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实践中整体沿着“改革决策(政府)—组织管理(学校)—个体选择(教师)”的逻辑展开。在改革决策过程中,县政府遵循着“政策一统性”思维下的统筹布局;教育局体现为以改革任务为中心的压力实践;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体现为科层压力驱使下的保守应对。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迎合教育部门“要改革”“要绩效”的政策要求,还要兼顾教师“要稳定”“要生活”的利益诉求,体现为“服从改革指示”与“维护教师利益”间的张力调适。处于个体层面的教师更多是以“生活人”而非“专业人”的身份看待这项改革,其在改革中的行动逻辑主要体现为“生活人”姿态下的个体利益寻求。做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需要权责明确,理顺各行动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从制度层面保护行动者的合法利益,构建和谐改革秩序。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刻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就实践逻辑而言,它是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着眼于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就历史逻辑而言,它是几代中共领导核心不懈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基于清醒认识我国所处历史方位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使命的理论指南。就理论逻辑而言,它是由世界观方法论层面、发展规律层面、发展战略和政策层面以及实践层面构成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职业教育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变革遵从一定的逻辑: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组织的变革必须遵从其内部发展逻辑,即促进高深知识的增加;从宏观层面看,它又必须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从历史的维度看,大学组织的发展脉络始终围绕其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使命在延续;从现实的维度看,它又在为实现其功能而运行。内部逻辑和外部逻辑的冲突要求大学组织在满足其变革主体的合理诉求时求得二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国际组织作为现代世界社会的一个重要“代理者”和“行动者”,在引导世界教育发展方向和推动成员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世界社会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国际组织在全球层面对教育蓝图的建构、在国家层面对中国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在地方层面对中国教育实践和创新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教育改革中常会以列表逻辑来思考问题,这种逻辑易导致改革的片面化、单向化等。分析教育改革的列表逻辑,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和实质,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弊端和局限性,为打破、改造这种逻辑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通过不同层面的话语改革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各种话语都会以其独特的方式言说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话语层面与类型。课程改革分为三个话语层面,即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话语层面关涉课程改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问题,力求立足本土;制度话语层面对课程改革有统领、规范的作用,体现伦理公平;实践话语强调课程主体的直接体验、感受,要做到话语释权。不同的话语层面构建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课程改革的三个话语层面,需要在协调互动中才能实现动态的转换与衔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着理论对实践的把握,使得将实践活动纳入"理论话语"时面临着可能"失真"的危险。布迪厄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实践逻辑"并将其视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对于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逻辑"是在实践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活动中"生成"的逻辑。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摆脱"经院认识论"的羁绊,考察纯粹认识论赖以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就有可能在理论上重建各种具体教育活动的实践逻辑,并且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修订和完善理论。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上对课程改革方向加以明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课程改革意义、作用和操作予以理解,在规范与创新上(即在满足国家统一要求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对课程体系和结构给予充分把握,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从更多角度去探索、去实践。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实验区之一的武昌区,他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一泓活水。课程改革及武昌区的课改实验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为此,本刊设置《课改新观察》特别栏目,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多维度报道,以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上对课程改革方向加以明确,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课程改革意义、作用和操作予以理解,在规范与创新上(即在满足国家统一要求和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对课程体系和结构给予充分把握,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从更多角度去探索、去实践,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实验区之一的武昌区,他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一泓活水。课程改革及武昌区的课改实验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为此,本刊设置《课改新观察》特别栏目,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多维度报道,以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