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唯一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个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这部分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这种情况与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有关。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建立有序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本文将从单元  相似文献   

2.
"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知识的学习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掌握新课标要求的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思维与方法是学习上的一对翅膀,方法科学,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碳和碳的化合物”这一单元内容杂散、零乱,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头,则很容易步入“死记硬背”的泥潭.下面的“五抓”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碳单质的性质 例 (威海)据报道,科学家己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一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陈述了碳在高温下可以还原氧化铜、氧化铁这些金属氧化物。碳的还原性,学生比较陌生,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也是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内容,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科技、环保等有着密切联系.涉及的课题虽然只有三个,但知识点较多,内容丰富.本单元不仅是教材的重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纵观各地中考试题,以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问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 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课题3 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现就本单元的设计思想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碳和碳的氧化物”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涉及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自然界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探究等核心知识,承载着发展学生元素观、变化观等学科观念和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功能。二、教学思想与创新点本课例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功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大情境、大主题,吻合“素养为本”教学倡导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化学视角研究“碳达峰、  相似文献   

9.
碳和碳的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多且复杂,在整个初中化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重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对20套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所选试卷满分均为100分)进行分析,将本单元知识点在各地中考中的分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让我们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碳及其化合物CO2、CO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C、CO、CO2的化学性质和CO2的实验室制法;初步学会CO2的鉴别方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又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还是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习方式”和“目标”三种角色在该单元中体现的情况。一、作为“内容”的科学探究在《碳和碳的氧化物》中的体现在《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一、中考题分类统计分析 1.<碳和碳的化合物>中考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的性质和用途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本单元题目综合程度较大,单独赋分题很少,出题方式灵活多变,常以信息给予、物质判断、实验设计等题型出现.  相似文献   

14.
1.《碳和碳的化合物》中考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的性质和用途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本单元题目综合程度较大,单独赋分题很少,出题方式灵活多变,常以信息给子、物质判断、实验设计等题型出现.  相似文献   

15.
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 ,概括起来有“三多” :物质种类多 (包括物质的俗名、主要成分等 )、化学方程式多、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多 .为此 ,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学习 .一、抓住重点 ,覆盖全局本章虽然涉及的物质多、知识面宽 ,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即以碳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活性炭 )→碳的氧化物(CO2 ;CO )→碳酸 (H2 CO3)→碳酸盐(CaCO3—石灰石、大理石、白垩 ;Na2 CO3等 )和有机化合物 ,以及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制法为两条知识主线 .学习中 ,既要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 ,纵观…  相似文献   

16.
林永婷 《学苑教育》2023,(17):42-43+46
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教材的单元整体编排思路而对应使用的教学策略,其将单元中各个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衔接,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教学单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构建单元教学体系,深层次学习、理解和掌握单元学习重点。本文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以闽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8“The Spring Fest i val”为例,从单元目标的整体制订、单元教学的整体实施、单元测评的教学促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为触类旁通地为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  相似文献   

18.
<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的主干知识包括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两部分.碳单质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规律,这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同样是中考的热点.其试题的综合性一般较强,常以时事、生活、健康、科技、环保等材料为背景设计,新颖灵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是以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单元内的所有文本作为一个阅读整体,从整体上进行阅读教学规划和设计,这种方式走出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单篇精讲互相隔离的弊端,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原则,然后从目标设定、内容组合和方法运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立足于单元整体的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实现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教师可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在先学后教课堂模式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思考和憧憬几个方面实践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