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文学经过数百年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谭旭东认为,儿童文学是文化的建构物,儿童文学也成为多元文化的镜子,儿童文学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其研究必然要走向文化诗学。王泉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童诗创作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谢毓洁认为,近代媒介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化关系密切。我们编发这组文章,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消费时代为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提供了崭新的文化语境。这种语境既为儿童文学的持续伸展提供了相应的创新空间.同时也向儿童文学惯有的价值诉求提出了严峻挑战。准确判断并重新确认儿童文学的现代文化身份.进而探讨其既成和应有的叙事路向.已经成为严肃而紧迫的学术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呼唤并珍视儿童文学的人文关怀、诗性品格、游戏精神以及与科学理性相反相成的幻想冲动。面对消费时代商业化、电子化、多元化的叙事路向,继续秉持健康的人文情怀.尊重率真的儿童意识和游戏精神,追求表达方式和叙事路径的多样化实现.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3.
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儿童理想世界,呵护童年生命,塑造并促进社会“新人类”成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文学还为成人保留一个美好的童年,而这个童年是成人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同时,儿童文学还可以实现成人与儿童的精神对话,并且某种程度上儿童文学也是成人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即面对被消解了主体精神的世界,面对被工具理性而剥离了灵与肉的社会,面对被横流的物欲而泯灭了求真爱美之心的社会,成人有可能借助儿童文学来实现他对现实世界的抵制和建设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4.
世界儿童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它的真正成熟、繁荣,并取得独立地位的黄金时代是在本世纪。本世纪儿童文学具有迥异于传统文学的风采和思想文化特点,其主要表现是:1.对儿童天性的美化和崇拜;2.狂放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的交融;3.对当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关注;4.深厚的哲理意蕴;5.高度游戏、娱乐化。但在当前儿童文学出版物中,卡通化潮流是令人喜忧参半的现象,应把那些渲染暴力、恐怖和格斗的卡通画书视为一股浊流而予以抵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对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在中国近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中,梁启超、徐念慈等人起了奠基作用。中国近代儿童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和儿童文学的相关文献需要得到重新评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6.
以孙毓修为代表的近代儿童文学作家对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重新阐释是近代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它反映的是近代社会改良的政治需要对儿童文化的要求,是社会思想文化变革在儿童文化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在西方儿童文学观念的初步影响下,近代儿童文学作家开始重视儿童的阅读要求,形成以儿童为中心建立儿童文学的思想要求,加之西方儿童文学文体的启示作用,他们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传统资源,发掘其中符合现代儿童文学文体要求的内容,文体意识由模糊到清晰,文体形态由传统文体与现代儿童文学文体的杂糅逐渐过渡到新的儿童文学文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儿童文学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其所处的文化地位和生存环境仍然是令人忧虑的。然而,在这种遭受文学界忽视和误读的境遇中,依然有人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学科建设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以王泉根为代表的一代学者,在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建设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王泉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执著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学科建设,以务实坚定的学术勇气和朴学求真的学问精神重绘了儿童文学的地图,开辟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学科建设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冰心儿童文学思想内容出发,从人性化主题、生命的终极关怀、博爱精神三方面探讨其作品中"爱的哲学"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内蒙古儿童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草原文化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由于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而在内蒙古儿童文学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其少数民族的特点,即,草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关系的探讨,认为民间文学可以作为儿童文学的母体,这对开发、利用民间文学资源,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观的转变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三次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观问题是儿童文学一个根本性的文化问题,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集中到一点,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到30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再列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吐尔逊·库尔班是维吾尔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自觉地把维吾尔儿童文学推上学科建设高度的人。他埘作为独立文学种类的儿童文学在理论层面上的把握和总结其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理论体系。本文从儿童文学学科建设角度出发,重点阐释吐尔逊·库尔班对儿童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儿童文学读者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的,肤浅、庸俗,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享乐式阅读;其次,儿童文学被纳入文化产业、娱乐经济的轨道,被迅速而无情地推向市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出版商在创作中难免不为市场的利益所驱动与左右,儿童文学的自律性被市场的他律性所取代,片面追求市场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卡通电影对儿童文学的冲击为切入点,分析了市场经济中儿童文学的生存状态、美学判断和人文尺度,对比了卡通电影与儿童文学两者的文化品格和经营机制,以求儿童文学获得更广泛的发展与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问题,始终是影响儿童文学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50年代及60 年代初,革命胜利后的巨大热情和对未来展望的无比激情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同时也拓展了儿童文学民族化的途径。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在对外开放的同时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的扬弃、现代化与民族化的交互,从而使中国儿童文学成绩辉煌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是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者要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必须走近儿童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快乐、幻想、自由的原则。儿童文学要对儿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理应将儿童文学纳入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7.
陈东 《闽江学院学报》2005,25(4):70-73,90
本文以马尾船政局为研究对象,通过马尾船政局的历史考察,探讨福建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结构重组的内在联系。认为马尾船政局的创立,本身就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马尾船政局创立后,在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近代中国造船技术,培养社会专门人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思想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组。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是一个最早在先锋艺术领域兴起、后来逐渐蔓延到社会文化各领域的词语。要完整地理解后现代语境中儿童与儿童观的变化,应从本质论和建构论的辩证视角,来看待和分析当代童年生存现实的新问题。当代童年生存现实及儿童观的变化,对儿童文学创作的童年精神、表现题材、艺术手法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值得警惕的是,艺术技法上的创新,绝对不是为新而新,而是应当与一种深厚的当代童年和儿童文学的精神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儿童本位”是儿童文学翻译的生命,在文化图式不对应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儿童本位”,是儿童文学译者所遇到的重难点。该文结合新时代儿童的新特点,提出在文化图式不对应下,新时代儿童文学翻译应该注重适应儿童不同阶段的认知和理解能力、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同时满足儿童“国际化”视野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昕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6):62-63,124
尽管儿童文学作出了种种努力,但儿童文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儿童文学作品不能畅销。其外部原因主要有:中国现在的国情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电子传媒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冲击;社会在引导、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和出版发行部门对作品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薄弱。从儿童文学自身来说,则存在着作品的成人化倾向和作品的粗俗化倾向。因此,儿童文学必须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横向参照电子媒介的成功经验,适应高科技传媒文化的大环境,在与其它艺术形式的融合中以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