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挥高等教育作用促进生态环境道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道德崇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的社会功能,在生态环境道德建设方面具有基础作用.全面提高社会生态环境道德水平需要高等教育加强专业人才的生态环境道德培养,弘扬生态环境文化.为此,高等教育要将生态环境道德价值观纳入教育价值观体系,提高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能力,扩大生态环境道德教育范围,并通过创造生态环境文化引导大学生将生态环境观念内化为生态环境道德.  相似文献   

2.
个体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环境的支持,高校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复合生态环境,从大学生的视角,了解其对心理生态环境的需求,筛选出能够对大学生心理生态环境进行诊断与评估的生态因子,编写出评估量表,为大学生成长营建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是开展心理生态环境诊断与评估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具体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要靠法律的制约,同时也要靠公民生态环境道德意识的增强。人与生态环境道德关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内容的特定性。倡导保护环境,遵守环境道德要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破除陈旧观念,增强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片《霸王别姬》的赏析思考进行的内涵挖掘,触动了我对大学生教育的灵感捕捉。设置了“文化生态环境与人——通过分析文化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走近身边人”这个课题。下面从几方面分享我的课题设置与教学体验。  相似文献   

5.
环境与人是息息相关的,它会制约人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人的发展。对于教师群体而言,存在他们特有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从教师群体出发,为教师群体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生态环境,安逸的自然环境、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从而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意识属于人对社会活动系统与周围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自觉反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深入探讨和普遍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意识愈来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有着不同地缘背景,生活环境对其适应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首次将生态环境评价应用于新生适应能力研究中,得出生态环境是影响人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背景指导开展学生适应性教育,同时也为生态环境评价提出新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及良性循环的关系,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的和谐、社会和谐和人自身内心的和谐。陕北地区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倡导生态价值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修订现行《环境保护法》,颁布《生态环境补偿实施条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为陕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本文通过分析成人学习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从社会系统、学习者自身、学习过程本身和教与学的互动四个方面来探讨成人学习生态环境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课之内容,重点讲述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危局,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得成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环境文学在各种学说对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积极探索中应运而生,它以审美的方式唤醒人们的环境责任感和环境权利感,帮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变得更优秀,更卓越,更富有活力,使地球上的生态景观变得更健全,更美丽,更富有生气。  相似文献   

12.
曹显平 《教师》2008,(19):45-46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课之内容,重点讲述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的危局,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取得成效,最根本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5,(9):93-100
生态文明视域下培养并造就具有生态意识、生态理念、生态情感、生态素养及生态行为的"生态人"是幼儿园的社会责任。借助幼儿教师国培计划项目的平台支撑,以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实施的主体即教师的专业素养为立足点,系统调查幼儿园生态环境教学组织实施的途径,深入了解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而探究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与幼儿园教育、家庭培育及社会支持和谐统一的合理对策,既为幼儿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提供实践支持,又为生态环境教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通过分析成人学习生态环境的基本理念。从社会系统、学习者自身、学习过程本身和教与学的互动四个方面来探讨成人学习生态环境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美学的核心观是人与生态环境达到动态平衡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仫佬族作家潘琦的散文就致力于体现这种生态思想观。仫佬族人民居住的青山绿水是他创作的源泉,他聚焦充满着祥和、温馨、美丽的仫佬山村,从描绘大自然的天然美出发,展示出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呈现了多民族和谐生存的理想画面,流露出浓郁的绿色人文关怀之情,寄托着作者渴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的讨论 ,提出保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相似文献   

17.
赵园园 《考试周刊》2011,(88):31-32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问题不仅使人与自然之间变得不和谐,而且使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和谐,更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处处都需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因此研究生态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对于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日益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伟大的思想家,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表述。在此基础上,他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活和维持政治统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加美·尤伊斯执导的影片《上帝也疯狂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学,它将现代社会中的喜剧元素与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人与人三个维度入手,突显了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表达了对于人、自然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在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精神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读影片中的生态哲学理念可以为我们构建新型生态和谐的现代社会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成 《辽宁教育》2007,(1):22-23
环境造就人,不同的教育环境塑造不同的人才。教育教学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通过改善和调控教育生态环境推进素质教育.这无疑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