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参照DPE制备的方法,在这里以溴代萘为原料制备格氏试剂1-苯基-1-萘基-1-乙醇,再将1-苯基-1-萘基-1-乙醇进行脱水反应生成1-苯基-1-萘基乙烯(NPE)。利用核磁、红外等手段鉴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种新型含炔基查尔酮的合成方法,以邻溴苯甲醛和含取代基苯乙炔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的炔基苯甲醛进一步与苯乙酮反应生成含炔基结构的查尔酮,此类查尔酮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类化合物拓展了金、钯、铜等过渡金属参与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的底物范围,对进一步研究过渡金属参与的串联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过程操作容易、收率高等优点,产物经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分析手段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3.
柴灵芝  吴坚  徐伟亮 《科技通报》2008,24(2):154-155,161
本研究以二乙醇胺为原料和SOCl2反应,得二-(2-氯乙基)胺。二-(2-氯乙基)胺与3-氯苯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3-氯苯基)哌嗪,再与1-溴-3-氯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1-(3-氯苯基)-4-(3-氯丙基)哌嗪。1-(3-氯苯基)-4-(3-氯丙基)哌嗪是进一步合成1,4-N,N-取代哌嗪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4.
元素有机(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应用中的方法学,是当今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不可想象,如果没有许多新反应的发现,或是老反应的改进,有机化学会发展得如此迅速。远的不说,即以魏迪希(有机磷试剂)反应和布朗(有机硼试剂)反应来说,他们分别研究了20-30年,才于1979年共享国际最高荣誉诺贝尔化学奖。魏迪希反应,一般是将季磷盐与强碱苯基锂处理后形成叶立德、叶仑共振结构体,再和谈基化合物作用进行烯化,成为烯化反应的最佳方法。反应时要严格避免水。我们研究小组从磷、砷电子结构考虑,推测有机砷化合物要比…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条件下,铬化合物与过氧化物反应,生成过氧化铬。采用戊醇萃分光光度法,对过氧化铬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过氧化铬在水中分解很快,在戊醇分解较慢,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UV法测定胶原蛋白口服液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方法。方法:样品经酸解释放L-羟脯氨酸,经氯胺T氧化,与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60nm处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1.0640μg·m L-1~10.6400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10%。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适用于胶原蛋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海 《科技风》2012,(13):124
用实验室合成的类双酚单体4-(4-羟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在碳酸钾催化下与2-氯-5-硝基-三氟甲苯经亲核取代反应先合成一种二硝基化合物;再在钯催化下与水合肼发生还原反应制得一种具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和大取代三氟甲基的新型二胺单体2-(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4-[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由此含氟二胺单体和两种商品化二酸进行膦酰化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系列主链具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和大取代侧基的聚芳酰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熟肉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过程:在弱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生成的重氮化合物盐酸萘乙二胺偶联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45nm处测定其吸光度,再在标准曲线上找到该吸光度所对应的亚硝酸盐的量,最后求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  相似文献   

9.
Weinreb酰胺是合成一些结构有意义或有生物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它可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生成酮,又可被二异丁基铝氢(DIBAL-H),氢化铝锂(Li Al H4)等还原成醛,现已被普遍应用于全合成化学、药物化学以及生物有机化学等领域。因此,研究Weinreb酰胺的合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以羧酸、羧酸衍生物等为原料制备Weinreb酰胺的方法并对制备Weinreb酰胺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2-羟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γ-内酰胺(A)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合成化合物2-氯乙酰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γ-内酰胺(B),B的收率为86.7%。B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及黄疸指数的影响不明显,对黄疸指数几乎无影响,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及活性评价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结合6-31G(d,p)和6-311 +G(d,p)基组,研究苯基取代的六元碳链双烯酮阴离子自由基的分子内环加成反应.探讨反应物分别通过[4+2]和[2+2]环加成反应生成六元环产物(i)和四元环产物(ii)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2个反应都是分步进行的,都先经过第1个过渡态得到中间体.然后从该中间体出发,反应(i)经过第2个过渡态得到六元环产物;反应(ii)经过另外一个过渡态得到四元环产物.计算表明反应(i)是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12.
以2-羟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γ-内酰胺(A)为原料,通过酰化反应合成化合物2氯乙酰基-3-苯基-4-苯甲酰基-N-甲基-γ-内酰胺(B),B的收率为86.7%。B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及黄疸指数的影响不明显,对黄疽指数几乎无影响,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及活性评价正寿井行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型杀菌剂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方法:对新型杀菌剂合成的研究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将254 nm作为物质的检测波长。分析新型杀菌剂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通过配制50 mg/L的新化合物以及肪菌醋的溶液和PDA培养基进行混合,接入直径为6.5 mm的病原菌菌丝块,每个步骤均反复进行3次,放置于培养箱中在(24±2)℃环境下培养6~7 d后,对菌落直径进行测量,计算出相对抑制率,以培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等菌种,分析新型杀菌剂对其的抑菌性从而实现新型杀菌剂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新型杀菌剂1-(4-氯苯基)-3-羟基吡唑的最佳反应条件∶原料配比为1∶5,最佳反应时间为1 h,最佳反应温度为40℃。反应收率可达74.4%,具有很高的性能。通过化合物5对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后发现,新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相对较优,存在个别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接近已有化合物肟菌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γ-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2,3-联烯酸和(ω-1)-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钯氢化及β-脱卤钯化反应.同时还发展了两种联烯之间的二聚环化反应,两分子2,3-联烯酸的反应生成二丁烯酸内酯,2,3-联烯酸与1,2-联烯酮反应则生成呋喃基取代的γ-丁烯酸内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4-665
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同位素标记等实验研究TiO2光催化氧化一级和二级醇为对应的醛和酮时.发现在光催化氧化过程中,醇分子中的氧原子完全被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所置换(置换率〉99%)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这一结果与以往贵金属等催化氧化醇反应时醇羟基中氧原子被保留的机理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以异羟肟酸法为基础,借助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了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 丙酸甲酯体系,确定了测试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乙醇水为溶剂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高,也可定量分析氨解反应( 与己二胺作用) 中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硝基苯或二硝基化合物中硝基被还原的性能,在CuSO4酸性溶液中,用锌粉将硝基还原成胺基,经重氮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用722分光光度计于555nm处进行比色测定,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4-764
<正>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万伯顺研究组在催化杂环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金属铑催化炔烃与硝酮的环加成反应实现了桥联八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该研究组继吡啶化合物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后,尝试利用硝酮来构建中环杂环化合物。在铑催化剂条件下,炔烃与硝酮发生形式上的[2+2+5]环化反应,构建出氧桥联的八元含氮杂环  相似文献   

19.
花花 《今日科苑》2006,(4):54-55
1.中药煎液不宜过夜有些人常把煎过的汤药留在第二天服用,这样做也不对。在放置过程中,中药汤剂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可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如鞣质与蛋白质、生物碱、甙类相遇;生物碱与甙类、有机酸相遇;都会发生沉淀反应, 生成新的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沉淀物越多,相应  相似文献   

20.
董淑芬  刘铭英 《复印》1999,(1):13-16
两种载流子传输材料:(1)1-苯基-3-[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氨基苯基]-吡唑啉(2)1-苯基-3.5-二[对二乙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初步使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