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厌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关注中,人们不免发现其中存在着学生在认识上出现偏差、在心理上被动地对待学习活动、在行动上主动地远离学习活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分析,教师需付出无限的努力,才能消除他们的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2.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情绪,从而选择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按理说,成绩差的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而成绩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厌学心理。其实不然,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成绩好坏、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专校园里,有些中专生对待学习比较消极,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厌学心理。这对他们完成中专学业很不利。下面,我们探讨一下中专生厌学心理的类型及消除厌学心理的方法。一、厌学心理的种类1.挫折型心理厌学这类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尤  相似文献   

5.
面对厌学的学生,我们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从各方面疏导学生的厌学心理,努力引导他们克服厌学情绪,使他们成为爱学、乐学、会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背景下,很多初中学生表现出厌学心理和行为,其中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又尤为突出,他们敏感脆弱,应对这个问题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当,将给他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探寻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教育推进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从引发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几个角度出发,在根本上找出诱因,帮助学生走出厌学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有多大关系。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一、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1.为他人而学。他们内心的一致感受是,自己根本不想学习,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学,觉得是为别人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天真无邪的,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但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只要教师能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做好厌学心理的辅导,并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就可以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其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数学厌学心理的产生,表示他们数学思维的迟纯或退出,于是他们上课做小动作,神游窗外世界,对教师的讲解听而不闻,导致成绩直线下降。所以,进行小学生数学厌学心理(行为)个案研究,对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数学厌学心理(行为),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阳  潘世明 《广西教育》2014,(14):53-55
对中职生厌学心理的表现、类型和原因进行详细阐述,并用心理辅导的方法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辅导和干预,以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王胜久 《成才之路》2009,(34):86-8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在中专生中厌学现象也较为突出,本文就中专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原因和应对措施作了一些探讨,以提高广大教师消除学生厌学心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68):183-184
中职学生由于自卑和自信心不足等消极心理所引起的厌学情绪,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的甚至辍学,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将来。要克服厌学情绪绝对不能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遵循心理效应,用心理方法,从心育开始,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技工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或分流的学生,他们上技校只是将其作为找工作的一个跳板。在这些学生中“差生”面较大,其中属于表现差、成绩差的“双差生”为数不少,而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厌学心理。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一是由于基础差,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弃心理,以至厌学;二是由于自我认识不清,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产生自卑心理,以至厌学;三是由于感到前途无望,缺乏学习动力,以至厌学;四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进步困难,产生沮丧心理,以至厌学;五是由于缺乏竞争意识,无升学压力,以至厌学;六是由于社…  相似文献   

14.
现今,学生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教师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使学生尽快摆脱厌学的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一、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厌学的学生。可以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为什么不爱学习,并及时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正面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要想活得有尊严、有意义,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因为知识能开发潜能,增长才智,摆脱愚昧。不能像阿韦龙野人那样,虽然有正常人的智商却因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黄金时期而连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常识都学不会,只能像动物那样生活。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激励学生,消除他们的厌学心理,或者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给他们一些劝勉,让他们看到希望,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跳一跳也同样可以摘到树上的桃子”。  相似文献   

15.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或冷漠态度,甚至表现出逃避行为的心理问题,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大多中考竞争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为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来源,他们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各个阶段会表现出一些独特的负面心理,主要有:自卑心理、厌学心理、交际焦虑心理、择业焦虑心理等。班主任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学生的这些心理状况,可从调整学生认知结构、加强师生沟通、指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加以应对,做好教育和疏导,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确保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和谐发展的社会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处于中学时期是青春发育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思想波动大,逆反心理强,喜欢表现自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良影响会导致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要想有效矫正农村初中生的厌学心理,必须认真分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深层原因。只有真正了解学生为什么厌学,才能帮助他们及时端正学习态度,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在改变他们厌学心理的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群策群力,一起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那么,这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以后,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进而摆脱学困生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本文提出"关于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这一课题,意图通过观察、经验总结,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找到正确的矫正方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