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接上期) 钓灵的得与失 有些初学“台钓”的钓友,总以为浮漂调得越灵越好,钓的也是越灵越好,不晓得钓钝通常也是多获鱼的诀窍。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漂调钓得过于灵敏,特别是双饵离底时,鱼群游近钓饵后,鱼的腹鳍、尾鳍的扇动、刮碰。会使钓饵晃动不止;鱼鳍的扇动还会使钓饵附近的水出现上升涡流和下旋涡流.使浮漂一会儿上送一会儿下顿,而且送顿得特别标准,真像鱼吃饵似的。若不明就里,长此以往,真的会令人心灰意懒,停竿不钓了。 也有不少钓友,从“传统钓”改学“台钓”,最后又回到了“传统钓”。多数原因,是对“台钓…  相似文献   

2.
“台钓”是目前钓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议论台钓,目的在于了解这种钓鱼方法的全部内涵,学会它的关键技术,评估它的实用价值。在议论时,既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要越说越玄。  相似文献   

3.
秦犁 《钓鱼》2004,(14)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一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台钓”就是由台湾传来的钓鱼方法,说“台钓”是简称,是通俗说法。它的内涵包括钓组结构、调整方法、操作顺序、变化技巧等等。“悬坠钓”以及其它什么钓,是口头语,它可以指钓组,但加一个“法”宇就包括了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4.
决定传统钓法浮漂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铅坠,而决定台钓漂尖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钓饵,台钓钓饵的作用与传统钓法的铅坠的作用相似。 可以这样说:台钓调漂后,饵即坠。实际垂钓中,台钓钓饵的变化和位移对漂尖的作用与传统钓法中的坠的作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传统钓法浮漂的沉浮是钓饵的位移通过脑线影响铅坠,引起铅坠的位移后才产生浮漂沉浮的;而台钓则是  相似文献   

5.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钓鱼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其实,传统钓也好,台钓也好,都是  相似文献   

6.
聂超群 《钓鱼》2013,(11):20-21
台钓又称悬坠钓。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自从参加赣州市台钓俱乐部的活动后学会了台钓,于是我在休闲野钓中巧用台钓,多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打台钓赛在全国开展之后,传统钓好像从此就没有了地位。是不是台钓就是9千万钓友大多数的需要?不是。是不是传统钓就一定不如台钓?也不是。 前面说的不是,可以从一些现象表明:台钓已推广十来年了,钓友仅仅占百分之几。为什么上台钓的人那么少?一是实用中没有多少用处。因为鱼的活动规律是中间大边上小,台钓竿短只能钓小。另外野钓还有甲鱼、鳜鱼、黑鱼、鲶鱼、黄颡等较好的食肉鱼类,台钓并无作用。倘若  相似文献   

8.
0《中国钓鱼》总104期发表了潘龙先生《台钓"盲区"很大,不可盲目"拿来"》一文,读后颇感费解。从标题看,该文论述的要点是台钓中有"盲区",而且"盲区"很大,其结论是:告诫钓友,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应当说,仅看标题,并无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而且事实上,确实有众多约友,对台约法颇有异议,或者说持相反态度;也有众多钓友,从台钓中吸取有益成分,对传统钓法加以改进,取得了明显钓绩。但是,"台钓"作为相对于"传统钓法"的一种新钓法,从钓具组合、操竿动作到调漂、看漂,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台钓的科学性、灵敏度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常用手竿钓法有台钓和传统铅坠卧底钓两种钓法,它们之间各有优缺点。各自的长处正好也是对方短处。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作为一个好的钓手都应掌握其要领,灵活运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这里介绍的"跑线"钓组,就是指在台钓组合(母线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传统钓的"铅坠卧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钓及传统钓的不足,达到更好的效果。一、组合:选用台钓的整套装备,把母线上的铅皮座去掉,换装上重10~20克的三角形或圆柱形铅坠(中间穿孔),上下两粒太空豆拖开6~8厘米,使铅坠活动,把使用的子线改短为8~10厘…  相似文献   

10.
罗接林 《中国钓鱼》2004,(10):51-51
我是三明市钓鱼协会秘书长,在钓协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钓友对传统钓和台钓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偏差。如喜欢传统钓的不愿介入台钓,而喜欢台钓的又常瞧不起传统钓,更有甚者,还相互揶揄、诋毁。前一段时间上网交流,发现其他地方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不仅影响钓鱼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也  相似文献   

11.
杨国威 《垂钓》2008,8(9):18-19
常听一些钓友反映悬坠钓法不适合钓大鱼,也总能在各大钓鱼网站上看到一些类似的观点,他们口口声声说“台钓”在自然水域就是鸡肋,钓钓小鱼还行。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部分钓友实际上是在半懂不懂的情况下形成了错误的认识,本身“台钓”这一说法就已经将现在的钓技理念给局限住了。  相似文献   

12.
看了《中国钓鱼》2001年第三期张尊社同志的《给钓鲫以恰当的定位》(以下简称《定位》)一文后,我们几个钓友有几点不同的看法,现与张尊社同志商榷。 一、个别现象,还是普遍问题 在《定位》一文中,张尊社同志指出:在福建有一种说法,说是“台钓高手在任何水域垂钓,要大要小,要钓什么鱼,随手可得。”姑且不论在福建是否有这种说法,即使有,也是极个别对台钓一知半  相似文献   

13.
来自长沙的钟舜尧先生是今年“伽玛卡兹杯”钓鱼大奖赛的冠军, “台钓”技艺乃是廖心阳先生亲传,功夫了得。只是此公不大抛头露面,故而钓鱼界对其知之不多。 钟舜尧对“台钓”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认为就像传统钓法一样,“台钓”的钓具组合同样依各人的喜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5):46-46
竞技钓法的推广和普及,使钓技理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鱼漂的调整问题上却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调目越高钓目越低越灵敏,换句话说就是调目和钓目的差值越大越灵敏,另一种说法认为调目越低钓目越低越灵敏。本人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局限性。科学的钓组灵钝观是在具体鱼情水情的前提下,分析饵重、鱼漂的剩余浮力、水表面的张力三者哪一种是影响鱼吃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鱼漂的调整减小这一主要因素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从而形成合理的调钓方法。本人的钓技水平同大师们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谈出来,是想通过钓友们的批评来验证我的观点,如果我的观点对钓友们有点帮助,那更是意外之喜。  相似文献   

15.
聂超群  秦晓霞 《垂钓》2013,(7):31-31
笔者是一名老年钓鱼爱好者,过去在野塘钓鲫鱼,习惯用单钩卧底钓的传统钓法,后来,我看到台钓法有很多自身的优点,于是尝试将传统钓法与台钓法相结合进行施钓,找到了一些窍门,现分享给广大老年钓友,希望能给大家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剑飞 《钓鱼》2014,(4):14-15
“台钓”是流行的钓法,经过钓鱼高手的不断改良,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钓友的主要方法了,但是到了冬季,“台钓”便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了,很多时候是看着传统钓上鱼,看着长竿短线发威,望湖兴叹,这也让冬季成为学习“台钓”的一个瓶颈。但是对于酷爱“台钓”的我来说,冬季又怎能放弃“台钓”呢,难道冬天“台钓”真的钓不到鱼吗?  相似文献   

17.
管察 《钓鱼》2006,(9):19-20
“台钓”的贡献是把我们从两步走,诱饵粗、钓饵精的诱钓分离引导到诱钓合一。众所周知,我们称为“台钓”的钓鱼方法典出日本,是在“日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于日本人原来怎么钓,《丸九钓饵词典》的说法是“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是让鱼咬钩的”。显然,主诱和主钓是分开的。最近,看了一个韩国的光碟,他们钓鱼是上钩用商品饵,下钩装蚯蚓,诱和钓分离,只是操作时是把我们的两步走缩短为一步了。  相似文献   

18.
严实 《垂钓》2014,(3):56-56
传统钓和台钓各有千秋,互有长短,不能片面地说哪个更好。比如,传统钓简单易学,既能钓远又能钓深,还能钓草洞,但是钓具过于笨重:台钓钓竿虽然轻便,上鱼速度快,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程宁 《中国钓鱼》2003,(6):44-45
一、引子首先要说明的是:“手竿竞技钓”同“台钓”、“传统钓”一样,是一种钓鱼方法,它同竞技钓比赛是不同的两回事。竞技钓比赛是按照中国钓鱼协会制订的规则举办的钓鱼比赛,参赛者只要不违背规则,用传统钓、台钓、竞技钓等各种钓法比赛都不受限制;手竿竞技钓则是目前最适合钓鲫比赛的方法。当然,它不光能用于比赛,也可以在休闲钓中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钓鱼》2009,(16):22-23
四十五.台钓鱼饵的基本分类和作用 竞技台钓和传统钓的一个本质区别是用饵方式不同,以及围绕不同的用饵方式所采取的钓具和钓法。竞技台钓的饵料,是通过钓手的事先控制,使饵料在使用中的状态更精确、更适合当前鱼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