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正>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眼含热泪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她深情地说:“希望老天让我多活几年,看孩子们毫无阻碍地读书。”张桂梅老师的质朴话语,感动了亿万网友,更感染了万千教师;张桂梅的热泪,源于信仰,发于使命。张桂梅在教育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自觉学习她的感人事迹,学习她身上的宝贵品质,在平凡的教书生涯中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吐露沁人的芬芳。  相似文献   

2.
3月的云南,姹紫嫣红。3月21日至27日,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工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联合举办主题为“分享高尚师德,携手捐资助学”的穗港教师学习访问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活动,组织穗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60余人赴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学习访问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张桂梅,并为华坪教育发展进行捐资助学献爱心。  相似文献   

3.
付小方 《作文》2023,(Z2):86-89
<正>有一位女教师,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任教40多年,为了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她决定创建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她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她成功了!自2008年华坪女高建立以来,她先后帮助近2000名女孩圆了大学梦,改变了一代女性的命运,也为一方土地带来了希望。女孩们都称她为“张妈妈”。她就是——张桂梅。  相似文献   

4.
陆蕾老师任教于武汉市粮道街中学,今年,她和女儿、爱人一起,度过了一个与往年大不相同的春节。陆老师的爱人在铁道部大桥局上班,今年8月份调到郑州,繁忙的工作让他连春节都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5.
1981年秋,省中语会在连云港举行成立大会。其间,一位年过半百的语文教师登上讲台,操着流利的普通话,谈笑风生地作了题为《试论语文教改的一般规律》的发言,博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他,就是徐州一中张世功老师。张老师解放前就在徐州市一所中学任国文教员,徐州刚解放便调到一中任教至今,在讲台上度  相似文献   

6.
盐源县中学民族重点班生活管理员喇厚惠同志,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蒙族女教师。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民族地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81年,组织上把她调到盐源中学担任民族重点班生活管理员。这个班十多个民族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今年教师节举办的《世纪的榜样》电视晚会上,以第二届全国师德标兵、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的先进事迹改编的情景剧《咏梅》成为这台晚会的最亮点。《咏梅》演出时,全场观众无不为“张老师”敬业为本、奉献为荣、爱生如子的精神和顽强与病魔抗争的勇气所感动、震撼,台上台下,许多人热泪盈眶,有人甚至失声痛哭。演出结束时,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几个在京读书的云南籍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声高呼:“云南万岁。”在《咏梅》里饰张老师的演员激动地拉着张桂梅的手说:“我不敢演这个角色,我不能相信这就是生活。”北京…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华坪经济的跨越式创新发展,紧紧围绕把华坪建设成“云南个私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丽江工业经济中心、热区特色农业强县”三大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成千上万具有初、中级技能的合格人才,是华坪县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华坪县高级职业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培养出许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华坪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华坪县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总产值虽然占50%以上,个私经济迅猛发展,至2004年底,全县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80元,但华坪首先是…  相似文献   

9.
现为文山州一中教师的王卫琼没有想到,从马关县一中到州一中,她的调动成本只花了23元车费。王卫琼原是马关县一中的副校长,爱人在校任物理教师,都是教学骨干。他们几年前就希望到州一中执教,但找不到“后门”,压抑多年的梦一直深藏心底。2004年,“不甘寂寞”的夫妻俩北上昆明,应聘到一家重点中学任教。但办理调动手续时,他们被档案袋和几个“大红印”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中的夫妇俩只能重返故地。当听说文山州一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时,夫妻俩匆匆买了两张车票,前往州一中应聘,轻轻松松圆了调动梦。回家收拾收拾行李,就前往州一中任教。她…  相似文献   

10.
封面人物     
《新作文》2007,(10)
王光强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现为中学高级教师,福建泉州市泉港一中语文教研员。从教19年,先后任教初中,职业中学,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潜心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指导学生在国家省市级语文知识竞赛获奖、作文竞赛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08,(7):33-34
各州、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专业学校: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她忠诚于党,从入党那天起,就牢记使命,立志为党的事业倾尽全力,奉献所有;她忠诚于人民,深深扎根边疆民旗贫困地区,将全部奖金、捐款、自己工资的大部分都花在教育上,花在孩子上,花在父老乡亲身上;她忠诚于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  相似文献   

12.
人物     
《教育》2007,(31)
张桂梅说:"这些孩子感动了我,他们确实让我有一种勇气扎根山区、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父辈的命运!"张桂梅:把爱奉献给山里的孩子1999年6月,美国"妈妈联谊会"(华侨民间团体组织)决定在云南丽江地区建立一所孤儿院,她们相中了一位名叫张桂梅的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B12):14-14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1998年4月入党,1975年12月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现年50岁。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2002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2006年获得首届云南“兴滇人才”奖。  相似文献   

14.
路途多舛志不移,学海扬帆竞风流。37岁的王茂兴是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物理教师。1989年,他从山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时,放弃了留校的机会,1997年,又放弃了调到朔州一中、大同二中以及山西南洋国际学校工作的机会,自愿扎根在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15年来,他将一生奉献给家乡教育事业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三尺讲台酬壮志王茂兴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是常流不断的活水。任教15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他几乎把中学所有的物理教材、教参、教辅都读遍了,他的案头摆满了十几种物理杂志。…  相似文献   

15.
1954年,我到上海市洋泾中学任教。1982年至东昌中学担任行政领导。1985年调到黄浦区教育学院后,因为负责抓全区中小学教研工作,视野比过去开阔了一点,开始对语文教学问题有一些宏观的思考和研究。回顾我历年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多少能说明我的语文教学观变化与发展的轨迹。《我们是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踏踏实实贯彻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重视运用语文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黄燕从咸宁学院毕业,来到了崇阳县肖岭镇台山中学任教,当时,学校住房紧张,她和几位同事一起租住在农户家里。 2005年,结了婚的黄燕从台山中学调到石城镇石城中学,虽然在县城买了房子,但是在30多公里外的石城中学上班,依然需要租房。  相似文献   

17.
当一名教师是李金莲从小就开始做的梦。不知不觉,从梦想到现实,她已在三尺讲台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三十多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情倾注在教育事业中,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李金莲老师一直奋战在农村教育的岗位上,她担任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先后获得各种荣誉几十项,特别是她辅导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奥赛,获得四个国家级奖,其中一人获全国一等奖。成功来之不易,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母亲去世,她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家访途中自己又被摔成重度脑震荡,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深深的痛苦……然而,她对这一切无怨无悔,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个平凡教师不平凡的生活……“对李金莲老师来说,学生就是她的全部,甚至是她的生命。”这句话是老师们对她的中肯评价。确实,李金莲老师深爱教育事业,从走上讲台起,在她心中,牵挂得最多的是教育,是学生。参加工作以来,她勇挑工作重担,特别是从1986年到1997年在恩口煤矿子弟学校工作期间,她一直担任班主任,教初三英语。1998年,恩口煤矿倒闭,恩口煤矿子校划归地方,她继续挑起工作重担,不久,她又被调到现在的杉山中学,无论到哪里,她对学生依然倾注着她所有的热情。2003年6月的一个下午,她班有两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1935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去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  相似文献   

19.
赵秀贞同志原在上海市甘泉中学任教,曾是一名优秀教师。1958年,她响应党的号召,毅然从繁华的上海来到黄河岸边的宁夏宁朔县中学(如今的青铜峡市一中)教书。春去秋来,近30个寒暑过去了,她从没要求调回上海。赵老师在祖国的大西  相似文献   

20.
《云南教育》2008,(16):45-46
葛丽屏于1984年7月毕业于楚雄师范专科学校,同年8月分配到临沧县一中工作。1987年被聘为中学二级教师,1994年被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96年8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被聘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1997年调入临沧地区民族中学,担任初一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兼任文科教研组组长,1999年担任民族中学政教处副主任,2003年至今担任临沧市民族中学德育处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