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会的作用毋庸置疑也无需赘述,但是如果把家长会开成了报告会或批判会等,其作用就大打折扣。笔者作为班主任,多次召开家长会,作为孩子的家长,也多次参加家长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不妨运用下列方法来召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家校齐抓共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家长与学生都谈"家长会色变"。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家校联谊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家长会能增进老师和家长的相互信任,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改进教育举措,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决不能把家长会简单地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多元化家长会让家长"闻会不色变"。  相似文献   

3.
赖建斌 《学子》2012,(10):57-57
家长会难开,这是班主任们共同的看法。家长会很容易开成告状会:在会上老师数落学生的不是。这种家长会让相关家长感到十分丢脸,回家拿孩子出气,又引发学生对班主任的不满。导致学生因怕受责骂,甚至不通知家长来开会。家长会也容易开成责难会:部分家长由于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管束,受到班主任的责难。这样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再遇到家长...  相似文献   

4.
改变传统家长会"独角戏"召开模式,将"参与式研讨模式"引入家长会,把家长会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将家长会开成家长们探究、交流、合作的沙龙,并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等沟通平台,延伸家庭教育链条,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涂雅萍 《教育文汇》2012,(10):19-19
家长会不能开成教师诉苦会、责难会,而要把它当成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状况的平台,家长和教师交流的平台,家长获取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经验的平台,让家长在这个平台上听到三种声音。  相似文献   

6.
刘光科 《班主任》2006,(2):27-27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桥梁,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好机会.但现实中的家长会却常常变了味,成了教师的告状会、家长的受训会、学生的遭罪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我们首先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把家长会开成学生喜欢、家长高兴的亲情会和互动会.  相似文献   

7.
不应把家长会开成训话会李德山邻居家的一对夫妇为谁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而相互推诿、僵持不下,最后还是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去。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孩子成绩不好,每次到校参加的是“训话会”,于是便怕开家长会了。家长会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争取家长...  相似文献   

8.
直面家长会     
家长会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告状会"、"报分会",会上家长"胆颤心惊",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对"家长会"痛恨在心!面对家长会的窘境,笔者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尝试:直击盲目性,提倡计划性;直击杂乱性,提倡针对性;直击死板性,提倡灵活性;直击单一性,提倡多元性。希望"家长会"能满足家长的真正需求,成为学校、学生、老师之间最佳的沟通纽带。  相似文献   

9.
汪芳 《甘肃教育》2011,(22):28-28
为了进一步开展学校工作,更好地组织和教育学生,汇报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成绩,根据学校计划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笔者有计划地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笔者一反平日常规做法,让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一、召集班委,出谋划策因为每次开家长会都开成了批斗会、告状会,所以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害怕开家长会。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她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接触少,家长急切地想通过家长会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氛围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情况等。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家长会上家长“胆颤心惊”,家长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们对“家长会”痛恨在心,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桥梁,是双方取长补短的好机会。但现实中的家长会却常常变了味,成了教师的告状会、家长的受训会、学生的遭罪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我们首先对传统的家长会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把家长会开成学生喜欢、家家庭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上,使之成为共同教育学生、促其发展的交流会,而不是告状会、批判会。再次,改革家长会的形式,采取丰富多彩的研讨模式、联欢模式、讲座模式。家长会采取家长主持,家长有关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及有争议的社会教育现象,拿到…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是密切家校关系的纽带,是实现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的途径。然而,当下不少中小学的家长会已严重异化。诸如,将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将家长会开成了“批斗会”,将家长会开成了“招生宣传会”,将家长会开成了“表演作秀会”等。那么,家长会到底该怎样开,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召开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切磋的机会.但是传统的家长会常在考试后召开,往往开成向家长单纯汇报成绩或表现的会.家长会的模式一成不变,往往是班主任汇报一下学生的成绩,提一些学习上和管理上的要求,班主任说完任课老师接着说,说来说去,除了要求就是任务甚至告状.讲话一结束,家长会也就划上了句号,什么交流、沟通、合作被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有所表示,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致使煞费苦心组织的家长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晓燕 《云南教育》2005,(17):44-44
学生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桥梁,它是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统一思想、形成家校教育共识的有效途径。但家长会的这种功能只有采取与性质相应的做法才能兑现。家长座谈会是家长与教师公平对话的活动,应针对班级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沟通交流,分析研究,如果教师动辄大声点家长或学生姓名,数落学生的缺点,发一通牢骚,把家长座谈会开成训斥会、牢骚会或报告会,都有悖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家长座谈会是学校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桥梁,它是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相互了解,统一思想、形成家校教育共识的有效途径。但家长会的这种功能只有采取与性质相应的做法才能兑现。家长座谈会是家长与教师公平对话的活动,应针对班级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沟通交流,分析研究,如果教师动辄大声点家长或学生姓名,数落学生的缺点,发一通牢骚,把家长座谈会开成训斥会、牢骚会或报告会,都有悖它的性质,达不到开会目的,也难以为家长所接受。训斥家长常常导致家长把怒气发泄在孩子身上,最终导致教育失败。因此,家长座谈会要有与它性质相统一的做法。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时下,家长会成了“三怕会”:学生怕回家“挨板子”,家长怕当众丢面子,老师也怕家长刨根问底要成绩。究其原因,大多家长会习惯于开成“告状会”或“成绩发布会”,形式或内容都一成不变。这样的家长会,很难有好的效果。要真正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必须给家长会“变变脸儿”,调动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变“怕”为“盼”。首先,家长会的通知要亲切,不能只是一纸冷冰冰的公文,写明时间、地点就了事了,不妨将通知单变为邀请函,比如可以这样写:“尊敬的某某家长,您好!某某同学在我班学习达两月有余,您对他的表现还满意吗?您对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7.
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及时沟通,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径的有效渠道.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在孩子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微型家长会、分类家长会、分层家长会、全员导师制家长会、四方会谈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也要把学校及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介绍给家长和学生们.让他们对先进的教...  相似文献   

19.
家长会新招     
家长会是密切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相互沟通信息,集体进行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家庭对学生进行统一教育和影响的重要手段。我认为,应该把家长会开成家校沟通、共同提高的联谊会。现设计两种,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环节,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往往能架设好沟通的桥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并努力开好家长会。一、尊重主体,走出三个误区由于工作年限长短、个人综合素质不一和性格特征迥异,不同的班主任对家长会的认识不一:其一,把家长会当作“教师会”。他们往往要请来校领导,台上端坐,高谈阔论一番之后,班主任、任课教师侃侃而谈,此时,天色不早,那些一心想和老师单独沟通交流的家长只能任由校方表演“独角戏”,而“家长会”的主体“家长”却只能沦为配角、听众;二是把家长当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