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 ,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识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新大纲教学目的中特别要求学生“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些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逻辑 .但由于高一新生认知水平的局限 ,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和教科书中的具体内容出发 ,提出恰如其分的教学要求 ,避免一步到位 ,着重在“搞好衔接、挖掘内涵、控制难度”上下功夫 .1 逻辑联结词的教学由于逻辑联结词中的“或”、“且”、“非”的含义和集合中的“或”…  相似文献   

2.
该是新教材编者说话的时候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一新教材增加了“简易逻辑”内容,教材从不等式 x~2-x-6>0的解集是{x|x<-2或 x>3}引入了“或”,并规定:“或”、“且”、“非”这些词叫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本意是让学生自觉地使用逻辑规则,避免逻辑错误,提高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从教学实践以及2002年《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1~2期上《关于命题的困惑》一文刊登以来的其他杂志上的文章和一些教学辅助书上看,由于是新增内容,常犯一些典型错误,尤其对“或”的理解,出现的不仅仅是似是而  相似文献   

3.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高一新教材增加了"简易逻辑"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其难点是对一些含有逻辑联结词的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教学实践中常会对这些命题产生质疑,本文就此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本质上是以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和认知逻辑为线索,将数学知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认知评价进行分析和统整,实现准确理解教材和科学评估教材的目的。教材分析在实施上可以按照知识逻辑线、教学逻辑线、学习逻辑线和认知逻辑线四条基本逻辑线进行,分别解决"是什么""如何教""如何学""学得怎么样"四个基本问题和分析八项核心要点,即分析知识体系、教材重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学习难点、学习活动、目标定位和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5.
在高一数学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简易逻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逻辑联结词.  相似文献   

6.
再谈普通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逻辑中,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不同于选言判断的个别联结词。选言判断的个别联结词所表达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不确定的;而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所表达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确定的。因此,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词与选言判断的个别联结词是不容混淆的  相似文献   

7.
1 新教材简易逻辑教学要求与教学现状 高中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增加了许多新知识点,其中"简易逻辑"就是其中一部分.尽管教学目标要求"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1]不是太高,但简易逻辑却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工具性内容,"所谓工具性内容,是指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和方法,""由于高中数学在逻辑性的要求上比初中有所加强,离开逻辑推导寸步难行,有关逻辑知识也成为学习高中数学的必要基础"[2].我们认为,这部分内容学习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对方法的把握、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数学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就高中数学新增内容《简易逻辑》中的“逻辑联结词”的教学,提出教学中要重视5入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真值语义将逻辑联结词都解释为真值联结词,是一种简明的外延形式语义.真值语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逻辑联结词→、(一)的真值解释,与对应的日常联结词“如果,那么”和“当且仅当”产生了距离.直观推理语义关注逻辑联结词→、(一)的推理涵义,借助日常语言来阐释逻辑表达式的具体内容,重视表达式的内涵.使用直观推理语义,检验逻辑表达式的直观有效性,有助于实现逻辑学家的目标和理想:有效的推理形式应普遍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日常推理.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数学中逻辑用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数学内容的表达,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命题成立的条件(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都离不开逻辑用语.通过简易逻辑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这是新大纲、新教材的一大特点.但由于这部分内容概念多、符号新、是否是命题的判断、日常自然用语里的联结词与逻辑联结词的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在有关简易逻辑教学的讨论中屡见文章举例说明:有些命题尽管含有联结词却仍然是简单命题.这些文章的论点也并非完全一致,有的声言其所谓"联结词"是指普通联结词,不是指逻辑联结词,因此所举各例与新教材中的定义"不合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并无抵触:有的则确认其所谓"联结词"就是逻辑联结词,直言上述定义"不妥".以下将两种论点分别称为"普通联词说"与"逻辑联词说"并试陈拙见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非"、"或"、"且"三种.本文再介绍另外两种,并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有一种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普通高中新教材中的简易逻辑知识包括逻辑联结词、4种命题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部分,内容虽然是“简易”的,但它们的结构形式极易相互干扰,其真假性的判断也扑朔迷离.如何使学生排除困惑,对比分析、对比论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从高中数学新教材增添了"简易逻辑"内容以来,很多中学数学期刊都发表了不少关于"简易逻辑"的内容及其教学的探讨文章. 最近,笔者在<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3年第6期上又看到了<例谈简易逻辑学习中的九点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 该文对命题的概念、几个常用逻辑联结词的用法、命题的否定形式以及否命题等容易出错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深入的讨论,并配以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对中学师生颇有参考价值. 但是<误区>一文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在命题"若P则Q"的否定形式这一问题上,<误区>一文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按照课本的说法,“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由于以上说法过于简略,多数学生理解不到位,普遍认为: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只要看这个命题中是否含有字眼“或”、“且”、“非”,有就是复合题题。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落脚点必然是在学习者上,全面分析和把握"三进"的学习逻辑有利于从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和落实."三进"的学习逻辑,即理解"三进"中"谁学""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以及"学得怎么样"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三进"的实践也正是在学习逻辑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特别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逻辑联结词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联结词的关系,是学习、研究传统逻辑不能不搞清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家都承认,在传统逻辑中,逻辑联结词必须通过自然语言联结词来表达。但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逻辑联结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自然语言联结词又如何去表达逻辑联结词等,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目前的大多数传统逻辑著作都没有专门讨论逻辑联结词的特殊性质,更没有很好讨论逻辑联结词和自然语言联结词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有的人在论述到自然语言中的具体命题时,就常常容易混淆两种联结词的性质,或者用今天逻辑联结词的含义去限定自然语言联结词的词义,否认自然语言联结词在日常语言特别在古代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多义性和使用习惯上的不严格性;或者把自然语言联结词等同为逻辑联结词,否定逻辑联结词的单义性、确定性和严格性。本文想以“非”和“或”两个联结词为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或"、"且"、"非"叫逻辑联结词,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添的简易逻辑中的教学内容.这3个逻辑联结词,课本内容安排得简单易学,但若做不到真正理解,在解决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时,就会频频出错.  相似文献   

19.
李泽贵  朱东辉 《考试》2003,(1):57-59
在学习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时,常有学生提出,命题p“方程x~2-3x+2=0的根是x=1”为假,命题q“方程x~2-3x+2=0的根是x=2”为假,复合命题r:“方程x~2-3x+2=0的根是x=1或x=2”为真;若把复合命题r看作是p和q型的复合命题,出现了与真值表相矛盾的情况。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也模棱两可,学生们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理解还有一些糊涂的认识。本文拟以集合的观点对三个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做一些解释,以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以下称新教材)的第一章介绍了简易逻辑知识,在逻辑联结词一节介绍了“或”、“且”、“非”三个基本逻辑联结词及相关的“P或Q”、“P且Q”,“非P”形式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