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琳莉  张俊飚  何可  田云 《资源科学》2014,36(9):1925-1932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农户对农膜、农药瓶及化肥包装物等农业生产性废弃物处理方式的选择,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生产性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利用行为主要受到农业收入、农户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以及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是否建立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以及是否参加循环农业相关培训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正;务农年限对农户回收行为的影响方向为负。因此,增加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的建立,组织农户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农户农业收入以及提升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都将引导农户选择科学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由此产生的电子废弃物也快速增长,未来10年~20年将是电子废弃物增长的新高峰.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废弃物处理产业投资不足、管理体制混乱、技术水平低、缺乏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二手市场过大等.本文在分析中国电子废弃物现状及其循环利用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完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鼓励政策,促进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下的企业跟踪回收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实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许可证制度;控制国外电子废弃物进入中国,整顿国内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市场;加强循环经济意识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舆论宣传力度.可以预见,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将有效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问题,对我国资源短缺问题也有着极大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当前我国住宅室内装饰设计节能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并提出平面布局、门窗墙体、光环境、家具及软装饰、空调设备等方面的节能设计措施,最后,提出加快推进住宅室内装饰节能工作的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我国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随着国家资源的逐渐紧缺,我国在新型墙体材料方面也有了新的研究。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在近年来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工业废弃物的利用、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以及建筑废弃物的利用三个方面来研究了固体废弃物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资源化利用,旨在为提高我国建筑领域中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废弃物的再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取得废弃物成本方面的信息,然而现行成本核算方法不能满足此方面的要求,成本核算亟待创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成本核算应单独计算废弃物成本,并将处理废弃物的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时也应将不合格产品成本中可再利用部分的价值作为产品成本的扣减项目,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2014年底曾赴美国接受了为期21天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培训。期间参观了多个农场,考察了肥料堆肥厂、污水处理厂、肥料市场、美国肥料协会、堆肥委员会等,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废弃物处理及肥料有关方面的交流,收获颇多。物尽其用/农业废弃物原位循环利用在参观农场、果园及途径的道路上,随处可以看到田间直立的农作物秸秆、种养一体的农场、树林里的落叶、行道树旁的木屑残体,这些农业废弃物多为原位处理,避免了长途运输造成废弃物遗撒、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人们对电子产品消费量剧增的情况下,加快了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率。而其中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电器是电子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电器更新速率的加快为利用以及管理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在电子电器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比如铅、汞以及澳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如果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很好的处理便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而部分废弃物处理者因电子电器中的金属资源利益巨大因此没有对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造成非法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的现象发生。综上所述,本文将站在高中生的角度基于环境保护视角下的电子电器废弃物回收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辰卓 《科技风》2013,(15):149
建筑垃圾是伴随着拆迁、建设和修缮等建筑业生产活动而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及时处理或长期堆放,会给周围环境、空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废弃物中的一部分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新材料应用于生产建设中,在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进行量化、资源化处理,并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文从建筑垃圾危害出发,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姚海琳  张翠虹 《资源科学》2018,40(3):567-579
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有效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为促进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不断修正和调整政策重点,政策处于持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深入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演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其阶段性重点和发展趋势、探究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促进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1978—2016年中国中央政府颁发的172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利用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四个维度刻画不同阶段的政策特征,探寻政策演进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从政策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体系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战略深化四个阶段。②从政策演进规律分析,政策主题由宏观向具体转变、利用对象由工业废弃物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转变、产业链环节由回收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政策措施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③从政策演进动因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和产业自身特点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论文最后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所谓循环生态农业,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物质流动方式转化成为现代农业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29日,格林美电子废弃物整体资源化创新联盟在格林美武汉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园投产庆典上隆重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中  相似文献   

13.
《2009-2010年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对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报告是在中心"十一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最新数据,结合我们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为企业把握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基于趋势上可能战略选择。就固体废弃物的概念、现状及资源化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7—2009年扬州地区医疗废弃物数据,利用GIS对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医疗废弃物产量进行专题分析,并利用GIS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医疗废弃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得出了医疗废弃物产量与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即城区的医疗废弃物生产量远大于各个乡镇,医疗废弃物产量与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之间成正相关。在文章最后还概述了我国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经济补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来分析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经济补偿机制,并依此对相关改革政策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此补偿机制涉及到生产商、消费者、政府等相关主体及相关政策,回收利用扶助资金、转化后的资源收益、财政征收的税费共同构成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的经济补偿来源。改革政策的推行和完善应以经济补偿机制为基础并系统考量。最后,以广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应征 《科协论坛》2005,20(9):45-4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由于工业企业是资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的大户,所以企业必须也应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鹏志  杨忠直 《软科学》2011,25(1):63-66
根据类比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利用分室模型理论建立了经济-环境系统物质流模型,重点分析了我国经济系统的生产、消费和废弃物还原物质需求在未来30年的存量发展趋势,数值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相对物质减量化,但废弃物还原方面投入不足,生产物质、消费物质和废弃物排放量仍呈指数型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9日,格林美电子废弃物整体资源化创新联盟在格林美武汉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园投产庆典上隆重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岳勇、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健柏教授先后致辞,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9.
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室内装饰中"低碳设计"和"低碳装饰"的现状与发展,进而探讨了低碳生活时代的室内设计师如何改变思想观念和设计手段,为室内装饰做好低碳设计以及低碳装饰施工与行业的生存、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具有区域性和长期性双重特征,区域层面电子废弃物远景资源化潜力分析可为国家循环产业布局及企业产能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构建了区域层面电子废弃物远景资源化潜力预测模型(LRP模型),并引入Weibull分布模型对调研获得的产品寿命分布数据进行修正,引入Logistic分布模型对LRP模型的时间维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