中深入人性对美的终极关怀,展示出人性家园一种异样的美丽。  相似文献   

19.
安徒生童话是属于少年儿童的,同时也是属于成人的,安徒生借助童话这种表达方式,用丰富的幻想表现他的心灵,表达内心的情感,安徒生童话为我们理解安徒生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释.  相似文献   

20.
杨文华 《文教资料》2011,(10):18-19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师.他在童话中把现实生活、个性化的诗引进了童话创作。安徒生童话背景下的中国童话,在吸收了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中国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加入了本民族的一些特有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